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各位點擊左上方“不倦草堂”加關注
本 文 約 1162 字 閱 讀 需 要 4 min 《兮·古今》——素白瀹茶記(四) 《茶史》中記載“茶之妙有三:一曰色,二曰香,三曰味”。很多朋友愛茶,也好品茶,本期我們就一同來聊聊有關于茶香的那些秘密。 我們先來說說“香”這個字,《說文解字》中:“香,芳也,從黍從甘”。中醫理論中有個“五嗅(xiu)”的概念,即臊、焦、香、腥、腐。 香于中央,屬土,入脾胃。 茶的氣息總是芳香宜人的,聞到茶香除了有心中喜悅之感,更想啜兩口來解解饞。 大家也知道,茶香入懷不僅僅有幫助消化、幫助代謝的作用,也有增進食欲的效果。這就是為什么喝了茶總會感到餓得快的原因了。有句話說“茶不思,飯不想”也是很大程度上說明了這茶香與食欲的關系,若是一個人因為有心事,連茶香都不能讓其有胃口吃東西,那這心事一定是重極了的。 經常喝茶的朋友肯定知道不同的茶,香氣也有所不同。有時候我們也會根據不同的茶香來辨別茶的品質。 總的來說,茶葉的香氣分為品種香、地域香和工藝香三大類。 每款茶的這三大類香氣會在泡茶與品茶過程中有不同階段的呈現(素白線下課程中會有詳解),并且其種類非常復雜,例如會有嫩香、豆香、毫香、花香、蜜香、熟香、果香、陳香、松煙香等,而且都是幾種香氣組合性的體現,這就需要大家細細品味了。 再者說每個人嗅覺感官的靈敏度及認知狀態等皆有不同,這就導致在品茶香的過程中會有一定的差異性。記得曾經有位學員一直無法體會棗香,也有學員因為沒有體驗過玉蘭花的香味而無法確定面前這款茶到底是有什么花香。 當然,“茶香”中的趣味并不局限于用鼻子聞,不知各位是否體驗過茶水中的香氣?俗稱“落水香”,區別于品茶時“美味”的感覺。是一種同時用嗅覺和味覺的綜合性體驗(素白線下課程中會有詳解):唇齒間縈繞,喉中留余韻,就連呼吸都是曼妙的茶香…… 在這里素白非常想多說一句,很多朋友認為習茶很簡單,在其意識里認識一下泡茶器皿,跟著學習幾個泡茶動作,知道大概的流程,有茶有水就能泡,這便是學了茶了。也有人曾問學習后多快能上手泡茶,其實我非常想告知其一個方法,就是網絡上的視頻,多看看,隨時可以上手。如此急功近利,是不適合學習任何一項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 中國茶文化博大精深,是千百年來的沉淀,無知者切不可妄言。 “以茶為師”,習茶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各方面知識的積累、技能的提升,以及對茶由淺入深的感悟……是身、心、神日積月累的修行。 本期關于“茶香”的內容僅僅只是習茶技能層面的冰山一角。在此也與大家分享幾個提升嗅覺與味覺感知力的小竅門: 1、常喝檸檬水可助味覺恢復; 2、刷牙時記得清理舌頭; 3、每天用牙線清理口腔; 4、忌煙酒; 5、清淡飲食。 希望在習茶之路上,能與各位共同進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