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的“史”與“詩” 文/徐妮 ![]() 在高適的回憶里,李白是何其獨特而不凡的存在:“我從沒有見過這么一個瀟灑不羈的人,可他也是我見過的最天真幼稚的一個人。”高適帶著高家槍一路向長安,途中遇到李白。高適被李白當成賊人,一番追逐較量后,兩人竟彼此欣賞,結為好友。高適嚴謹耿直,李白灑脫不羈,但兩人都心懷大鵬之志,渴望建功立業(yè),而長安則成了他們心中的遠方。 “長安三萬里”,也是理想的三萬里。“詩”和“遠方”穿越歷史,跨越千年,映射到今天的每個人心中。 ![]() 長安雖好,可天下間的捷徑,又豈是為寒門所開?高適第一次在長安折戟,就深諳世事。李白初到長安就碰壁,心中憤懣,仍不灰心。兩人遇到了同樣的人生難題,但他們的性格與際遇大相徑庭。“摘仙人”李白天縱奇才卻流連于酒肆,中年被迫離開長安,晚年流離所失,雖遺憾不能在政治上施展才能,卻也成了一代絕唱。“世間人”高適半生求而不得,三次歸梁園讀書修行,磨練心智,暮年得志,封侯拜相,成了唐代唯一一個封侯的詩人。 人生何嘗不是如此?我們在得與失中惆悵,在悲與喜間掙扎,在艱難與逆境中奮斗。 ![]() 電影最后,將兩條線并到一起,高適用出神入化的“詐術”,上演了一場圍魏救趙的好戲,長安得以脫險。此時白發(fā)蒼蒼的李白也脫離了苦難,在一葉扁舟上吟出“輕舟已過萬重山”的千古絕句,這一句包含了太多,不禁讓人淚目。曾經那個文武雙全的翩翩少年老了,真的老了。 ![]() 大唐由盛轉衰,是歷史的趨勢。一個朝代終將結束,但大唐永遠活在世世代代中國人的心中。 正如電影中高適所說:“只要詩在、書在,長安就會在。” ![]() 點擊下方卡片 遇見作家鄒佩 遇見更美好的自己~ ![]() 簽約、投稿、商務合作 想要成為遇見鄒佩公眾號簽約作者 掃描下方二維碼申請報名 |
|
來自: 作家鄒佩zoupei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