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核心思想:作為一個普通人,我們必須竭盡全力躍出社會的最底層。 在這個層次中,物質的供應極為有限,而與此同時,競爭之激烈仿佛是千軍萬馬一起過獨木橋。在這樣的環境下,要想嶄露頭角,實在是困難重重。如果你身處這個層次,稍有松懈,不保持敏銳的覺察,那么你可能會永遠沉淪在這個社會的最底端。在這種低層的競爭環境中,你所珍視的那些傳統的美德,如善良、真誠和責任感,很可能會成為你的阻礙。反而,一些在其他環境下被視為不良的特質,如果斷、冷酷和自私,可能會成為你的生存法則。我想你或多或少都感知過,很多富人的第一桶金,不一定都來的很干凈。所以處在底層道德感還很強的人,可能會約束你的發展。在這里,任何一絲的懈怠或對美好的期望,都可能被無情地打破。那些看似冷酷和自私的行為,在這種環境下可能是生存下去并且掙到大錢的關鍵。在瀏覽一些社交平臺時,我看到了一個年輕女孩的分享。她在大學二年級時,和同班同學一起去了一個快遞公司做短期工,負責包裝和分類。每天工作長達十二小時,日薪170元。盡管工作很累,但她覺得作為學生來說,這筆錢還是很可觀的。但后來,由于某種原因,公司欠了她的工資。她雖然心里有些不滿,但也只是淡然處之,覺得以后要小心一些。她還提到,如果再遇到這樣的情況,她會選擇通過正當途徑來維權。看到她的分享,我不禁想到,這樣的年輕人,天真無邪,很容易在社會的大環境中受到傷害。在這個復雜多變的社會中,我們經常聽到關于“人品”的討論。很多人認為,只要我們對他人善良、真誠,就會得到相應的回報。但實際上,這種想法往往過于天真。例如,當你在公交車上為老人讓座,你可能會被認為是一個有道德的好人。但當你在職場中表現出同樣的善良和真誠,你可能會被視為軟弱,容易被利用。這就是社會的雙重標準。在底層,人們經常被要求展現出他們的“人品”,而這往往與他們的真實情況不符。而那些身居高位的人,他們的行為往往不受這些“人品”的束縛,因為他們有足夠的權力和資源來保護自己。這就是現實的殘酷。我們不能盲目地相信“人品”這個概念,而是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判斷。人品的唯一作用就是把窮人限制的死死的,把富人吹捧的高高的。在這個充滿競爭和挑戰的社會中,我們必須有清醒的認識。如果你還沉浸在那些關于“人品”的幻想中,那么你可能會在這個社會的洪流中迷失方向。真正的強者不是那些只會空談道德和人品的人,而是那些敢于面對現實,勇于挑戰的人。如果你認為我今天說的都是些無稽之談,那么我祝你在這個社會中一切順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