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虎城與夫人謝葆真、兒子楊拯中在出國途中。 西安事變結束后,蔣介石被迫修改了政治政策,對其他政治力量的壓迫也有所放松,但對其內部持不同意見者的壓制與迫害卻絲毫沒有減少。對待楊虎城,蔣介石表面上寬厚,暗地里卻策劃誘捕的計劃。 事變結束,表面寬厚 1937年3月,蔣介石通過一些人帶話給楊虎城,愿與楊虎城見面,期望楊虎城能主動去看他,而不提是他要見楊虎城。經過聯系,3月29日下午,楊虎城抵達杭州晉謁蔣介石。晚上蔣介石宴請楊虎城。見面時楊虎城首先問蔣介石:“委員長身體好些了吧?” 蔣介石說:“我對身體上的折磨,向來很能忍耐,吃一點苦,不算什么”。接著又說:“我向來對人寬大不記舊怨,你們全知道的不必多說,但對部下過于信任,以致發生這次事故,使各方面受到損失,我身為長官自覺不足為訓。”說到這,指桑罵槐地說:“張漢卿常對我說,有他老子他跟著他老子走,沒有他老子了他跟我走,勸我搞法西斯組織,一直說服從領袖,現在他竟如此,你說這是個什么樣的人?”“他打不過共產黨就向共產黨投降,若是打不過日本還不是向日本投降嗎?他的部隊正在前線犧牲,他和王以哲竟秘密到陜北與敵人議和,怎么對得起長官,怎么對得起部下!” 蔣介石愈說聲音愈高,大發脾氣,嘴里說張學良,顯然是對楊虎城的。在蔣介石講話過程中,楊虎城的態度是目光下視默不作聲。蔣介石說完,楊虎城簡單地說了幾句話最后說:“委員長的話,我記住了。” 蔣介石講了兩個多小時的話,結束了這次會面。 第二天,蔣介石邀楊虎城去談話,蔣介石問楊虎城經過這次事變,繼續任職情感上是否覺著有不方便處。楊虎城還沒答時,蔣介石又說:“在事變中各級人員(指蔣介石手下的人)對你是有不滿情緒的,你繼續任職情感上有些不便,不如先往歐美參觀一個時期回來再任職,出國費可由公家負擔,啟程的時期也不必規定,可以從容準備”。 逼迫出國,暗藏殺機 蔣介石嘴上說“從容準備”,卻不斷催逼楊虎城盡早成行,并于4月30日公開免去楊虎城的軍政職務,提出讓楊虎城出洋考察軍事。在逼楊虎城出國的同時,蔣介石也準備暗殺楊虎城。就在楊虎城到杭州見蔣介石前,中統找到在江蘇鎮江任職的褚龍吟(其父因主張投降而被楊虎城槍斃)。褚龍吟表示:“楊虎城劫持統帥犯上作亂,盡可用軍法、刑法,名正言順地判處死刑,何必假手于我,用子報父仇的名義殺他……現在他打出的是抗日救國的招牌,在這當兒殺他,請問我自居于何等地位?” 此后,特務們還不甘心,他們又找到楊虎城入陜時曾下令槍斃的地方武裝首領甄士仁的女兒甄芝彥,甄芝彥也拒絕了特務們的策動。 由于褚、甄深明大義,也由于當時如謀害楊虎城,會對蔣介石的政治威望造成損害,引起新的政治風波,所以謀害計劃沒有實施。 1937年6月29日,楊虎城偕夫人謝葆真、次子拯中、秘書共6人,搭美輪“胡佛總統號”,出國考察。 抗戰爆發,國外請纓 楊虎城出國考察的第一站是美國。“胡佛總統號”航行在浩瀚的太平洋上。7月8日,晚飯后,楊虎城從旅伴中得到“七七事變”的消息,他讓秘書給宋子文發報詢問情況。7月10日、11日,楊虎城陸續收到宋子文的兩封電報。第一封說:“盧溝橋戰事已停,目前不致擴大,如有變化當續告。”第二封說:“盧溝橋戰事停而復作,敵并由關外調來大隊,我方準備作戰。” 楊虎城即刻復電宋子文:“兩電均悉。日寇進迫,國將不國,噩耗傳來,五中痛憤。弟一革命軍人何忍此時逍遙國外。擬由舊金山返國抗敵,乞轉陳委座。” 7月23日,楊虎城接到蔣介石來電要楊虎城繼續在國外考察。楊虎城只好繼續行程,同時也積極謀劃如何突破蔣介石的阻撓回國。 1937年8月9日,楊虎城乘坐的輪船駛進英國南部薩木敦港。兩天后楊虎城離開倫敦,下午5時抵達巴黎。到巴黎不久,他就通過中共旅法支部與蘇聯聯系但不見答復。8月21日,楊虎城派秘書亢心栽向原蘇聯駐法大使館提出入境申請,原蘇聯使館稱須向莫斯科請示,一周后可答復。事前楊虎城也告知中國駐法大使館并得到允許。 10月2日,楊虎城在英國接到日內瓦轉來的宋子文來電說:“值茲全國抗戰,各方同志均紛紛集合共赴國難。吾兄雖未奉電召,弟意宜自動返國。如何?盼復。” 楊虎城認為宋子文在電報中轉達的是蔣介石同意他回國的信息,于是開始安排回國事情。 10月6日,楊虎城收到中國駐蘇大使蔣廷黻致駐法大使顧維鈞的電報說:“關于中蘇關系,謠傳繁多。楊將軍此時赴蘇考察不合時宜,請勸他推遲蘇京之行。”這封電報徹底否定了楊虎假道蘇聯回國的計劃。楊虎城身邊一些人從安全角度出發認為當時不宜立即回國,但楊虎城決意馬上啟程。 設計誘捕,陰謀得逞 宋子文為什么會讓楊虎城“自動返國”呢?是什么促使蔣介石改變拒絕楊虎城要求回國,長期放逐海外的初衷呢?上個世紀80年代,臺灣出版的《民國人物小傳》在《楊虎城》一文中,透露蔣介石誘捕楊虎城的秘密:“二十七年八月,軍統局長戴笠獲悉楊與共黨勾結疑返陜發動政變陰謀,經周密計劃于是年囚之于南昌后解往長沙、益陽監禁。” 當時,楊虎城雖被革掉軍政職務,但還是二級上將、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不是戴笠能決定關押的。而“與共黨勾結,疑返陜”倒是關鍵。在歐洲,楊虎城曾派人代表他去莫斯科找中共駐共產國際的代表團打算通過蘇聯回國。此事相當機密,蔣介石又如何得知呢? 曾任宋子文秘書、楊虎城高級參議的郭增愷1963年說他在抗戰期間從蔣介石的近臣們口中得知,原來是斯大林將楊虎城準備通過蘇聯回國這一秘密通報給蔣介石。蘇聯向蔣介石通報其反對派的情況不是第一次,馮玉祥寫給斯大林的信件也曾被斯大林送給蔣介石。蔣介石根據斯大林的通報,改變了原先不讓楊虎城回國的政策,設計了一個誘捕楊虎城的計劃。 計劃的第一步是由宋子文發電,以引誘和試探的口氣讓楊虎城“自動返國”;第二步是當楊虎城響應宋子文的“自動返國”的號召,由宋子文到香港見楊虎城并轉交蔣介石要在南昌接見楊虎城的電報;第三步則是當楊虎城赴南昌后即由戴笠組織拘押。事情后來的發展,完全遵照了這個計劃。 1937年11月26日凌晨,楊虎城一行乘坐的輪船抵達香港。 12月2日,楊虎城由戴笠陪同乘飛機去南昌。在機場戴笠以飛機小為由,只讓楊虎城一人上飛機。經楊虎城部下王根僧再三要求,戴笠才將他的人換下同意王根僧上機。 據沈醉說:“當楊虎城啟程返國消息傳來,蔣介石立刻電召軍統首腦戴笠去南昌當面指示辦法。戴笠回到武漢命令軍統特務隊長李家杰在特務隊中挑選便衣20余名,經戴笠點名傳見后由李家杰率領先往南昌布置。蔣介石還加派憲兵一連負責押解和看守楊虎城以免發生意外。” 楊虎城一到南昌,就被這些便衣警衛和憲兵完全管制起來,失去了與外界的一切聯系和行動自由。蔣介石誘捕楊虎城的陰謀得逞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