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樹老先老根,人老先衰腿。隨著年齡的增加,很多老年人都會多多少少出現各種腿腳問題,如走路不利索、行動困難、易勞累、摔跤等,還有的老年人經常出現腿腳麻木、無力、水腫情況。 但是人老先衰退是因為什么產生的呢?又真的不可挽回、無法避免嗎? ![]() 一、從中醫角度分析老年人腿部衰老的原因中醫學認為,人體的五臟——心、肝、脾、肺、腎是人體正常運行的發動系統,五臟器官各司其職,又相互影響,負責人體各體能運作,其中一種臟器功能變弱,就會引起身體對應變化。 比如心臟功能衰退,會影響睡眠、導致心悸、胸悶等不適癥狀。而腎氣不足,就會導致泌尿系統疾病、聽力障礙、腿部沉重、冰涼麻木等,為什么腿腳不好與腎臟有關呢? ![]() 因為在中醫范疇內腎主藏精、主下肢。腿部力量堅實、反應靈活是腎氣充足的表現。 當腎氣虛弱時,由于機體氣血供應較差,不能有效供應下肢,導致雙腿酸軟無力、瘦弱多病。因此經常腿抖發軟、步履蹣跚、膝蓋疼痛只是腎氣不足的外在表現。 另外,腿部負責支撐和穩固人體的上半身結構,在走路、跳躍等日常活動中占據重要地位,活動活躍度遠高于身體其他部位,也在無形中加速了局部組織韌帶及關節功能的退行性改變。 ![]() 受長期運動、站立等職業特征的影響、平時缺乏腿部保養,甚至破壞腿部健康等行為都直接或間接影響了腿部健康,為腿部提前衰老埋下隱患。 但是其實腿部衰老也是由淺入深,一步步發展而來的。那么,哪些現象說明您的腿部已經出現衰老,需要提高警惕了呢? ![]() 二、老年人腿部衰老的5個常見表現,看看你占幾點?1. 腿腳不靈活,經常腿部疼痛 如果您走起路來步履沉重,沒有以前輕盈靈活,走路速度明顯減慢,精力不充沛,稍微多走幾步就上氣不接下氣,疲勞不堪,這都是腿部衰老的標志,說明您的腿部正在走下坡路。 老年人容易腿疼主要原因包括以下三點: 第一,年齡增大導致腿部關節骨骼、肌肉組織發生退行性改變,使膝關節、髖關節等下肢關節因為在日常生活活動中承擔著人體體重,容易遭到磨損,發生疼痛。 ![]() 第二,骨代謝能力下降引發骨質疏松,在這個過程中,不僅骨骼里面的鈣質會流失,肌肉中的鈣離子也會減少,因其能夠參與肌肉的收縮以及神經信號的傳導,所以在鈣離子減少的時候,就會導致腿部酸疼以及無力。 第三,椎間盤突出壓迫下肢神經,造成老年腿疼。 ![]() 2. 腿部發涼麻木 隨著年齡日益增高,部分老年人伴有下肢間歇性麻木、冰涼感,腿部行動愈發遲緩,對其日常生活造成困擾,這也是腿部衰老的重要標志。 其原因在于: 第一,疾病因素。老年人下肢麻木發涼首先考慮是否為神經系統或外周血管性疾病,因此一定要及時就醫排查,另外缺鈣也會導致下肢麻木。 ![]() 第二,從中醫角度分析為腎陽虛證,從西醫角度叫血液循環不暢,腿部處于肢體遠端,年齡增高導致下肢血氧量供給不足,血管收縮故發涼麻木。 3. 腿部肌肉力量變弱 人到了60歲以后,身體各項機能包括腿部肌肉力量都會衰退,導致運動耐力不足,腿部無力感,這也是腿部衰竭的表現。 ![]() 4. 腿部皮膚粗糙 腿部進入衰老期,皮膚狀況會持續變差,毛孔張大,皮膚粗糙。這是由于年齡增長導致代謝變差,皮膚水油平衡失調導致的。失去一部分水分的滋養,腿部肌膚變得暗淡無光。 5. 腿頻繁抽筋 如果老年人在睡覺時頻頻出現腿部抽筋情況,一定要警惕是否缺鈣,并及時補充鈣元素,防止骨質疏松。 ![]() 三、想要人變年輕身體好,腿部保養不可少,教你幾招如何延緩腿部衰老。中醫學是我國傳統國粹,在預防腿部衰老的養生保健方面見地獨到,跟著老中醫學會腿部養生,對增強體質、延緩腿部衰老受益匪淺。 1. 加強運動 養成每天運動的習慣,以身體力行為原則進行適度運動,如太極、散步、慢跑等其他運動,時間以1小時左右為宜,經常運動會鍛煉腿部肌肉,使肌肉更加結實發達,有效預防腿部早衰,使身體機能得到提升。 ![]() 2.熱水泡腳 人體足底穴位密集,臟腑許多靜脈反射區集聚于足底,是人體抗衰老的重要部位之一。建議每天利用20分鐘時間熱水泡腳,水溫以40°為宜,深度在腳踝以上,可根據體質適當加入生姜、花椒等,起到驅寒除濕、活血舒筋的效果,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腿疼腿麻癥狀。 ![]() 3.常曬太陽 老年人適度曬太陽好處很多,有助于體內維生素D合成,提高鈣吸收,防止腿部鈣流失,有效預防骨質疏松,延緩衰老,有益于身心健康。但要注意避開中午至下午3點紫外線較強時段,時間不得過長。 4.保暖與營養補給 老年人腿部脆弱,尤需加強保暖,根據季節變化適當增減衣物,在寒冷季節使用護膝,避免腿部受涼,使血脈淤阻,加速腿部衰老速度。日常飲食適當攝入富含鎂元素的食物。如花生、腰果等食物,以利于鈣吸收,防止骨質疏松。 ![]() 5.腿部鍛煉 下面介紹幾種專門針對腿部的訓練: (1)甩腿。一側手臂扶住支撐物,對側腳尖翹起,胯部發力甩動,每側10次以上,交替進行,可暢通微循環,防止下肢無力萎縮、小腿抽筋等。 (2)揉膝。屈膝下蹲或坐位,雙手蓋膝,順時針逆時針分別揉20次,可改善膝關節疼痛,疏通血脈。 (3)搓腿肚。雙手環抱一側小腿肚,按揉搓動,每側20次,以提升血氣上行,緩解小腿壓力。 6.中醫補腎 采取中醫食療法,適當食用黑豆、黑米、板栗等富含微量元素的食物,有效補腎氣,改善腿部無力。氣海穴為補腎要穴,于肚臍正下三寸處,每日按摩氣海穴5分鐘,可固精益氣。此外避免憋尿、過度運動等,使腎氣過度消耗,導致腿軟。 ![]() 寫于結語 雙腿是人體賴以活動的主要組織部分,與人體健康和衰老緊密關聯,讓我們積極對抗腿部勞損和老化,保持腿部健康年輕狀態。 參考資料
|
|
來自: 新用戶3596Ds5V > 《經穴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