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活過100歲 第二屆國醫(yī)大師唐祖宣唐老,是1942年生人,今年已經(jīng)81歲了! 他不僅長壽,而且精神頭很好,經(jīng)常到各地看診、講課。在這個歲數(shù)能有這樣的好身體,與他多年以來對養(yǎng)生的重視分不開。 ![]() 那么,唐老有哪些養(yǎng)生長壽的心得,可以給我們學習借鑒的呢? 01 重視補氣血、養(yǎng)肝腎 常喝兩杯茶 中老年人應注重養(yǎng)氣血、補肝腎 中醫(yī)認為,氣血是組成人體的基本,我們的五臟六腑都依賴于氣血的濡養(yǎng)。 隨著年齡的增長,以及各種疾病的消耗,氣血也會漸漸衰退。 ![]() 肝藏血,腎藏精。血能生精,精血互化,因此,肝和腎有“精血同源”的關(guān)系。肝腎補足了,生發(fā)氣血就會更快。 因此,中老年人養(yǎng)生一定要重視補益氣血和肝腎。 ![]() 針對氣血不足和肝腎虧虛的問題,唐老分別推薦了一杯代茶飲。 補氣血——八仙茶 唐老在生活中經(jīng)常喝八仙茶來溫補氣血,用到的食材和藥材都是藥食同源的。 適合一些氣血不足、病后體虛的人。表現(xiàn)為臉色蒼白或暗黃、嘴唇顏色發(fā)白、心慌、氣短、乏力、失眠多夢、容易感冒、怕冷、女性月經(jīng)量少、頭發(fā)干枯、舌頭顏色淡等。 ![]() 八仙茶 組成:大米50克、小米50克、黃豆50克、赤小豆50克、紅棗(去核)10克、花椒5克、小茴香5克、炮干姜5克。 方解:大米+小米+赤小豆:五谷雜糧補脾胃,紅棗養(yǎng)氣血,花椒除濕溫中,小茴香行氣養(yǎng)肝,炮干姜暖胃。 做法:大米、小米、黃豆、赤小豆炒香,再和其他的藥材一同放入鍋中,煎煮10-15分鐘,關(guān)火后再燜泡片刻后飲用。 ![]() 飲用方法:氣血不足癥狀較輕的人每天喝1~2次,怕冷特別嚴重的人每天喝3次。堅持喝一個月效果更明顯。 禁忌:容易上火、陰虛火旺的人群不適宜。 3、補肝腎——枸杞五味茶 枸杞五味茶 組成:枸杞子、五味子,按1:1的比例,煎煮后代茶飲用。 方解:枸杞子補肝腎、明目,五味子收斂固澀、補腎。 ![]() 適用人群:肝腎虧虛的人,如頭暈、耳鳴、視物昏花、眼睛干澀、腰酸腿軟、白頭發(fā)多、脫發(fā)等。 禁忌:實熱證的人,如咳黃痰、咽喉腫痛、大便干燥等。 小貼士:如果同時有氣血不足和肝腎虧虛,可以兩杯茶一起喝。早上喝八仙茶,晚上喝枸杞五味茶。 02 國醫(yī)大師的養(yǎng)生粥 補脾益腎 1、中老年人容易脾腎兩虛 除了補氣血、養(yǎng)肝腎之外,補脾腎也不能忽視。 脾胃不好的中老年人很多,脾是先天之本,腎是后天之本,長期的脾虛可累及到腎,造成脾腎兩虛。 因此,中老年人也要重視對脾腎的調(diào)養(yǎng)。 山蓮葡萄粥 組成:山藥50克、蓮子肉50克、葡萄干50克、桑葚20克、黑豆20克。 方解:山藥+蓮子健脾補腎,黑豆+桑葚烏發(fā)、滋腎陰,葡萄干含有鈣、鎂、硒、鐵等多種礦物元素[1],又能給粥增加甜甜的口感。 ![]() 做法:蓮子和黑豆先泡開,再與其他的藥材一起放入鍋中煮成粥。堅持喝半個月以上效果更好。 適宜人群:脾腎兩虛的人,如食欲差、消化不好、大便時干時稀、起夜多、腰膝酸軟無力、疲乏倦怠、頭暈耳鳴、動則氣喘等。 禁忌:血糖高的人。 03 每天按按腰 護腎、活血、放松腰椎 除了喝養(yǎng)生茶和藥膳粥,唐老還很注重運動和鍛煉。其中有一個簡單易行的護腎“按腰法”,他已經(jīng)堅持了十多年。 ![]() 動作要領:雙手反叉腰,大拇指朝前,四指朝后,順時針按揉50次,再逆時針按揉50次,力度以自己能接受為準。 ![]() 唐老說,自己曾經(jīng)受到坐骨神經(jīng)痛和小便不利的困擾,自從堅持按腰以來,這些癥狀都改善了,現(xiàn)在走路腿腳很靈便。 ![]() 咱們不妨也跟著唐老學一學,早起和晚上睡前按按腰,護腎、活血、放松腰椎! 參考文獻 [1]王靜靜,王猛,彭靜怡等.產(chǎn)地、年份、品種對葡萄干礦物元素含量的影響[J].食品與發(fā)酵工業(yè),2022,48(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