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戰前日本陸軍中,參謀職位均被作為“陸大”畢業生的“天保錢組”①所壟斷,他們作為陸軍精英中的精英,在職務高低、軍職升遷等方面享有優勢,加之戰前日本陸軍的晉級,大體上以陸軍士官學校的畢業成績為基準,然而,“天保錢組”卻可以再陸軍士官學校的畢業成績中加入12分,由此進一步鞏固了他們在晉級速度上的優勢。其中,作為“橫斷閥”的永田鐵山、小畑敏四郎、岡村寧次、東條英機等省部幕僚將校所構成的“幕僚革新派”認為,從一戰和歐洲各國的軍事理論來看,日本要在未來的世界戰爭中取勝、并成為亞洲霸主,必須建立以天皇為絕對權威的“總體戰”體制,用“天皇歸一”即絕對忠于天皇的法西斯忠君思想,建立法西斯主義“國體意識”,該派受大川周明理論的影響較深,大川周明也積極聯絡軍部勢力,故“幕僚革新派”與大川的交往非常頻繁。 1922年,在作為“幕僚革新派”核心人物之一的永田鐵山回到日本之后,永田鐵山、小畑敏四郎和岡村寧次不斷以“改革陸軍”為號召,并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生團體的名義,經常在東京市澀谷區的一家名為二葉亭的法國餐館中,召集“陸士15-22期”的畢業生們,并以聚會的名義來談論國事、探討陸軍的“革新”策略;與此同時,永田鐵山、小畑敏四郎和岡村寧次又集結了河本大作和板垣征四郎等20多名陸軍內部的佐級軍官,進而于1923年形成了以“15-18期生”的佐級軍官為主體的“二葉會”,別名為“同人會”?!岸~會”作為日本陸軍的第一個“革新”團體,其成員主要有永田鐵山、小畑敏四郎、岡村寧次、板垣征四郎、土肥原賢二以及山下奉文等人,而且石原莞爾和東條英機也都曾參加過該會,上述這些人物在此后不僅占據了日本陸軍的重要職位,而且在戰前日本內外戰略的抉擇與演進過程中,都不同程度地發揮著重要作用。 永田鐵山、小畑敏四郎等人謀求“改革陸軍”的理論主張,以及“二葉會”的成立發展,在日本陸軍乃至整個軍部均產生了重大影響。在其影響之下,1928年,陸軍省部的武藤章、石原莞爾、土橋勇逸和根本博等相對年輕的佐、尉及幕僚軍官,時常聚集于東京九段的偕行社,由此成立了以陸軍省軍事課課員鈴木貞一中佐為核心,由“陸士第21-25期”的佐、尉級幕僚軍官約10人所構成的“木曜會”又稱“國策研究會”、“無名會”。 上述“幕僚革新派”均畢業于陸軍大學,在陸軍中央和關東軍中,都擔任著要職,并不同程度地握有實權,他們將建立“總體戰”體制、實現“國家革新”和優先解決“滿蒙問題”置于日本內外政策的重點,力主“確保滿蒙先行論”,持明確的“先外后內”這種漸進主張。 與“幕僚革新派”相對的,是由任職于基層部隊的年輕中下級軍官構成的“基層將校革新派”,他們作為“無天組”,即便具有杰出的才敢,也很難有升至中上層軍官的機會,于是對于“天保錢組”壟斷陸軍省參謀要職的狀況,他們不僅表示不滿,更強烈要求改革陸軍人事;另外,“天保錢組”大多在畢業于陸軍幼年學校、陸軍士官學校之后,直接考入了陸軍大學,在陸軍大學畢業之后又直接在陸軍中任期,缺乏對社會的深入了解,因此“無天組”認為,“天保錢組”的驕傲清高和極端藐視“無天組”,也加劇了雙方的矛盾對立;加之作為“無天組”的基層將校與來自社會中下層的士兵接觸密切,深刻了解日本農村和下層民眾的疾苦,強烈希望刷新人事,改革社會凋敝的現狀,具有強烈的“革新”精神,而且這些基層將校還深受民間法西斯理論家北一輝“國家改造法案”的影響,并經常向北一輝登門求教。 于是,從1922年開始,以西田稅為首的眾多青年將校和士官學校學生經常聚集在一起,探討“國家革新”,基層將校的“國家改造”運動迅速興起。同時,北一輝、西田稅等人還認為要實現日本的“國家革新”,就必須在軍隊中發展秘密組織,于是,1927年7月,西田稅籌劃建立了全國性的基層軍官秘密組織“天劍黨”,但在其成立不久,就被憲兵發覺,于是西田稅被扣押審查,“天劍黨”也隨之被解散。由此,青年將校運動轉而以私下方式來迅速展開,并在陸軍中下級基層軍官中頗具影響力,逐漸形成了作為“急進派”的“基層將校革新派”,他們認為應率先通過內部不擇手段的“國家改造”建立軍部內閣,以帶動對外擴張,其“國家改造先行論”可謂是典型的“先內后外”急進策略。 從“幕僚革新派”和“基層將校革新派”的人員構成,以及各自的內外政策主張等方面,可看出,雙方在對內實現“國家革新”、建立法西斯體制,以及對外侵略擴張的總體目標方面,是趨于一致的,只不過是在具體的策略選擇上,存在著矛盾和意見分歧,這就為日后“統制派”與“皇道派”的形成及其矛盾紛爭埋下了伏筆。
相關人員簡介: 大川周明(1886年12月6日-1957年12月24日),日本山形縣人,回教學者,極端民族主義者,大亞細亞主義作家,日本法西斯主義在思想界的代表人物,被稱為日本法西斯主義之父。二戰后東京審判的28個甲級戰犯之一,因在法庭上大鬧裝瘋逃脫審判而名躁一時。 北一輝(1883年-1937年),日本新瀉縣人,日本思想家、社會活動家、政治哲學家、國家主義和超國家主義的提倡者、日本法西斯主義理論創立者。早年參加中國辛亥革命,五四運動后在上海炮制出《日本改造法案大綱》,提出了一套日本法西斯化的設想。1919與大川周明成立法西斯團體猶存社。1936年與西田稅策劃二二六事件,失敗后在1937年被日本政府處決。 西田稅(1901年-1937年),日本鳥取縣人,陸軍士官學校畢業。在校時接受北一輝《日本改造法案大綱》的理論,加入右翼團體猶存社。1925年加入大川周明所建立的行地社,主辦《日本》雜志,鼓吹國家主義思想。1927年在北一輝援助下,組織士林社。1929年參加創建日本國民黨,任統制委員。1932年“五·一五事件”后,建立以激進的皇道派青年軍官為主體的維新同志會。1936年與北一輝共同策劃和指揮“二·二六事件”,事后遂被判處死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