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青春期的孩子,父母苦不堪言,不敢說話,一說就是錯,嚴重的還會吵起來,鬧得家里雞飛狗跳。 原先那個乖巧可愛的娃娃去哪兒了?到底該怎么和青春期的孩子溝通?你需要找到解碼青春期溝通的鑰匙,找到了這把鑰匙,溝通不再是難題,十幾歲的孩子,也會和你變成朋友。 第一,不要強調自己對,孩子錯。 很多家長覺得自己是過來人,比孩子看得長遠,面對孩子的問題,就想糾正孩子,暗示孩子錯了,自己才是對的。 可在想要獨立自主的青春期,你說孩子錯了,孩子就會有種被貶低的感覺,他會惱羞成怒,從而據理力爭。 父母要放下自己的權威,放下自己的偏見,用另一種眼光看待孩子,把孩子當成和自己一樣平等的人,甚至向孩子學習。 第二,把說變成聽。 十幾歲的孩子,最不喜歡的就是爸媽的嘮叨,他們對不請自來的關注和建議感到憤怒。 哈佛大學曾經做過一個實驗,讓32名14歲孩子聽媽媽的嘮叨一分鐘,結果顯示,他們的大腦負面情緒相關區域十分活躍,情緒控制區域卻沒那么活躍,也就是說,當你嘮叨的時候,孩子的情緒腦已經變得不耐煩了,所以你一說孩子就炸毛。 放下身段,認真聽孩子說,你會發現,孩子的話會給你很多驚喜和意外,你會更能走進他的心里。 第三,給孩子空間。 有的父母把所有的關注點都放在孩子身上,孩子一關門,他們就受不了。可青春期的孩子,已然有了自己的秘密,他應該有屬于自己的空間,不被父母打擾的空間。 當孩子想待在自己的空間里,父母唯一能做的就是尊重和不打擾,尊重孩子,孩子才會尊重你,給孩子空間,孩子才能真正長大。 其實,青春期的溝通沒有什么套路,你若閉嘴,便是晴天。父母少說話,多傾聽,讓孩子有自己的空間和秘密,尊重他,理解他,關心他,你會發現,那個十幾歲的少年,依然是你的寶貝。 我是墨遙,家有青春期高敏感男孩,專注分享青春期教育,感謝你的關注,我們下期見。 針對青春期父母關心的問題,我建了一個青春期教育交流群,如果你也想抱團成長,歡迎加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