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有著很多明顯缺陷的動漫電影,但也是一部當下中國影壇十分難得的奇異佳作。 很多人批評它捧高適貶李白,價值觀迂腐陳舊,歷史失實之處甚多。 但一定也有很多人被它動了久藏內心深處獨屬于我們中華民族文化感情的DNA。 ![]() 那些自幼誦讀過的詩句,那些課本傳說中的天縱之才,那座曾經打造四海升引得平萬邦來賀的大唐長安城,盡管是以一種淺薄的姿態排列組合呈現在銀幕之上,那終歸也是我泱泱中華群星燦爛時啊。 允許電影創作者用自己的觀點去講述一個故事,去看待這個世界吧。 ![]() 歷史的解讀早已有官方的定論,專家的爭鳴是象牙塔內的路向或毫厘校準。 而藝術對歷史的表達就是復活一架木偶或者雕塑,讓那久遠的過往時光在自己的手下鮮活起來。、 絕對的還原真實,根本沒有可能,每一個人的敘述,都是自己的觀點輸出。 ![]() 所以,拿著審閱歷史專業答卷的態度來評判《長安三萬里》,既不應當更無必要。 時間和事件兩條線上站得住,不顛覆不褻瀆的原則下,做出想象和發揮正是藝術本就該有的自由。 有專業見解,可以發學術論文。想更多了解,可以讀史書詩文。 ![]() 電影只是給你打開一扇窗,浩瀚歷史長河的風景。不是一個窗口可以看全,也不是一部電影能夠承擔。 至于片中營造的高適與李白的價值觀對立,七叔想它的立意其實是講:一個是出世的天才和一個入世的人才,在這繁華卻易變的人間相遇相知,相互救助抵御塵世對彼此初心、夢想乃至生命的無盡消磨。 表達稍有偏頗之處,或有捧踩之嫌,是瑕疵,非大礙。 ![]() 影片以高適視角展開,以高適心理敘事,若能在片尾有第三視角不同觀點展現評說一下李白,自然就能顯得公允一點。 但就現有的完成度而言,《長安三萬里》的故事性在追光動畫的所有作品里已經算是較為長足的進步了,稱得上有了一點的文學色彩了。 ![]() 鏡頭語言方面,明月映入酒杯之中,詩仙吟出《靜夜思》時,相信很多觀眾都要淚濕眼眶,這一段情境經渲染真的可以當作語文教學的課件了。 更有揚州夜色里,燈火桃花,雙舟爭渡,直至姬舞船頭,隔水相望,順流而下,行駛在這盛世與人生的繁華之中。 ![]() ![]() 如夢如幻,如詩如畫,心潮激蕩,美不勝收。 結尾處晨光金照雪覆層巒,兩隊人馬各奔一方。欽差突然喊話高適,撫劍擊節吟唱李白新詩:“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歌聲住,兩隊肅立,千峰靜謐,我們卻分明聽到了冰消雪化般浩瀚時空轉換的巨大腳步聲,無數的繁華與消沉遠去,無數的新生和希望涌來。 ![]() 時間的力量,生命的力量,交相逐力輝映在接古連今的天地之間,雄偉壯美,剎那卻亦恒久。 當然,請原諒我沒有提及那場《將進酒》。因為畫面足夠神采飛揚想象奇絕,但感覺卻又太過華麗,有炫技之嫌,更主要的是扣詩作主題并不算作切合。 ![]() 反倒是一句“與爾同銷萬古愁”吟畢,蒼茫凄清的夜色中,長歌痛飲酒醒之后,高適與李白的分別與頓悟,相望與相撲,那種人生的蒼涼無奈際遇,男人的友誼豪情抒發,讓人恍惚覺得自己的生命中仿佛也有過這樣的一場豪飲,也有過這樣的一個夜晚。 ![]() 其實,整部電影最大的問題是在于沒有寫好”長安“,沒有寫出那個中國古代歷史上相對而言最為富強,開放,自由,包容的經濟政治文化民生的最高光時代。 那一日,長安是世界的中心。 那一夜,中華群星燦爛奪目。 ![]() 沒有那個時代,也很難涌現出電影里史書上我們心靈深處的那些風流偉岸人物,和千古流傳的不朽篇章。 《長安三萬里》寫了大唐的衰敗,卻沒寫好大唐的興盛。 而這興盛恰是大唐的根基魂魄,是我們至今還在自豪與回望的沉錨落點。 ![]() 電影里對盛世的描寫駐足于歌舞酒宴,而非社會內層規劃和施政路向,實在是膚淺表象了許多,實在是一個不得不言的遺憾。 除了內涵層面,在影像呈現上”長安“也做得拘泥守舊,不見盛世風韻,卻像臨摹橫店。 ![]() 還有斗酒連句一場,又似照搬《妖貓傳》里像極了古代春晚的極樂之宴。 這才是全片最大的失誤,至于個性表達和技法不足之處,倒都可以略過不究。 ![]() 還是喜歡這部《長安三萬里》,還是期待有更多的動漫電影能夠展現我們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民族文化。 哪有那么多完美無缺的神作?每一次的創新,每一次的進步,就算有缺點,也能讓人欣喜,也都值得鼓勵。 ![]() 中華上下五千年,何止《長安三萬里》?過往成詩,前程可期。加油,中國動漫電影的追光少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