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格來說,釋迦牟尼并不是指一個人,而是一種稱謂。 “釋迦”是族名,“牟尼”則是圣人之意,所以,釋迦牟尼就是指釋迦族的圣人。 然而事實上,在佛家當中,釋迦牟尼還有另一種含義,那就是指釋迦國的太子喬達摩·悉達多——據典籍的記載,他歷經六年苦行最后才目睹明星而悟道,并因此而成為釋迦族的圣人。 ![]() 在古印度時代,圣人亦稱之為佛陀。 進一步的說,所謂“佛”,并不是指一個人或者神,而是強調覺悟,即覺悟者就是佛。 根據佛家的教義,佛有三身,所以釋迦牟尼佛亦有三身。 那么,釋迦牟尼佛的三身,各是指什么呢? 其實佛家所講之“三身”,歸根結底,亦不過是一種稱謂而已。 進一步的說,佛家之所以設立“三身”這一稱謂,其實是依人之智慧的不同,而設立的稱謂。 何以見得? 我們達摩祖師在《悟性論》中的解釋,即:
在這段話中,達摩祖師講,佛的所謂“三身”,指的是化身、報身和法身。 ![]() 簡單的說,如果眾生持續行善,那么佛就會顯現化身;如果修養智慧,佛就會顯現報身;如果覺悟無為,佛就會顯現法身。 所謂“飛騰十方”,指的是無處不在,可以到達所有地方。 言外之意,佛會根據眾生的需求施以救濟,這就是化身佛;斷除迷惑,修行善法,最終在雪山上證得道果,這就是報身佛;靜默無言,內心清凈常住,這就是法身佛。 由此可見,所謂“三身”,只是依據人們有限的智慧,而設立的上、中、下三種境界——那些智慧較低的人會妄生功德力量,妄認為見到了化身佛;智慧較中等的人會妄斷煩惱,妄認為見到了報身佛;至于智慧較高的人會妄證菩提,妄認為見到了法身佛。 ![]() 這其實就是佛家所講之“三身”。 釋迦牟尼的三身亦是如此——釋迦牟尼之化身、報身、法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