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國的四大野戰軍中,以東北野戰軍作戰實力最強,名氣最大。 在四大野戰軍中,東北野戰軍也是唯一一個從北打到南的部隊,可以說中國解放的每一寸土地,都有東北野戰軍的參與。 那么在當年的解放戰爭中,東北野戰軍究竟有多強呢? 東北野戰軍的兵源 東北野戰軍強在兩個地方,其一是人多,其二是軍工。 在人口方面,東北當時有4千萬人口,兵源非常充足。并且東北是一個人均耕地面積很廣的地方,糧食盈余超中國其他地方。 有人,有糧食,東北野戰軍得以能夠養活大量士兵,從而大量擴充部隊規模。 所以東北野戰軍是解放戰爭時期,兵力最充足的一支野戰軍,在三大戰役開始之前,東野總兵力達到了100萬人左右。 其次,是華東野戰軍的60萬左右,然后是中原野戰軍的20來萬,最后是西北野戰軍的7萬左右。 當然東北野戰軍能有這么龐大的兵力,也不全靠東北當地人多,東野野戰軍自身的努力也很重要。 因為東北野戰軍在剛進駐東北的時候非常艱難,面臨著一系列難以解決的問題。 最大的問題當然是國軍,畢竟當時盯上東北的可不止是我黨部隊。 在日本投降后,我黨部隊短暫的控制了山海關之后,國軍就從蘇聯手里率先接手了東北。 所以東北野戰軍在進入東北之后,需要和占據了各大城市,且兵力遠高于自身的國軍對抗。 在解放戰爭剛開始的時候,東野野戰軍因為兵力等各方面因素吃了大虧,但但很快東野找到了扭轉局勢的辦法,那就是再來一次“農村包圍城市”。 國軍對于東北的控制并不深,只局限于城市當中,所以東野野戰軍大量擴張根據地,通過積小勝為大勝,慢慢將國軍擠出了東北。 在國軍之外,東北野戰軍面臨的第二大軍事對手是當地土匪。 東北野戰軍進入東北時,最早的班底不過13萬人左右,里面還有幾萬人是地方干部,但當地土匪能統計的到的就有17萬之巨,更不要提還有大量零星土匪。 所以1945年12月,中共發布《建立鞏固的東北根據地》的指示后,東野野戰軍立馬就大張旗鼓的去剿匪了。在剿滅了東北土匪后,東北的根據地才慢慢好起來。 東北野戰軍的軍工廠 在軍工上,東北可以說是日本投降后,中國唯一有工業基礎的地方。 日本占領東北后,在此地經營了10多年,讓作為日本工業原料掠奪地的東北,也因此具備了一定的軍工能力,成為了中共在解放戰爭后期的“軍工廠”。 談到淮海戰役時,粟裕有一句廣為人知的感嘆,那就是 “淮海戰役是靠人民群眾的小推車贏下來的” 其實這句話只有一半,粟裕當時感嘆的原意是“淮海戰役得感謝山東老鄉的小推車和大連的大炮彈”。 大眾以為的小推車推的全是糧食,實際上小推車推的全是大連兵工廠生產的炮彈。可見當時東北的軍工能力是很強的,能支撐解放軍上百萬人的消耗。 畢竟東北野戰軍能拉起百萬人的隊伍,那也得有上百萬條槍啊。靠八路軍以前“槍械全靠繳獲”的模式,東北野戰軍在進東北后打三年,能拉起一支20萬人的部隊就頂天了。 到后來抗美援朝時期,蘇聯對中國輸出工業產能,大量工廠和生產線搬到中國東北,那也是因為東北有工業基礎才能搬過去的。 畢竟建工廠之前至少得有鐵路吧,鐵路都沒有,就不要想著承接工廠了。 在抗日剛結束之后,對于東北這塊“肥肉”,我黨部隊采取的策略是中原地區以防御為主,等著東北野戰軍解放東北后入關。 如果不是粟裕那邊的華東野戰軍動作也很快,在東野入關之前自己先解放了大塊地盤,東野的作用恐怕會更明顯。 所以百萬大軍加上可觀的軍工能力,使得東野成為了四大野戰軍中最強的一支。 東野五虎 東野兵強馬壯的同時,將領也得厲害,畢竟“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 而東北野戰軍也有號稱“東北五虎”的五位將領,他們分別是韓先楚、李天佑、鄧華、劉震、吳克華。 韓先楚,是東北野戰軍第3縱隊司令,他在進入東北后先是參加了新開嶺戰役,創造了東北民主聯軍(東野前身部分)全殲敵軍一個師的記錄。 隨后在1947年的夏季攻勢之前,韓先楚帶著部隊多地奔襲,殲敵6千多人,為東野鞏固根據地創造了良好條件。 李天佑,是東北野戰軍第1縱隊司令,當上“第1縱隊”的司令,李天佑的本事自然不可小覷。 此人非常善于攻堅戰,在解放戰爭后期,李天佑經常有率領部隊殲滅敵軍萬余人的記錄。 李天佑 鄧華,是東北野戰軍第7縱隊司令,他因為后來朝鮮戰場上的砥平里戰斗,經常被拿來和韓先楚比較,被認為是和韓先楚齊名的將領。 不過鄧華要更看重宏觀戰略一點,后來還當上了志愿軍代司令。 鄧華 劉震,是東北野戰軍第2縱隊司令。劉震善于野戰和迂回作戰,曾在1947年的夏季攻勢中,全殲國軍49軍79師。 后來在打錦州和沈陽的時候,劉震均有參與,并取得了不錯的戰果。 劉震 吳克華,是東北野戰軍第4縱隊司令。吳克華在解放戰爭期間最耀眼的成績,就是塔山阻擊戰了。 此戰是解放軍在解放戰爭期間最慘烈的一戰,國軍和解放軍為了塔山直接硬碰硬,雙方都損失慘重。 吳克華能忍著極大的壓力打完這場仗,足以證明其實力。 吳克華 |
|
來自: 行云流水vmmxd6 > 《中共將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