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一元氣功相傳為清朝末年,峨媚山一位游方道士所傳,其特點是修練人體的元氣。元氣來自先天之精以及后天精微的滋養和補充,它發源于腎,藏于丹田,通過三焦通道分布全身,內至臟腑,外達腠理肌膚,無處不到,推動五勝六腑等一切器官組織的活動。元氣乃是人之根本,疾病反復發生或久病不愈,甚至百病纏身,這都是人體元氣不足,根本不固之因。先天一元氣功宗旨就是培固人的元氣,恢復臟器的功能,將耗散的元氣收聚回來,滋狀培補衰竭的元氣,起到強體祛病,恢復健康,益壽延年的功效。 先天一元氣功,以“圈?為中心,“圈”既是氣之所在,也是意念的所在,不同的練功階段,圈的部位不同,此功動靜結合,以靜為主,動為輔。練法有站功、坐功、臥功,走功等。占場地少,適應性廣。因人而異,有較強的針對性,不同的個體,不同的病種,有不同的相應功法。不易出偏差。 練習方法 一、靜功(正功) 1.姿勢(站立式,一般多用此式)兩腳開立,雙足外八字,腳距同肩寬,頭平前望,雙目微閉,唇輕合,舌舐內人中(上唇背相當于人中的部位),面帶微笑,含胸拔背,沉肩虛腋,兩上肢如抱球狀,掌心相向,放在丹田前(恥骨與臍之間)手指微屈,用力以僅能保持這個手勢為度。直腰收腹,輕輕提肛(男子并提陰莖),提會陰。膝微屈,腳趾輕抓地。全身松靜自然,重心落在兩腿之間稍偏前(圖1),做好姿勢后默念歌訣。 2.先天一元氣功歌訣 “心清氣凈皆長壽,笑臉常開老不來。我是空氣(意想自己就是一陣風一樣)我是光(意想眼前是一片白光,自己也是光)我是水時飄飄蕩(冬想暖,夏想涼,身體如附水漂漂浮動)”。默念歌訣,每句念4遍,使心松體寬,進入安靜的意境,然后練習吐納功法。 3.吐納(又叫先天呼吸) 腹式呼吸,吸氣則腹脹起,呼氣則腹收縮,呼吸時將氣引入丹田,一呼一吸為1次,初練時作8次。 作此功時要用心來呼吸,即用意念控制呼吸,使吸而不滿,呼而不盡,即:“吸八(成)呼六(成)”。吐納不能太深太快,不要單純追求深呼吸,主要是幫助入靜,存氣于丹田,在完成吐納功后,轉入丹田內轉。 4.丹田內轉(主功一)丹田位于臍與恥骨之間,女子主要在臍下,男子主要在恥骨上緣,大小如一蘋果(圖2)。 內轉練法:意念守著丹田,意想丹田有一團氣,沿著一個白色的光圈轉動,光圈比氣團略大。轉動的速度均勻,按鐘擺速度1秒轉1圈為宜。先向左轉36圈,然后向右轉36圈為1組,每練1組,略停3秒鐘,再練下1組,意念隨著圈轉動。 內轉時注意:意守丹田不能太強,要似守非守,轉圈不能太急,不要1圈未完已想著下1圈。 隨著內轉功的深厚,丹田有脹感,暖感,最后丹田感到脹而溢,有氣外瀉,這是內轉功已練成,丹田氣已強化充足了,可以進入下一階段的丹田正轉,這個過程長短因人而異。 5.丹田正轉(主功二))功時先練4~8組丹田內轉。丹田內轉功已練成后,每次練功時先練4-8組丹田內轉。 正轉做法:在丹田的部位(圖3),以身體任督脈(前后)為平面,將內轉的白色光圈轉到這個平面,上連丹田頂部,下連會陰,后連督脈,前連任脈,然后意念守在這個光圈,將丹田的氣困沿著光圈向前,向下,向后,向上的轉動,轉36圈為1組,要求與內轉同,但不能反方向轉,每轉1組停3秒,然后再轉下1組。 丹田正轉的作用是在丹田氣足后,貫通任督二脈,為打通小周天作基礎。隨著正轉功功夫的深厚,有氣感從督脈上行即為正轉功練成,元氣開始通小周天了,這個過程長短也因人而異,因練功效果而異。 達到通小周天,大周天階段,繼而能外發功,虛靈功,是屬于先天一元氣功的高級階段,另有文章介紹,本文主要介紹丹田正轉的中級階段,作為普及本功,能夠達到中級功力,已能夠強身治病,受益無窮了。 每天練畢丹田正轉后,如身體無疾病者、即可收功;如有病者,則針對病位的所在,即在那里轉圈,然后收功。 6.患部旋圈練畢丹田內轉、正轉,元氣充足、若乘勢向體內病灶沖擊,則能起治病康復作用。 般說來,哪個部位有病痛,則將丹田之氣團用意念引到患部轉圈,根據疾病的性質(虛癥或實癥)、采用相應的補、瀉治法(向左轉為補,向右轉為瀉)轉36圈為1組.每轉1組略停3秒種,再轉下1組,一般每次做4-8組即可,然后收功。 7.法輪自轉(收功) 如上法,練功后,元氣凝聚、強化,增強了治病能力,為了使元氣不致耗損,更能充實臟腑,在練功后須將凝聚的氣收回丹舊,使其得到后天之精的滋養和補充。 練法是:略停3秒鐘,在恥骨上緣至天突穴(胸骨上窩)的平面,用意念從神厥穴(肚臍)將氣帶出,由有向左作轉圈,圈越轉越大(圖4),轉至第36圈時其直徑上達天突穴,下至恥骨上緣,然后將氣沿原路往回轉圈,圈越轉越小(圖5),轉至第36圈后轉入神厥穴中,雙手捂后住神豚穴片刻,睜眼,舒展身體,收功完畢。 二、動功 包括九轉大運天,雙印功,勞富呼吸及太陽功——眼功 1.雙印功姿式有雙疊掌,或雙立掌,本功在練成先天一元氣功正功后方可練,練功部位在掌心的勞官穴,是為發放外氣作準備的。因意念上要求丹田與勞宮相印,故名雙印功。 功法:準備姿勢同先天一元氣功正功。 (1)雙疊掌 功法:全身放松,作短時間的丹田內轉后,將在丹田前作抱球狀的雙手改成在丹田前雙手相疊,左手在上,掌心向上.(圖6) 意念:意想將丹田內轉時丹田的轉圈引到掌心的勞宮穴上繼續轉,左轉36圈,右轉36圈為1組,略停3秒鐘后再轉下1組。轉4~8組后變為雙立掌。 (2)雙立掌 功法:姿勢同上,將在丹田前相疊的雙后改為雙手合十放在胸前(圖7)。 意念:全身放松,作短時間的丹田正轉后,將丹田正轉圈引到相貼的兩勞宮穴之間繼續轉圈,只能向前、向后,向上轉,即同正轉方向,轉36圈為1組,略停3秒鐘再轉下1組。轉4~8組后收功,用五氣朝元功(見九轉大運功))收功。 雙印功的要點是將丹田內轉的圈與勞宮轉的圈相聯。練-段時間后,雙手勞宮穴有脹熱感,繼而自覺有氣外溢,此時可用雙掌心對著自己身體某些敏感的部位或穴位(如丹田,膻中,足三里,痛處等)試著用意念放氣,如有熱、脹、震動等感覺出現,說明此功已練成,有外氣發放,雙印功強化勞宮穴的氣效果好,往往勞宮穴有強烈脹感,但發放外氣往往較弱,故可進一步練勞宮呼吸。 2.勞宮呼吸本功是在練成正功、雙印功的基礎上,著重練勞宮穴的部位,使勞宮與丹田的氣道進一步貫通,同時能自我調控勞宮穴門的開合,將練就的丹田氣有目的地通過勞官穴發放出去,以給別人治病或自身防衛。 功法:準備姿勢與先天一元氣功正功準備姿勢同,先練短時間的正功,雙印功,然后左手向前抬起與肩同高,掌心向前。調整呼吸,身體放松,抬臂不用力,肘下沉屈曲,前臂向后收,五指并攏,似欲將氣吸回狀,同時意念將天地之氣從勞官穴吸入手臂,然后送入丹田,肘曲約100度即可,不可曲盡,慢吸1口氣后,將肘伸直、前臂向前伸,五指張開,似將氣呼出狀,同時意念從丹田呼氣在勞官出氣一屆一伸為1次,左手3次后,轉右手練。 |
|
來自: 新用戶38922816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