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喀什市~上阿圖鎮(zhèn)~阿烏高速~AH65公路~古海遺址貝殼山~五彩山~天山昆侖山交匯處~中國西極~斯姆哈納村~伊爾克什坦法治口岸~烏恰縣 行駛里程330km 海拔2200m 烏恰縣是克孜勒蘇克爾克孜自治州所轄縣,位于新疆的西部,三面被帕米爾高原、昆侖山和天山所包圍。西北與吉爾吉斯斯坦國家接壤,境內(nèi)有伊爾克什坦和吐爾尕特兩個一級陸路口岸。70%的人口為克爾克孜族。 烏恰,是柯爾克孜語“烏魯克恰提”的簡稱,意為大山溝分岔口。因克孜勒河谷在該地分岔成三道溝而得名。兩年前幾乎沒有關(guān)注過這個邊境縣的任何信息,因為“西極”地名的出現(xiàn)及熱炒,才知道了普通民眾所能到達(dá)的中國最西端,就在克州烏恰縣吉根鄉(xiāng)的斯姆哈納村,這里被稱為中國的“西極”,斯姆哈納村也被稱為“中國西陲第一村”。隨即烏恰縣也成了最近炙手可熱的旅行目的地。 去年6月份興沖沖趕往烏恰縣,要與西極見個面,在上阿圖鎮(zhèn)就因疫情被攔了駕,不允許走國道,必須上高速。在高速烏恰服務(wù)區(qū)又被告知,烏恰縣外人士一律不準(zhǔn)進(jìn)烏恰縣,“房車上的新疆”組委會出面協(xié)調(diào),也無濟于事,只能調(diào)頭回去。今年再游新疆,一定要彌補去年留下的遺憾。 早上9點多離開喀什,走G315去往西極,后來這條路又改成G581,這也是一條AH65公路,一直通往伊爾克什坦口岸到吉爾吉斯斯坦。AH是亞洲公路網(wǎng)的標(biāo)識,亞洲公路網(wǎng)由亞洲境內(nèi)具有國際重要性的公路線路構(gòu)成。后面的數(shù)字分別有一位數(shù)、兩位數(shù)和三位數(shù)。一位數(shù)是指大幅度穿越一個以上次區(qū)域的亞洲公路各線路,其它是指連接周邊次區(qū)域的亞洲公路。 新疆的美無處不在,新疆的景色就在身邊。出了喀什市,看到的高大山體像是綿延的土林,有一種滄桑之美。路過克州上阿圖鎮(zhèn),小村莊整潔明亮,紅頂白墻的房屋,漂亮的雕花鐵藝院門,墻邊鮮花盛開,綠樹婆娑,每戶門前都放有垃圾桶,市場活躍,一派繁榮景象。從托帕上高速到烏恰,這段高速沒有收費窗口,不需繳費。之后走AH65公路,一路美景連連,從烏恰縣到西極的斯姆哈納村,就是一條五彩斑瀾的景觀大道,綿延的群山就是美侖美奐的丹霞地質(zhì)畫廊。 出烏恰縣不遠(yuǎn),路旁的丹霞地貌山形多樣,山體象是上帝打翻了顏料盒,被鋪染成五顏六色的峰叢,山峰背后是高大的雪山,互為映襯,美得讓人驚掉下巴。 ![]() 冰河明洞 ![]() 隨手一拍 途中經(jīng)過五彩山,加斯村,薩喀勒村,古海遺址貝殼山,天山昆侖山交匯處。每一處每一個村,都是不可錯過的地質(zhì)奇景。其中貝殼山附近色彩斑瀾,顏色最為漂亮,山形主要是面包形圓潤的土山,隨意性較強,東倒倒西歪歪,形態(tài)呆萌,色彩多是肉粉色和明黃色,也夾雜一些灰色或紅色,非常咔哇伊。 ![]() 貝殼山 ![]() 航拍的貝殼山 ![]() 航拍貝殼山附近景色 ![]() 航拍貝殼山附近群山 ![]() 航拍群山 ![]() 航拍貝殼山 ![]() 航拍群山 貝殼山是古海遺址,現(xiàn)在作為一個公園,正在建設(shè)中,不對外開放,只能隔柵欄相望,也沒有辦法親手觸摸那曾經(jīng)是大海深處的泥土及貝殼。望著山巒疊障,高聳的峰嶺,難以相象億萬年前這里曾是波濤洶涌的浩渺海洋。大自然這個萬能的造物主,不知積蓄了多少鮮為人知的能量,不知深藏多少超凡的奇思妙想,可以讓滄海變桑田,讓深海隆起變成聳入云端的山峰。 冰河明洞附近是層層疊疊的褶皺山,它們高低錯落排列,有的是橫斷擠壓,山體呈片狀一層層疊壓,有的是整個山體壓縮呈條狀,像冰淇淋花紋一樣,有的是橫向的紅的黃的灰的褐色的條紋,有的像挑染的發(fā)型一樣,在深紅或褐色的山體上跳躍出一條灰色或黃色石條,既俏皮又醒目。 ![]() 畫廊在身邊 ![]() ![]() 巨大古城堡 ![]() 美的讓人猝不及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