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貝楠 2023年6月15日 3月16日,我們在富麗堂皇的阿格拉泰姬酒店(Taj Hotel & Convention Centre)吃過早飯后,就要駛往下一站德里(Delhi)。 酒店的自助早餐非常豐盛,反而弄得我們都不知吃什么好了??吹搅诉@個印度傳統奶茶攤,請師傅燒一杯奶茶。 奶茶燒好后,用一個紅土陶器杯端上來。嘗了一口,很膻,好像是羊奶。有些傳統的地方風味還真是享受不了?。?/p> 早飯后,司機已等在酒店外邊。從阿格拉到德里,車程是4個小時。路上我們要在三個地方停留。 頭一站是溫達文(Vrindavan)。司機告訴我們,旅行社安排了一個當地導游在城外等我們。 這一路,旅行社的安排都很周到。送我們的司機負責和導游聯系,我們什么都不用管。印度人很少有私家車。我們發現,以前的幾個當地導游都是乘公共交通到景點和我們會合。這個也不例外,司機在一個車站接上導游,開往景點。 一進溫達文,就發現這個城市又破又臟。同別的城市一樣,這里到處都是牛,有的還趴在垃圾堆里。 大街上、樹上、墻頭上到處都是猴子。 墻上都是這個孩子的巨幅畫像。 店鋪里也掛著許多這個圓臉大眼睛男孩的畫像。 導游告訴我們,溫達文是個圣城。而這個圣人,就是這個可愛的男孩,他叫克里希納(Krishna),是印度教的主要神靈。他是眾生的保護之神毗濕奴(Vishnu)的第八個化身,也被尊為至高無上的神??死锵<{是保護、同情、溫柔和愛之神,是印度神靈中最受歡迎和最受尊敬的神靈之一。 根據印度教經文,克里希納出生在靠近溫達文的馬圖拉(Mathura)。他在溫達文度過了大部分的成長歲月。作為一個孩子,他以機靈的天性、頑皮的惡作劇以及與他的信徒和朋友的可愛互動而聞名。而溫達文因此成為印度教最重要的朝圣之地。 司機將車停在一處停車場。在下車前,導游讓我們都把墨鏡摘了,放在包里。見我沒摘,他又讓我摘。我這個是近視鏡,摘掉就看不清東西了。我說。必須摘,導游說,不摘有危險。啥?我不解。戴眼鏡有啥危險? 這里的猴子厲害得很,導游解釋說,它們會搶下你的眼鏡,然后管你要芒果交換。 這也太可怕了吧! 見王大明白拿著一個塑料袋下車,導游上前搶下,只帶瓶裝水,不要用塑料袋,不然猴子會搶。導游警告說。 這哪里是人待的地方啊,成了猴子的王國了! 跟著導游來到了戈文德夫吉廟(Govind Dev Ji Temple)。這是一座1590 年建造的廟宇,供拜著克里希納神。這座寺廟對克里希納的信徒來說意義重大,是這個地區最受尊敬和參觀人數最多的寺廟之一。 這座寺廟的建筑結合了西方、印度教和穆斯林的多種元素。猴子也很喜歡這個地方。怪不得導游如臨大敵,這些猴子還真是無處不在?。?/p> 導游說,這個廟宇建成時有7層。1670年,莫臥兒王朝(Mughal Empire)的第六任皇帝奧朗則布(Aurangzeb)下令拆掉上面4層,原因是他不喜歡印度神廟高過穆斯林的清真寺。所以神廟現在只剩下3層了。 這個奧朗則布就是前面提到過的情種皇帝沙賈汗(Shah Jahan)的兒子,那個殺害了3個親兄弟又囚禁了親生父親的篡權者。他繼承了父親的殘忍,卻沒有從他的祖輩阿克巴大帝(Akbar the Great)學到一點對其他宗教的寬容。 寺廟里人很多,一群群的人都穿著同樣顏色的服飾。導游告訴我們,當天是一個宗教節日,所以才有這么多的人。 寺廟外邊的街道兩邊,坐滿了乞討的人。我問導游,這些人是專門乞討嗎?導游說,他們都是克里希納神的信徒,整天什么都不干,就是祈禱和乞討。 導游又告訴我,溫達文居住著2千多未婚女人或寡婦,來自印度全國各地,有不同的背景。她們是克里希納神的虔誠信徒,決心將自己奉獻給克里希納,因而在后半生什么都不做,專心一意為克里希納祈禱。這些人被稱為“溫達文寡婦”(Widows of Vrndavana)。 溫達文寡婦們生活在一起,有克里希納信徒和社會慈善組織為她們募捐,資助她們的日常開銷。導游說,現在的募捐比較規范化了,政府立了法律,防止欺騙。說著,他就將我們帶到了一處,說要脫鞋進去膜拜。 我們看里面黑乎乎的,人很多,就不愿進去。導游找來一個像祭司的人,要我捐錢。我讓他們看我的包包,里面只有5美元,拿出給那人。那人說,這里捐款最低金額是15美元。 我扭頭就走。非常生氣。這簡直就是光天化日之下的搶劫! 這是我們的印度之旅中最令人不快的一件事了。當時想一定要跟旅行社說說這件事,建議以后不要帶游客到這里來。可是后來玩的高興,就把這事兒忘掉了。 可能是宗教節日的緣故,這個圣城里每個廟宇都擠滿了人。還要在額頭上、臉上用這些彩色粉末畫一些圖案。 至于在額頭上畫什么,有什么意義,俺實在不感興趣。 跟著導游又來到克里希納巴拉拉姆神廟(Krishna Balaram Mandir),也叫ISKCON溫達文(ISKCON Vrindavan)。ISKCON是國際克里希納意識協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Krishna Consciousness)的縮寫。這是一個全球性組織,目的是傳播印度教毗濕奴(Vaishnava)傳統的教義和實踐,重點是對克里希納神的崇拜和奉獻。 寺廟中供奉的主要神靈是克里希納和他的哥哥(毗濕奴的第七個化身)巴拉拉姆(Balaram),以及他們的配偶Radha和Rukmini。 寺廟里擠滿了虔誠的信徒們。像我們這樣的游人很少。 俺是個宗教盲,對于這種趴在地上的膜拜有些瞠目結舌。但看周圍人群,對此習以為常。 這座神廟是1975年建成的,所以看起來比較新。據說它的建筑靈感來自南印度的傳統寺廟風格。 寺廟建筑群由幾座建造精美的建筑組成,裝飾相當藝術精致。
墻上精美的壁畫講述著克里希納兒時的故事。 作為一個宗教盲,印度的各種神靈把我弄得稀里糊涂,但是這些宗教建筑卻是令人印象深刻。 離開溫達文,我們又駛往克里希納的出生地馬圖拉(Mathura)。 馬圖拉是印度教的圣城,因為克里希納神出生在這里。馬圖拉位于亞穆納河(Yamuna River)畔,被群山、森林和水域環繞。 馬圖拉有很多著名的神廟,但導游說我們只去參觀一個神廟。下車往神廟走的路上,看到了這個大的階梯水井,周圍用鐵柵欄圍著,不讓進。只好將手機伸進鐵柵欄照了一張相。 后來查到,這是一個很有名的階梯水井,叫Potra Kund。克里希納出生的地方就在附近。他的母親經常在這個階梯水井洗他的嬰兒衣服,也包括尿布吧,我想。 所以,這個水井就成了圣井。信徒們認為,這里的水可以凈化靈魂。多虧水井用鐵柵欄圍起來了,要不然我們可能會看到信徒們在這里洗澡或喝水,就像在恒河一樣,那可真惡心死了。 馬圖拉最有名的廟宇是Shri Krishna Janmasthan Temple。這是克里希納的出生地。廟宇外可謂是人山人海,根本拍不到一張干凈的照片。不過也清晰的看到了那兩個男人額頭上畫的是什么,那是什么意思就不知道了。 這個神廟戒備森嚴,相機手機一律不許帶入。外國人有單獨的入口,還要看護照。問導游為什么這樣如臨大敵,導游告訴我們,神廟的隔壁就是一個穆斯林的清真寺。穆斯林和印度教徒有很大的矛盾,也曾發生過恐怖事件。所以才加強了警戒。 神廟于1982年建成,比較新。也沒有什么感興趣的東西。那是印度教徒的圣地,我們什么都不懂,就是看到人們臉上畫的東西很好玩。匆匆走了一圈,就告辭了。 溫達文和馬圖拉這兩個圣城,真是很令人失望。但宗教的力量又讓我感到震驚。 告別導游,司機開車駛往德里(Delhi)。 高速公路中間的隔離帶上全是盛開的花叢。一路上令我驚嘆不止。真沒想到,印度的高速公路綠化的這樣好,4個小時的路,一路鮮花?!霸诿绹母咚偕隙紱]有看到過這么多花叢啊!”這一路,我不知驚呼了多少次。 進入德里,司機將車子停在一個很大的停車場。然后告訴我們,要參觀的神廟里不許帶相機和手機。手機和包包都要排隊存上,出來時還要排隊拿回。還是留在車里為好。他不進去,會在停車場等我們。 其實我們也不知道到這里看什么,只好把所有的東西都留在車里,跟著人群,排著長隊過了安檢。 一進大門,我們就傻了。大門兩邊的精致雕塑令我們瞠目結舌。這也太高級了吧! 后來查到,這是印度首都新德里的阿克沙達姆神廟(Akshardham Temple)。在官方網站找到一些照片,請您看看我們為什么會如此震驚。 阿克沙達姆神廟建筑群被吉尼斯世界紀錄譽為世界上最大的綜合印度教寺廟,于2005年11月6日落成。 神廟的朝圣之旅從十門(Ten Gates)開始。這10個門代表10個方向。 每個門上都有不同的精美的雕塑。 神廟建筑群有幾個美麗的花園。 參觀神廟是免費的,只有看展覽和晚上的水上噴泉秀(Water Show)才需要買票。噴泉以印度傳統的階梯水井形式建成,中央水池的九蓮花設計體現了印度教傳統。 整個神廟群的中心建筑是這座神殿(Mandir)。神殿由234根雕刻精美的柱子、9個華麗的圓頂、20個四邊形尖頂和2萬尊印度教精神人物雕像組成。 我們脫了鞋,進神殿參觀。一進去,我的嘴就合不上了。這種震驚無法用語言來形容。 9個圓頂,每個裝飾都不同。 精美細致的雕塑令人眼花繚亂。 我們圍繞著神殿中的大理石立柱觀看,細細欣賞柱子上的雕刻,嘖嘖贊嘆不已。 主殿堂金光燦燦,不僅幾尊佛像是金色的,墻上、棚頂都布滿了金色的小雕像,極其精致。 我們和神殿的工作人員聊起來,知道整個建筑群是由1萬1千名工匠和志愿者在5年內建成。絕大部分資金來源于捐贈。所有的大理石來自意大利,大理石上的雕刻一部分是手工,一部分是機器完成。 這絕對是我有生以來看到過的最漂亮的宗教建筑! 我們在這個宏偉華麗的建筑群中徘徊游蕩,享受錯綜復雜的藝術和完美的工藝,久久不愿離去。 再次被這獨特的建筑魅力震翻。 當我看到神殿下方一圈神態各異的大象時,立刻想起了幾天前看到的埃洛拉石窟(Ellora Caves),那從一整塊巖石上鑿出的寺廟群。我終于相信,埃洛拉石窟不是外星人的手筆,它和這個神廟群一樣,是印度人的智慧和藝術的結晶。 非常幸運的是,景區里有以神殿為背景的專業照相服務,使我們能拍照留念,不枉此行。更令我們高興的是,照了一張8x12英寸的大照片,還有紙板相框,才花了2美元。 哦,對啦,工作人員告訴我們,在美國新澤西(New Jersey)州,有一座同樣的寺廟。 我又震驚了,因為我知道,在美國建一座這樣的神廟耗費是驚人的。資金從哪里來的?我問。信徒捐贈的。他答。啥?在美國的印度教徒有能力捐贈這樣一座神廟?我再次被宗教的力量震翻。不過,有機會一定會去參觀的。 |
|
來自: Beinan > 《印巴次大陸探秘-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