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真是我讀過最滋養人的一段話!分享陶立夏散文《其他人是會離開的》里的一段話:“希望你每天記得愛自己多一點,別人是會離開的但你自己一直都在,所以每天好好地吃早餐,房間里常備鮮花,偶爾給自己買禮物靜。生活的秘密不過如此。那些平靜之中留在你生命里的,就是你想要的。”大學時輔導員說了一句受益一生的話:“你不用變得外向,內向挺好的,但需要你發言的時候,一定要勇敢。正所謂,君子可內斂不可懦弱,面不公可起而論之。” ![]() 生活嘛,慢慢來,你又不差,一切都會好的。希望這個六月,你可以收獲一個能照亮整個春天的好消息。工作總會一件一件一件做完,錢包也會慢慢慢慢鼓起,你愛的人也會慢慢慢慢變好。人總有風風雨雨要經歷過,日子就算苦苦苦苦中作樂。生活不就是那樣酸甜苦辣的嘛 “生活就是泥沙俱下,鮮花和荊棘并存,其實,你的處境未必精糕黯淡,他人的生活也未必光鮮亮麗。”——畢淑敏 “其實人跟樹是一樣的,越是向往高處的陽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底部。”——尼采 ![]() 不要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人一定要具有翻篇的能力。如果總是抓著過去的事情和人不放手,對那些受過的委屈和傷害耿耿于懷,甚至在那些根本無法改變的人和事上持續消耗自己,然后你的人生就會陷入死循環,會對任何事提不起興趣,變得擰巴和抑郁,對生活失去熱情。 任何關系到最后只是相識一場,大家也都是階段性的陪伴,那些你放不下的人和事到最后歲月都會替你去輕描淡寫,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感同身受,你可以消沉也可以抱怨甚至可以崩潰,但一定要懂得自愈,好起來的從來不是生活而是你自己,當你的內心足夠堅定的時候,誰都沒有辦法影響你的心。 ![]() 經歷越多越明白,善良有度,付出有底線,不至可以崩潰,但一定要懂得自愈,好起來的從來不是生活而是你自己,當你的內心足夠堅定的時候,誰都沒有辦法影響你的心。 ![]() 經歷越多越明白,善良有度付出有底線,不在爛人爛事上糾纏,不消耗自己也絕不會委屈求全,但凡讓我累點的關系我都不會去維持,一是沒必要二是沒時間,思想不在一個高度就沒必要互相說服,別去焦慮,鼓勵自己過好今天就好,這世間有太多的猝不及防,有些東西也根本不配占有你的情緒,人生匆匆,一定要過好自己。 容易焦慮的人都有一個不太健康的習慣叫窮思竭慮,也就是反復回味一件事被朋友誤會指責,被老師或者領導當眾批評,再或者是跟陌生人發生矛盾。可能當下你因為害怕或者顧慮或者也可能是完全沒反應過來,繼而做了一些自己事后回想起來非常后悔的行為。然后你就不斷在腦海里回放當時的情況,反復回味當時憤怒傷心難過的情緒,一遍遍地在腦海里上演自己采取了更好的行動的情節。 ![]() 在這個帶來負面情緒的事情上不斷的內耗自己,把自己放在一個很危險的會導致焦慮、強迫癥甚至抑郁的境地… 窮思竭慮是很難控制的,這種閃回的畫面大多數是因為創傷,也是應激的一種,所以首先我們不要責怪自己,是傷害你的人不對但更重要的是,你要意識到不好的事已經發生了,而且已經過去了,沒有辦法讓時光倒流去改變,那就接受,就吸取教訓,然后跨過去,不要總是拿出來反復咀嚼,這樣你的注意力只會一直停留在曾經的爛人爛事里,如果一個人罵了你兩句,你記了一年,那么他就罵了你一年,而且會影響你看到別處的美好,從而又失去更多機會。 ![]() 往事不可追,來日尤可待跟過去的自己和解。 不要用過去的別人的錯誤懲罰今天和未來的自己。 |
|
來自: 新用戶3738L4CZ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