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梗老人比比皆是,有些就算經過救治后還是會留下后遺癥,或癱瘓在床,或半身肢體無力、麻木刺痛、頭暈胸悶,像這種情況,多為氣虛血瘀證,當用中藥調理最為妥當。  今天我給大家介紹一張方子,是出自《醫林改錯》的補陽還五湯,是中醫治療腦梗后遺癥的一個臨床常用的方子,具有補氣、活血、祛瘀的作用。患者,女,74歲,突發癱軟摔倒在地,感到自己左半邊身體毫無氣力、無法站立,且感到頭暈胸悶嚴重,但無視物旋轉、眼睛黑蒙,言語交流順暢思路清晰。既往病史有糖尿病、高血壓,平時無不適感,從未服藥控制。另,頭部核磁顯示多發腔隙灶,還有新鮮梗塞灶和少量出血,在入院治療后癥狀改善,但仍感覺到左側肢體無力,頭暈腿麻,還會感覺到輕微刺痛感,因此尋求進一步治療。刻診:見舌質淡、苔黃膩,脈象細弱無力,伴隨夜間盜汗、睡眠欠安,夜尿繁多且大便干結,平均4天一次。擬方:黃芪、當歸尾、赤芍、地龍、川穹、桃仁、紅花。服用到第7劑時,患者自述肢體乏力感已明顯好轉,叮囑繼續服用,9劑服完后追加7副,告知在家中隔3天服用一次,持續治療效果更佳。 患者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這些可以稱為血管病,西醫講血管是血液運行的通路,而中醫認為經絡是氣血運行之路,經絡不通暢,脈絡阻塞,就會氣血不暢,五臟六腑失去濡養,進而患病。脈絡阻塞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根源是脾胃功能失調,不能運化水濕,產生痰濁,水谷精微不能濡養臟腑,時間長了體內陰陽失去平衡,痰濕血瘀互結,阻塞脈絡,患者出現肢體麻木酸脹;心絡受阻引起胸悶胸痛;腦絡受阻就會頭暈頭痛。君藥:黃芪。腦梗之后的偏癱癥狀,是因為身體精氣虧虛,瘀血阻滯經絡所致,所以使用大劑量的黃芪來補氣; 佐藥:赤芍,具有清熱涼血,散瘀止痛的作用;川芎能夠行氣活血,桃仁、紅花能夠活血化瘀,四者為佐藥,以增強當歸尾活血的作用;地龍也是佐藥,善于活血通絡,能夠有助于將黃芪的氣向全身經絡散布,同時也有助于消除阻塞經絡的瘀血。這個方主要針對的是腦梗之后,氣虛血瘀,瘀阻經絡,肢體癱瘓的病癥。此外,臨床發現將補陽還五湯根據病癥辯證加減后,還可用于冠心病、腦損傷后遺癥、小兒麻痹后遺癥、面神經麻痹導致的面癱、高血壓肺心病、腦動脈硬化、糖尿病、前列腺增生等患者,也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溫馨提示:文中分享的方子僅供交流學習,一定要在中醫指導下使用,切勿盲目用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