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為薯蕷科草本植物薯蕷的塊莖。異名:薯藥、薯蕷、淮山藥、白苕。 【功用】補脾胃,益肺腎。主治:脾胃虛弱,飲食減少,便溏腹瀉;婦女脾虛帶下;肺虛久咳咽干;腎虛遺精,尿頻,消渴多飲。 成分:含蛋白質、糖類、鈣、磷、鐵、胡蘿卜素及維生素、淀粉酶、膽堿、黏液汁酶及薯蕷皂苷等。 性味歸經:味甘,性平。入肺、脾、腎經。 用法:煎湯,作丸、散,或煮食。 【應用舉例】1.山藥60克,切丁,大棗30克,粳米適量,加水煮粥,以糖調味服食。用于脾胃虛弱,飲食減少,消化不良以及營血虛虧者。2.鮮山藥60克,搗爛,加甘蔗汁半碗和勻,置火上燉熟服用。用于久病咳喘,痰少或無痰,咽干口燥等。3.干山藥、茯苓兩味各等分,研為細末,用稀米湯調服。用于脾腎兩虛,小便頻數或失禁。4.鮮山藥蒸熟,每次飯前食90~120克。用于消渴引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