肋骨外翻是一種常見的不良體態。 臨床觀察發現,超過50%的人都存在肋骨外翻,但卻很少人知道,或知道也不重視,因為肋骨外翻只是看起來不好看,其本身并不會引起疼痛。 ![]() 肋骨外翻是指最下緣的肋骨超出身體的外緣的現象。 肋骨外翻是因為人的胸骨最下方的兩條肋骨不是跟胸骨連在一塊的,在吸氣呼氣時的腹部運動幅度比較大,肋骨比較軟的情況下會出現肋骨外翻的現象。 肋骨外翻是嬰幼兒常見的胸廓外形,隨著年齡的增長,肋骨的形態、結構、走形會逐漸恢復癥狀。但若成人出現肋骨外翻,多為病理現象。 ![]() 一、解剖 人體共有肋骨12對,左右對稱。 第 1~7 對肋前端直接與胸骨連結,稱為真肋。其中第1對肋與胸骨柄間為軟骨結合,第2至第7對肋與胸骨構成微動的胸肋關節。 第 8~10 對肋不直接與胸骨相連,稱為假肋。肋前端借助軟骨與上位肋軟骨連結,形成肋弓。 第 11~12 對肋前端游離于腹壁肌層中,稱為浮肋。 ![]() 肋骨外翻主要是指第7~10對肋骨,更嚴重的,整個胸腔,由上到下逐漸擴大。 二、病因 1.腹肌無力 腹肌無力包括腹橫肌和腹斜肌的無力。 腹外斜肌起于第5~12對肋骨外面,腹內斜肌起于第10~12對肋骨內面,腹橫肌起于第7~12對肋骨內面。 腹橫肌和腹斜肌都起于肋骨上,能把肋骨固定在正確的位置上。一旦腹肌無力,則肋骨無法固定,從而造成肋骨外翻。 ![]() 2.膈肌損傷 膈肌為重要的呼吸肌,它一旦出現損傷,會影響呼吸功能。 吸氣時,膈肌下沉,肋骨向外、向上打開。當膈肌出現損傷,吸氣時膈肌無法下沉。此時,呼吸會長期處于吸氣狀態,并且吸氣淺、頻率快,肋骨會持續向外、向上打開,從而造成肋骨外翻。 ![]() 肋骨角與呼吸功能 肋骨角大小,即兩側肋弓之間形成的夾角,可根據肋骨角的大小判斷是否存在呼吸功能障礙。
![]()
![]() 3.骨盆前傾 膈肌與骨盆形成一個圓柱形,整個腹腔內臟形成一個“均質柱狀體”,直接架在髂窩與坐骨、恥骨支所形成的骨盆之上,其壓力直接施加于骨盆入口。 骨盆前傾會導致腰椎前突增加,最終產生肋骨外翻。 ![]() 4.脊柱不在中立位 脊柱中立位有助于保持軀干的穩定性,可將負荷轉移到你想到想要訓練的肌肉部位。 當脊柱不在中立位時,部分肌肉會產生不必要的代償,引起疼痛和肌肉異常(如斜角肌,上斜方肌等),進而導致肋骨外翻。 5.其他 肩背過緊、肩帶活動度不佳,外傷,遺傳等 三、危害 骨骼系統的任何一處紊亂,都會導致肩膀、頸部、胸椎和腰椎的疼痛,肋骨外翻不單會導致背部不適、疼痛、受傷,還會影響肩膀、胸、頸等部位,導致身體機能不良。 1.脊柱生理彎曲異常 脊柱生理彎曲異常,脊椎靈活性變差,很容易讓脊椎受到傷害,讓身體循環功能變差,還有可能壓迫內臟。 2.影響美觀 肋骨向外擴張,會讓胸部也隨之向外擴張,導致胸部不挺拔。 ![]() 3.腰部兩側堆積脂肪 腰椎的變直,是導致腹部兩側堆積脂肪的元兇;而肋骨外翻勢必會導致整個脊柱變直。 4.影響呼吸和情緒 由于肋骨的位置不正確,肋骨張開會影響膈肌的正常功能。 大部分肋骨外翻的人,呼吸都很淺很快,心率增加,交感神經過度激活,更容易讓人處于焦慮和緊張的狀態,還會影響睡眠、食欲和消化。 5.腰痛 隨著呼吸模式錯誤,脊柱的生理曲度變直,可能會伴隨骨盆前傾的出現,易引起腰痛。 6.肩頸不適 肋骨構成的胸廓對于頸部和頭部的穩定來說直觀重要,當胸椎后傾、胸廓上抬外擴時,頸椎會向前傾斜,頭部前移。 為了保持頭部的位置,上背部肌肉將長期處于離心收縮的緊繃狀態,出現慢性疲勞、不適和扳機點。 7.導致肋骨疼痛或發炎等問題 四、自我檢查 多數情況下,肋骨外翻是可以明顯看出的,比如向下圖。 ![]() 如果不能確定,那就自然站立,將雙手放在肚子上(肋骨下部)。 雙手緩緩向上推至胸部,在這一過程中,如果你能感受到肋骨明顯向外突出,那很可能你已經存在肋骨外翻的癥狀。 五、糾正 1.放松背部肌群(重點為中背部) 方法 雙腿彎曲平躺在地面上,將泡沫軸放在背部中間,泡沫軸與腳形成支點,將身體支起。 重心放在泡沫軸上,將身體慢慢向上移動,泡沫軸滾到尾骨即可。 每次來回滾動30下。 ![]() 注意:臀部要離開地面,盡量與身體保持水平。 2.拉伸大腿后側 方法 平躺在墊子上,左腿伸直,右腿向上抬起保持勾腳狀態。 雙手交叉扶住右腿大腿后側,感受到拉伸感即可。 每側拉伸30秒。 ![]() 注意:膝蓋盡量伸直,腰部始終緊貼地面。 3.激活腹橫肌 方法 四肢支撐跪在墊子上,雙手在肩膀正下方,雙臂與軀干成90°。雙膝在臀部正下方,大腿與軀干成90°。雙腳勾腳趾踩地。 保持平衡后雙膝漸漸抬離地面,雙手與雙腳支撐,感受到腹部收緊即可。 30 秒一組, 5組/次。 ![]() 注意:身體始終保持原始姿態,腰部有輕微的弧度,肩部下沉,不要聳肩,腰部與身體呈水平狀態,膝蓋輕微抬離地面即可。 4.腹肌(重點為腹斜肌) 方法 平躺在地面上,雙腿彎曲,雙腳踩地,雙手輕托住頭部,腹部用力將胸椎部抬離地面,同時身體向左側旋轉30°,感受到兩側腹肌收緊即可。 每側維持30秒,5組/次。 ![]() 注意:頸部放松,尾骨緊貼地面,身體呈水平狀態旋轉。 5.腹肌升級版(重點為腹斜肌) 方法 平躺在地面上,雙手輕拖住頭部,腹部用力將胸椎部抬離地面,同時雙腿抬起,一腿屈膝一腿伸直,上半身向屈腿方向旋轉,肘部接觸腿部彎曲側膝蓋,完成一側交替另一側。 每側10次,5組/次。 注意:頸部放松,尾骨緊貼地面,兩個腳尖在同一高度。 ![]() 6.手法松解膈肌 方法 患者側躺,治療師位于患者一側腰部,將手放于患者對側胸廓底部,用拇指或指尖對準最下面的肋骨。 囑咐患者深吸氣,然后慢慢呼氣。 隨著患者呼氣,用拇指或指尖向深部按壓胸廓下部的下方并向上和遠離自己的方向上抬。 7.糾正骨盆前傾 ①髂腰肌拉伸 單腳跨步,另一只腳向后,保持骨盆向前。 拉伸時身體和骨盆向前運動。 ![]() ②豎脊肌拉伸 坐于凳子上,屈曲軀干向下盡量使手掌觸碰到地面。 與此同時,使背部向后用力,直到感受到背部豎脊肌的拉伸感,保持10~15秒。 ![]() ③臀大肌強化 仰臥,雙腿彎曲于身前90°,雙手平放在身體兩側。 將臀部抬至空中,使膝蓋、上身、頭部呈一條直線。 保持幾秒鐘,慢慢回到平躺位置。 ![]() 注:肩、髖、膝保持在一條直線上。 來源:知網、百度文庫、百度健康醫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