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考試的一個基本答題思路就是“問什么答什么”,也就是說我們只有審清題干,了解命題人的意圖,才能夠到材料中精準找到答案點。可是很多小伙伴都“栽在”了審題這一步,如果你也是其中一員,請認真閱讀這篇文章,因為它一定會讓你有“撥開烏云,見到陽光”的感覺。 一、確定題型 題型判斷是審題最關鍵的一步,因為它直接決定著你的答題思路和層次,所以審對題型,你就已經得到該題一半的分數了。申論小題一般包括概括題、分析理解題、公文題、類公文、啟示題、對策題六類題型,以下是各類題型的出題標志。 1.概括題 如果題干中出現:概括、歸納、提煉、總結、簡述標題等詞語,以原因、問題、重要性、表現、特點、情況、要點等詞語結尾的,一般為歸納概括類題目。 2.分析理解題 如果題干中出現:看法、解釋、含義、見解、理解、認識、想法、闡釋、看待、談談等,一般為分析理解題。注意:題干中有“分析”兩個字,不見得是分析理解題,如“分析……原因”就是概括類題目。 3.啟示題 如果題干中出現:啟示、教訓、經驗、學習、借鑒等詞語,一般可判斷為啟示類題目。 4.對策題 如果題干中出現:措施、解決辦法、思路、意見、建議、對策、方法、方案、舉措等“對策”的近義詞,一般是對策類題目。 5.公文題 如果題干中出現書名號或者有宣傳的意圖,那么基本可以判斷為公文題,如果再有發文單位和發文對象,以及篇幅要求在不少于400字或者500字,則該題一般可定為公文寫作類題目。 6.類公文題 如果題干中出現:編者按、短文、短評、演講稿、講話稿等,一般是類公文題目,也叫應用文寫作,國考出現頻率比較高。 二、確定作答要點 文章開頭我們已經提到了申論的做題思路就是“問什么,答什么”,那么這個“什么”就是我們所說的作答要點。一般在出現在題干中“請”字之后。如根據給定材料1—2,概括當代社會中“90后”群體開展創業的外部環境和自身優勢。“當代社會中90后群體”是問題的主體,而“展創業的外部環境和自身優勢”就是問題所針對的要素。 三、確定作答范圍 1.有明確表示的,也就是在題干中“給定材料x”前面出現“結合、根據、依據、閱讀、參照、圍繞、按照、限定”等字樣,說明該題的全部答案都在給定材料x里面,我們就不需要到作答范圍外的材料里去尋找了。 2.有具體的地域或者名稱,即題干中出現具體的地域或名稱等標志詞,可以通過標志詞鎖定材料范圍。(沒有給定材料范圍的情況) 3.題干中出現了“給定材料x到x”或“給定材料x和x”,說明這些材料只為該小題服務,但是答案不一定全部都在這些材料中。 4.題干中出現代詞“這、那”時,代詞所指代的材料就是本題的答案范圍。 5.排除法,其他小題已經用過的材料排除后,剩下的就是沒有限定答案范圍題目的答案范圍。 四、確定答題層次 如果題干中出現“及、和 、并”說明該題不只有一問,作答層次不唯一。 五、確定篇幅 申論標準答題卡一行是25格子,所以根據題干中字數的要求,我們可以判斷答案為幾行,從而確定答案布局,篇幅允許,分條分段;篇幅不允許,分條不分段。如“不超過200字”說明答案為8行,“不超過300字”說明答案為12行。 小伙伴們,申論這么審題,我就不相信你找不到答案! 導氮你土哥獨家大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