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跨行的熱血青年虎賁將軍余程萬老家是廣東臺山,早年畢業于番禺師范學校、廣東鐵路專門學校,學歷大專,在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的舊中國是難得的高學歷人才。 老家華僑較多,由于歷史原因有的華僑回來興辦鐵路;余氏也是當地的大姓,如無意外,余程萬在當地會有不錯的生活。 孫中山在廣東建立了革命政府,在國民革命的感召下,余程萬決定改行加入國民革命軍,1924年考入黃埔軍校一期學習。 軍校的學習只有半年,畢業后余程萬當上了政工干部,后來擔任海軍局政治部主任。 是的,你沒聽錯,不只是解放軍,國軍也有政治部和政工干部。國軍初建時師從蘇聯紅軍,黨代表、政工部門一應俱全。 作為文武全才,領導很重視余程萬,后來余程萬先后去了中山大學政治系、陸軍大學深造。 不過,久坐辦公室的余程萬有點膩了,打算申請去基層部隊。但是上級并沒有讓他去帶兵,而是做了一名少將教官。 教官一干就是三年,1934年終于能帶兵了,在雜牌軍49師擔任團長。相對來說,這職務有點低。 黃埔一期的同學很多都干師長旅長了,作為黃埔軍校高材生、海軍前政治部主任、陸軍少將教官,現在去雜牌部隊當團長,有點屈才啊。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十天后,曾經被張學良拿槍逼著抗日的蔣介石終于忍無可忍,發表廬山講話,準備抗日。 7月31日,廬山講話全文公開發表,早就受夠日本侵略者囂張氣焰的將士們群情激憤,紛紛請戰。 張學良 已經升任副師長的余程萬,也隨軍開赴前線。抗戰期間,余程萬逐步得到上級認可和信任,1940年升任74軍57師師長。 翌年3月,余程萬率部參加上高會戰。抗戰進入相持階段后,日軍兵力不足難以繼續擴張,即使在前線對峙都感到兵力捉襟見肘。 為了穩固戰線,日軍經常針對國軍重兵集團發起進攻,目的不是為了擴大占領區而是為了削弱國軍有生力量,順便搶奪物資穩固地盤。 由于日軍要把南昌附近的33師團調去中條山,擔心剩下的34師團獨木難支,遂決定在33師團調走前再對國軍發起一場進攻戰役,重點打擊國軍主力兵團,于是上高會戰爆發。 上高會戰 74軍作為國軍的主力部隊,是最早一批換裝美械的部隊之一,裝備和人員素質在國軍中都是一流的,所以也成為日軍打擊的重點。 當時57師堅守在一個叫下陂橋的地方,是國軍最后一道防線。 雖然國軍早就有誘敵深入再圍而殲之的想法,但是由于友軍作戰失利,日軍進展迅速,突破層層阻截提前殺到下陂橋,并將57師包圍。 戰爭中由于國軍情報搜集能力差、部隊機動能力弱、戰斗意志不足的原因,經常出現整體兵力占優卻在局部被敵人以多打少的尷尬情況。 57師陷入險境是個意外,但也在情理之中。這時余程萬發揮了他頑強的戰斗意志和優異的指揮能力,面對優勢敵人死戰不退。 日軍一時啃不動余程萬,又不舍得撤走。戰區長官部趁機調動部隊包圍進攻的日軍,一時間戰場上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復雜態勢。 余程萬不負眾望,在重壓之下堅守陣地,配合友鄰部隊將部分日軍反包圍并殲滅。其余日軍無奈潰逃,國軍追擊接連收復失地。 上高會戰中國軍取得了巨大戰果,余程萬也因他的優異表現一戰成名。 02 最后的時刻到了讓余程萬沒有想到的是,上高會戰被包圍的經歷,他在常德又經歷了一回。但這次他的運氣就沒那么好了,他的人生徹底淪為悲劇。 1943年,由于日軍在太平洋戰場持續失利,其失敗已經是必然事件。日軍甚至下令不允許“中國派遣軍”發起任何進攻作戰。 國軍對待國內戰事十分消極,日軍不進攻國軍也不反攻,頗有要“躺贏”的意思,前線和日軍對峙了4個月,戰斗準備不足。 不過國軍對待跨國征戰比較熱心,先后從前線抽調軍隊前往緬甸遠征,畢竟對于國民政府來說,海外援助是它的生命線。 中國入緬遠征軍 又調集大軍圍困抗日根據地,比如曾調五十萬大軍,準備在“七·七”事變紀念日那天閃擊延安,畢竟在蔣介石看來共產黨才是心腹大患。 在國際上即將陷入絕境的日軍不肯坐以待斃,對峙了一段時間后,1943年底決定在常德一帶再賭一把。 日軍發起了常德會戰,一是為了打擊蔣介石政府的抗戰信心,逼他投降; 二是要打擊中國軍隊有生力量,搶奪物資實現以戰養戰的目的; 三則迫使國軍把調往緬甸方向的軍隊再調回來,減輕東南亞日軍壓力。 日軍發起進攻后,國軍各路兵馬接連作戰失利。1943年11月18日日軍兵臨常德,21日將常德與外界聯系全部切斷,余程萬陷入重圍。 余程萬從11月3日開始駐防常德,深知將面臨惡戰的他做了充足準備,但是他只有八千兵力,現在面前的日軍卻高達三萬人。 整個常德會戰國軍擁兵82個師,實際參戰兵力26萬人,日軍有十余萬。面對如此不利形勢,余程萬得到的命令要求他:死守常德,不成功、便成仁。 這個時候,蔣介石正在開羅開會,與會的有羅斯福、斯大林、丘吉爾。 1943年底,盟軍部隊在各大戰場都取得了進展,蔣介石也很需要一場勝利。他說:“常德會是中國的斯大林格勒。” 余程萬原本認為,前期國軍作戰不利,戰區下一步應該計劃把日軍包圍在常德殲滅,能不能在包圍部隊趕到前守住常德,是扭轉戰局的關鍵。 沒想到,余程萬的戰斗竟然不僅僅是軍事問題,他必須死守常德。不過,蔣介石并不想讓自己的學生白白送死,余程萬撤退無望,蔣介石調集大量部隊前來增援。 但是包圍和增援行動并不順利,74軍其余部隊自顧不暇,無法救援;增援的第10、29集團軍進攻乏力,被日軍阻援部隊擋住不能前進。 有的增援部隊行動遲緩,比如國軍第9戰區第10軍18日就接到命令增援常德,可該軍26日才離開9戰區地界,與日軍接觸。 但這也不能全怪第10軍,當時的組織能力和戰斗力擺在那里,就是兵仙在世又能有多少辦法? 第10軍軍長方先覺,在1944年6月的衡陽保衛戰中也遭遇余程萬相同的困境,援軍進展遲緩,方部困守孤城全軍覆沒。 得不到援軍的余程萬,得到了繼續堅守的命令。余程萬忠實得履行了命令,激戰多日,57師傷亡慘重,多個建制單位全軍覆沒。 ![]() 余程萬把勤雜人員下放到作戰分隊,城中留守的警察和部分能戰斗的市民經編組后也參與作戰。 面對四周趕來的國軍增援部隊,日軍也感到不安。為盡快結束戰斗,日軍下令把常德東南方向的圍城部隊撤離,同時從其他方向加大攻勢。 日軍的意思是“圍三缺一”,給余程萬一條生路,逼他突圍,如果余程萬出逃,日軍可以盡快完成攻占常德的任務了。 而且,常德南邊是沅江,余程萬突圍出城后行動會受限。在野戰中缺少工事,以國軍的野戰能力,日軍可以輕易地把57師消滅。 ![]() 余程萬的選擇是繼續堅守待援。 11月29日日軍攻入城內,余程萬帶領部隊與敵人展開殘酷的巷戰,日軍沒有想到余程萬的部隊如此頑強,下令空軍和炮兵炸毀常德城。 余程萬帶領殘余官兵在廢墟中堅持戰斗,戰至12月1日,57師的兵力即使算上傷員、醫護和勤雜人員,也只有大約500人。常德幾乎全部淪陷,57師最后的陣地只有三百米寬。 余程萬向集團軍司令孫連仲發報:“彈盡,人亡,城已破,友軍觀望不前。此刻大街小巷混戰成一團,職率副師長參謀長死守中央銀行,各團長劃分區域,扼守一屋,作最后抵抗,誓死為止……” ![]() 作為軍人,最后的時刻到了。 03 差點被槍斃余程萬覺得自己要戰死了,但是孫連仲回電:“奉蔣委員長面諭:此次守衛常德與蘇聯斯大林格勒之保衛戰價值相等,實為國家民族之光榮,各方援軍即到,務必苦撐到勝利為盼。” 可是援軍在哪呢? 其實方先覺的第10軍已經殺到常德城外,聯系不上余程萬。余程萬派人出去找,也沒聯系上。 ![]() 戰至12月3日凌晨,余程萬只有200兵力,援軍依然未到。他想不通,常德周邊國軍有四十個師,為什么沒有一個過來增援? 余程萬并沒有選擇戰死,他把部隊分成兩部分,參謀長帶100人繼續據城堅守,他帶另一百人出城聯系援軍。 參謀長在3日白天的戰斗中打光了最后的彈藥,率領部屬拿著刀槍棍棒向日軍發起最后的沖鋒,光榮戰死。 余程萬出城后聯系上了援軍,帶領援軍重新殺向常德。 ![]() 攻占常德的日軍傷亡較重,而且四周國軍的援軍陸續趕到,不得不撤離。12月9日,余程萬帶領援軍收復常德。 事后統計,余程萬的57師大約8000人,陣亡5700人,受傷2000余人,以全師幾乎全部傷亡的代價守城16天,殲敵4200余人。 此戰,57師受到蔣介石的嘉獎,但是余程萬卻被抓了起來。蔣介石認為余程萬未能守住常德,部隊幾乎全部損失,最后時刻拋棄部隊逃跑,應該槍斃。 蔣介石的理由冠冕堂皇,聽起來像是道德審判。 ![]() 但是,多年的抗戰中,作戰不力的將領多如牛毛,被槍斃的將領不是沒有,但像余程萬這樣的似乎還不至于判死刑。 現在看來,要槍斃余程萬的原因可能是他給老蔣丟臉了:前幾天蔣介石還在開羅說常德是東方斯大林格勒,中國軍隊有能力守住常德,現在你就把城丟了、人還棄城逃跑了! 國際上有中國軍隊保存實力坐等勝利的指責,蔣介石一向很在意國際觀瞻,余程萬棄城“逃跑”讓他很沒面子,難怪他如此動怒。 蔣介石要槍斃余程萬的決定,受到各方面的非議。 ![]() 王耀武等高級將領們力保余程萬,畢竟余程萬經歷血戰,已經盡力了,這要是被槍斃了豈不是讓將領們寒心。 57師幸存官兵們也不服,整個57師都要全軍覆沒了,師長帶人突圍給57師留點種子有什么不對? 常德縣長也曾參加常德保衛戰,深知戰場慘烈的他聯系社會名流替余程萬求情。 常德市民也不希望余程萬死。 常德的老人說,1943年以前當地人根本看不慣當兵的,蔑稱當兵的“糧子”。但是余程萬治軍嚴明,和其他的國軍部隊不同,57師軍紀較好。 ![]() 一個叫陳臘芝的老人還講了這樣一個故事,當年有個軍人在她家門前避雨,陳母看到后就請他進門,但是軍人回答說:“你家有女眷,部隊有紀律,不能隨便打擾老百姓。” 等軍人離開的時候,陳臘芝發現軍人的衣服已經被淋濕。后來陳臘芝才知道這個人就是余程萬。常德市民集齊幾萬簽名請求免余程萬一死。 在多方調解下,余程萬只在監獄里關了4個月就放出來了,后擔任74軍副軍長。 04 令人唏噓的結局 解放戰爭中余程萬沒什么戰績,1948年被調任26軍軍長,駐防云南。 ![]() 當時國民黨云南省政府主席盧漢有心起義,1949年12月,把余程萬等7名將領和高官軟禁,逼他們起義。 余程萬等人本不想起義,但在盧漢的強迫下還是簽了擁護起義的通電。 過了幾天,26軍打著解救余程萬的名義開始向昆明進攻。在盧漢的各種承諾之下,余程萬態度有些動搖,命令部下停火。 但是26軍思想不統一,起義的要求引發軍內混亂,余程萬無法完全控制部隊,最終余程萬沒能起義,帶著部隊退往海南。 ![]() 盧漢 時間到了1950年,余程萬被叫到臺灣述職。余程萬心里打鼓,一來擔心因為起義的事被蔣介石囚禁,二怕主動交代后依然得不到蔣介石信任,就逃去香港隱居。 余程萬在軍中任職的時候攢了不少錢,到香港后做起了生意。生意挺紅火,一家人生活不錯。 1955年8月,不幸降臨。3名劫匪闖入余程萬家中,把他一家人全都綁起來。 警察趕到后和劫匪發生槍戰,3名劫匪有1人被擊斃,2人逃脫。混戰之中,余程萬中彈身亡。 ![]() 案件眾說紛紜,余程萬的死因、劫匪的身份和動機一直沒搞清楚。有的人說是劫匪殺了余程萬,有的人說是被警察誤殺。 有的人說劫匪只為搶錢而來,有的人說是黑社會貪圖他妻子的美色,也有的人說因為余程萬平時對蔣介石怨言太多,劫匪其實是國民黨特工派來殺他的。 余程萬死后,家人缺少收入來源,生活變得十分不好,富裕的家庭淪落到只能溫飽度日。 余程萬的小女兒余佩芳長得很漂亮,化名余莎莉進演藝圈發展。不知道為什么,余佩芳當的是“裸星”,還成為了1970年代香港著名艷星。 余佩芳的婚姻并不幸福,兩次婚姻都以離婚告終。年輕時沒有什么積蓄,晚年靠賣假珠寶為生。 ![]() 作為一代抗日名將,余程萬的結局確實不太好。 參考資料:1.《我的老長官——“虎賁”將軍余程萬和常德會戰》;曠文清;《黃埔》2013年06期 2.《上高會戰——抗戰時期江西正面戰場的一次重要戰役》;祝彥;《黨史文苑》2009年15期 3.《八千常德怒吼》;朱偉;《中國電視(紀錄)》2010年10期 4.《常德保衛戰七十周年祭》;楊建明;《文史精華》2013年04期 5.《死于離奇劫案的抗日名將》;沉舟;《文史博覽》2011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