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頭伏吃餃子的傳統習俗起源于三國時期,至今已有數千年的歷史。人們相信,在頭伏這個時候吃餃子可以保佑一年的身體健康和平安。我們都知道,在夏天的高溫下,人體容易出汗,食欲也會受到影響,所以在頭伏這個時候,選擇一種能夠提神醒胃的餡料是非常合適的。眼下黃瓜新鮮水嫩,大家可以試試這款黃瓜雞蛋餡餃子,清香可口,實惠又好吃,不僅能夠滿足人們的口腹之欲,還能夠解暑消食。 黃瓜三鮮餡的餃子 【具體做法】: 首先準備兩根清洗干凈的黃瓜,用擦絲器擦成細絲,黃瓜絲全部擦好后,向里面加入一勺食鹽,然后用筷子充分的攪拌均勻。攪拌均勻過后,把黃瓜放在一邊腌制十分鐘左右,這樣可以殺出里面的水分。 時間到了以后,黃瓜里面殺出了很多的水分,直接放入一塊準備好的紗布里面。然后下手用力擠干黃瓜里面的水分,黃瓜汁擠出來以后也不要浪費了。面盆里面準備300克的高筋面粉,然后用150克左右的黃瓜汁來和面,邊加邊攪拌,讓黃瓜里面的營養一點也沒有流失,也不會造成浪費了。 最后把面粉攪拌至面絮狀時,再下手揉成面團。面團一開始揉成型后很難揉光滑,這時候我們可以扣上蓋子放一邊,先松弛五到六分鐘左右,然后再來揉搓。 接著把擠干水分的黃瓜放在案板上,簡單的用刀給它剁一剁,也不需要剁的太碎,最后剁成像視頻里面這樣就可以,然后裝入一個大點的盆中。接著準備一把小蔥,改刀切成蔥花,蔥花全部切好后直接裝入盤中備用。 準備一把提前焯好水的木耳,倒在案板上,改刀把它剁成碎末。木耳剁好后直接和蔥花放在一起備用。 準備一把提前洗干凈的蝦仁,倒在案板上,然后把蝦仁改刀切成小段。夏天給孩子多吃一些蝦仁,既營養又補鈣。蝦仁全部切好后裝入一個碗中 接著像蝦仁里面加入少許的食用鹽增加底味,適量的胡椒粉去腥增香,然后用筷子充分的攪拌均勻。攪勻后把蝦仁放一邊腌制十分鐘左右。 下面提前把雞蛋打入一個碟中,用筷子把雞蛋充分的攪拌均勻,在這里可以把雞蛋液多攪拌一會兒,攪拌至比較光滑細膩的狀態就可以了。 雞蛋打好后起鍋,倒入食用油,油熱后把打好的蛋液倒入鍋中,然后用筷子快速的劃散開。最后把雞蛋炒成像這樣的雞蛋碎就可以。 蝦仁腌制入味直接放入黃瓜餡里面,炒好的雞蛋、木耳也加進來,這時候先不要放鹽調味,先加入一勺料油,然后用筷子充分的攪拌均勻。 接下來開始調味,根據自己的口味添加適量的食鹽,再加入一勺蠔油,少許的雞精,適量的花椒面,然后充分的攪拌均勻,把調料攪拌至融化。 案板撒上許的干面粉,然后把面團取出來,不用揉搓,直接搓成長條,然后再給它揪成大小均勻的面筋,然后下手給它團一團,防止面筋粘連在一起。團圓后,再把面筋依次給它按扁,按成這樣的小圓劑子就可以。 再取出搟面杖,搟成邊緣薄中間厚的餃子皮。取出適量的餡料放在餃子皮上面,按照自己習慣的手法,兩邊的虎口處輕輕的一按,一個大肚角就包好了。 餃子全部包好后,依次擺放在蓋簾上面,提前燒開一鍋熱水,加入一勺食鹽,加入食鹽可以使煮熟的餃子不容易破皮,不容易露餡。再把包好的餃子依次放入鍋中。 餃子全部放入鍋中后,用鏟子沿著鍋邊輕輕的推動幾下,防止餃子粘鍋底,等到完全煮至開鍋后,向里面淋入一勺冷水煮素餡餃子,點兩次冷水就可以了。 餃子開鍋后煮至三到四分鐘左右就可以了,現在已經全部漂浮起來了,而且個個圓鼓鼓,直接撈出來裝入盤中,上桌就可以給家人美美的享用啦,黃瓜三鮮餡餃子這樣包出來皮薄餡大,咬上一口味道鮮美,比肉餡餃子還要好吃。 【溫馨小提示】: 餃子面和好之后,一定要給它足夠松弛的時間,松弛到位,餃子皮兒才好用。 包餃子時,我們盡量把面團揉至三到四遍,這樣包出的餃子特別的筋道又好吃,而且還不容易破皮,不容易露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