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起義部隊取得會昌戰役的勝利,進駐福建長汀之后,起義前敵委員會決定:在廣東省大埔縣三河壩部署部分兵力,監視梅縣的敵軍;調集主力部隊奪取潮州、汕頭兩市,然后,經揭陽出興寧、五華,奪取惠州。 根據這一作戰計劃,起義軍第九軍副軍長朱德奉命率領第九軍一部和第十一軍的第二十五師駐守三河壩。可不久,他們不得不撤離三河壩。 一、撤離三河壩,進抵天心圩,部隊減損至不足八百人。 1927年10月初,南昌起義主力部隊在潮汕地區作戰失利,攻占的潮州、汕頭兩市相繼失陷。隨之,處于優勢的敵人又集結三個師的兵力,全力圍攻三河壩。 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朱德指揮部隊浴血奮戰三晝夜后,于10月6日,被迫率領尚存的兩千多名勇士撤出三河壩。 ![]() 浴血奮戰中的起義軍勇士(劇照) 這時,與周恩來等領導的南昌起義軍總部失去聯系的朱德所部,處境相當艱難:一是,部隊處在眾多氣勢洶洶的敵人的圍追堵截之中;二是,內部因起義軍一再失利而人心波動,思想混亂,彌漫著失敗情緒。 為了凝聚將士,穩定部隊,盡快擺脫險境,朱德率部進至廣東饒平附近后,立即主持召開了部分領導干部參加的軍事會議。 他對與會人員說,起義軍主力雖然失敗了,但南昌起義的旗幟絕對不能丟,武裝斗爭的道路一定要走下去。只要下定決心,克服困難,頑強地生存發展下去,革命事業就一定會迎來新的勝利和成功。 在分析論證敵情的基礎上,朱德做出了“穿山西進,直奔湘南”的重大決策。事后證明,這一英明的決策,使該部起義軍走出了全軍覆滅的險境。 會議結束后,朱德率領部隊,通過采取“退卻戰”的戰術,逐步甩開了敵軍的重兵,由武平向西北方向轉移。 ![]() 撤退中的起義軍(劇照) 途中,受阻于敵兵把守的地勢險要的石徑嶺時,由于朱德的正確指揮和身先士卒,部隊得以勝利通過隘口,并迅速進入贛南山區。 基于保存實力的考慮,朱德盡量率部晝伏夜行。就是這樣,當他們到達贛南安遠縣天心圩,擺脫了敵軍的追擊時,部隊剩余的人數已經不足八百。 師、團一級的政工人員中,只剩下第七十三團的政治指導員陳毅。 二、鼓舞號召,整訓改組,部隊得以逐步穩固、規范。 部隊越來越少,力量越來越小,不少戰士的革命勁頭愈加不足。鑒于此,朱德在天心圩組織召開了全體指戰員大會。 會上,他為大家分析講解了俄國“十月革命”的成功經驗,并以此鼓舞大家:現在,我們雖然處在黑暗之中,但黑暗終究遮不住光明。只要我們努力堅持,就會在將來的革命行動中起到重要的、不可低估的作用。 ![]() 講話中的朱德(劇照) 朱德還信心十足地告訴大家:視地盤如命的各地軍閥,不爭地盤是不可能的,要爭地盤就會相互攻打。那時,軍閥混戰一起,我們就有了發展壯大自己的機會。 陳毅也在會上講了話,在進一步申明革命紀律的同時,號召干部戰士樹雄心、立壯志,一定要經得住失敗的考驗。 通過這次大會,將士們的思想逐步穩定下來,士氣開始高漲。此后,朱德和陳毅成為了這支南昌起義部隊的主要領導人。 不久,正如朱德所料,粵、桂、湘三方軍閥之間的混戰爆發了。朱德、陳毅利用軍閥們忙于爭搶地盤,顧不上追擊他們的時機,在大庾地區,對部隊進行了整編。 首先,撤銷了虛無的軍、師建制,把所部改組為一個縱隊——“國民革命軍第五縱隊”。朱德出任縱隊司令,陳毅、王爾琢分別擔任縱隊指導員、參謀長。 接著,陳毅主持進行了部隊的組織整頓——把黨、團員分散到連隊中,成立相應的黨團組織,以加強黨的領導。 ![]() 陳毅(劇照) 之后,為了適應新的革命形勢和要求,朱德率領部隊于1927年11月上旬,來到湘、粵、贛三省交界處的崇義山區,進一步整訓部隊。 這支部隊雖然經歷過北伐戰爭和南昌起義的鍛煉,是一支革命武裝,但成分比較復雜,仍殘存著舊軍隊中的一些不良的運作制度和行事風格。 通過一再的整頓訓練,部隊的組織狀況和精神面貌都大為改觀,并開始把軍事作戰和做群眾工作緊密聯系在一起。 在幫助群眾生產勞動的同時,積極向他們宣傳共產黨的革命主張,以獲取他們的信任,爭得他們的支持。 三、軍需所迫,暫時結盟老友范石生,借以保存自己。 富有成效的整編雖然促進了部隊的規范化發展,但由于軍需物資的嚴重匱乏,部隊的發展前景依然堪憂。 就在這時,駐防湘粵邊界的國民革命軍第十六軍軍長,朱德就學講武堂時的同學、滇軍同事范石生,為防止蔣介石的武力吞并,派人聯系朱德,打算與其結盟,以壯大自己的實力。 ![]() 滇軍時的范石生(圖像) 朱德與陳毅、王爾琢經過商議,并通過黨組織的討論決定:同范石生合作,借以解決自己的軍需問題,進而應對共同的敵人。 與范石生合作一個月后的1927年12月,朱德所部接到中共中央的指示:迅速南下,參加張太雷、葉挺、惲代英、葉劍英等共產黨人領導的廣州起義。 聽令而行的朱德所部剛進抵廣東韶關,就傳來廣州起義失敗的消息。朱德聞知,立即率部轉移到韶關西北的犁鋪頭休整。 這時,蔣介石探查到了朱德所部的行蹤。于是,他嚴令范石生抓捕朱德,解除起義軍的武裝。 不忘舊誼的范石生立即把蔣介石的命令如實轉告老友朱德,并贈送給他幾萬元經費,以表情意。 四、進入湘南,組織武裝暴動,千多人隊伍變萬余人。 在范石生的幫助下脫離險境后,朱德率部于1928年新年之初,進入湘南南部的宜章。 接著,他們根據中共宜章縣委提供的情況,智取宜章縣城,解放了被關押的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收繳了地主鄉紳的糧食、財物,將其發放給窮苦民眾。這就是黨史上的“年關暴動”,即“宜章暴動”。 ![]() 指揮“宜章暴動”的朱德(劇照) 1月下旬,朱德指揮已更名為工農革命軍第一師的起義軍,打敗了前來鎮壓宜章暴動的、湖南反動軍閥許克祥所部的六個團,繳獲了大量的槍支彈藥。 工農革命軍接連取得的勝利,迅速影響著湘南地區的革命形勢。廣大民眾紛紛響應革命軍“打土豪,鬧革命”的號召,相繼起義。這樣,“湘南暴動”的烈火燃燒起來了。 隨之,朱德、陳毅所率領的工農革命軍也由初到湘南時的一千多人,迅速發展壯大到一萬多人。 1928年4月,朱德、陳毅率領這支英雄的隊伍,上了井岡山,與毛澤東率領的秋收起義隊伍勝利會師,從而壯大了井岡山的革命武裝力量,推動了全國革命事業的蓬勃發展! 主要參考文獻:《元帥珍聞實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