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題:給定資料1提到,“鄉村需要的不僅僅是藝術家,更是對鄉村有感情,并能挖掘本土文化特色的運營官。請根據資料1談談馮教授團隊是怎樣當好這個運營官的(10分) 要求:全面、準確、有條理;不超過250字。 解析:這個題是常規送分題目,基本上沒多大難度,只需要把對策進行提煉即可,但是這個題目的關鍵點在于提煉對策要精細,不要大面積抄材料,如果大面積抄材料一定超字數。 【曾天然解析】 第一,改變建筑模式。就地取材建設聊天產所啟發接近村民 第二,盤活資源。利用宅院,擺放老物件,打造家庭美術館。 第三,保留原貌。保留原始景觀,修建古建筑外觀,提出顯性和隱性價值,回歸根的本質。 第四,依托歷史。利用歷史遺存和藝術介入,打造循環完整的工程。 第五,提升認識。挖掘民俗文化,注重古儀式,重塑社會道德秩序 第六,展示藝術才能。利用生產工具和舊物件,結合時尚風格和鄉村特點舉辦鄉村特色“T臺秀”。 第二題:隆金公司雖然做的是配件,但也成為了市場中的主角。請結合給定資料2,談談隆金公司為什么能夠成為“市場中的主角”。(15分)要求:(1)緊扣資料,歸納準確;(2)內容全面,條理清晰;(3)不超過300字。 解析:這個題目依然還是考察學生的概括分析能力,材料里原因呈現出對策屬性,所以直接概括即可。難點還是對要點的選擇以及分析能力,很多對策很長,需要提煉概括關鍵核心點。 【曾天然解析】 一、注重產品品質。 1.制定嚴格程序,結合自身軟硬實力,精益化管理; 2.挖掘細分深度拓展市場; 3.堅持質量攻關,組建團隊、收集信息、實施改進,確保產品質量。 4.獲得“市長質量獎”,提升公司經營和質量管理; 5.保持專注,定位做更好的事情。 二、重視技術創新。
三、培養技術人才。 1.依托研發平臺,建立海外研發中心,吸引創新人才; 2.加強與知名高校產學研和就業合作,選拔培養人才。 四、發展環境極佳。形成制造業體系和產業集群,建立企業培育庫,出臺文件政策。 第三題:如果你是“給定資料3”中有關部門的工作人員,請根據座談會參會人員的發展內容,圍繞非遺法實施的成效、不足和改進建議,寫一份情況報告。(20分)要求:(1)進口資料,內容全面;(2)要點突出,條理清晰,語言準確;(3)不超過400資料。 解析:這題有三問,圍繞成效、不足、改進建議梳理邏輯。但是這個題目還有一個潛在的失分點,那就是報告的格式,這題目要寫正規格式,如果沒有格式估計至少要扣三分。這個公文的格式就是標題+內容+落款。情況報告需要有結尾和落款,估計很多學生忽視了。以下是參考解析,我就不按照邏輯寫,我只寫要點哈,大家自己知道就好。 一.成效:1.為企業發展注入新活力,樹立發展信心,明確發展方向; 2.形成中國特色的四級名錄制度體系 3.推動政府關注和支持非遺發展 4.提升群眾對非遺文化的認知和重視 二.不足: 1.保護隨意,更改刪減 2.整體性保護不夠 3.從業人員不專業無法跟上信息化需求 4.概念混淆篡改,糟粕文化被繼承 5.傳承知識產權認定繁瑣復雜 6.非遺法律落實不到位 三.建議: 1.走市場化之路。加大市場化合作和跨界合作 2.注重文化傳承。加強培訓,讓非遺走進學校和社區,跟大學聯合建立非遺研究中心。 3.保留原貌。注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原真性保護力度,注重整體保護。 4.打造非遺平臺。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創新傳播途徑和模式。 5.加大資金支持。對非物質文化保護要設計專項資金給予財政支持和土地開發的支持。 6.提升門檻。嚴格非遺傳承人的入關口,提升各自能力 7.靈活保護。打造保護和利用相結合的保護模式,靈活多變不能固化。 第四題:請根據“給定資料4”,對退休人員再就業面臨的問題進行梳理,并提出解決建議。要求:(1)問題梳理全面、準確;(2)所提建議具體明確,有針對性,切實可行;(3)字數不超過400字。 這題是最難也是最容易拉開考生差距的題目,提出對策會在考公之中占據非常大的比重,因為解決問題能力是拉開考生的題目,這樣的題目一定要全面積累。所以,提出對策做答案沒有意義,因為誰也不知道命題人的答案是如何出的,我就把問題概括出來,對策我就不寫了。 一、問題:1.無工作,焦慮; 2.找工作渠道少,崗位信息相對單一; 3.年輕人不理解,思想意識跟不上,被動消極 4.老人工作選擇少,從事低門檻行業,就業技能培訓少,無專業技能的老人就業難 5.有退休金老人,無法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