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8世紀爆發的法國大革命結束50多年后,亞力克西.德.托克維爾的經典著作《舊制度與大革命》誕生了。 托克維爾將事實與思想、歷史哲學與歷史本身糅合在一起,展現了他身為社會歷史學家的高超分析技巧。 正如托克維爾在前言中開宗明義:這本書并不是在撰寫法國大革命史,而是關于這場大革命的研究。 在創作過程中,他深挖了大量的史學材料和檔案,對法國大革命的起因與后果進行了深入的分析,揭示了法國舊王朝與大革命的內在聯系,提出了自己獨有的見解和洞察:大革命是在舊王朝下社會演進的結果。 下面是托克維爾的幾個主要富有顛覆性的觀點:
腐敗主要表現為貴族階級的沒落。王朝的集權發展讓貴族階級喪失了統治階級的地位,但仍保持著免稅特權和高官顯爵,讓他們越來越脫離人民,加劇了社會的不平等。
對于大革命的全面圖景,托克維爾言辭犀利:“舊王朝諸多法律制度與政治習慣,于1789年突然消失,若干年后又重現,猶如某些河流沉入地下后又在某處冒出地面,形成舊河之水流淌于新的兩岸之間。” 托克維爾出身法國貴族世家。他親歷法國大革命五大時期,是法國歷史學家、社會學家。其兩位祖輩在法國大革命喪生。 雖然如此,他在撰寫這部著作時卻能保持客觀,冷靜分析法國大革命,這點尤為難得。 在本書出版時,托克維爾還曾擔心其銷量,因為他認為書里的思想并未討好任何人。 然而,這本著作在出版后,就被翻譯成多種語言,暢銷多國。對后世史學家和政治學家的史學觀點影響深遠。 后世,還有人把托克維爾尊稱為“未來學奠基人”,他在法國眾議院發表演講時,就預見了法國二月革命即將發生。 而他這一具有前瞻性預言的本領,在其另一部名著《論美國的民主》中早有體現。 美國著名歷史學家羅伯特.厄爾甘曾言簡意賅地評論了這部作品:“《舊制度與大革命》對大革命原因的分析,最深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