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為后天之本,中醫里,脾和胃相互表里,脾胃一傷,氣血生化之源匱乏,則諸病叢生。故可說,脾胃為健康之根。 內科臨床工作多年,不管是肝病來找我的,還是脾胃病來找我的,基本都有脾虛的問題。 造成脾胃問題的原因有很多,脾胃和情緒有很大的關系,當代人壓力比較大,或多或少都有情緒問題;再者就是飲食問題,暴飲暴食、過度節食、喜食生冷、肥甘厚膩的食物都會損傷脾胃。 張仲景就給我們留下了一個專門健脾的方子,名叫《小建中湯》。 東漢末年是歷史上少有的一個動亂的時代,當時的人們顛沛流離,饑不飽食,時間一長,難免傷到脾胃。張仲景感念蒼生之疾苦,于是提筆寫下一張六味藥的方子,小建中湯就這樣在亂世中橫空出世了。 ![]() 組成:
方子是在桂枝湯的基礎上加了芍藥、飴糖。 桂枝湯則為“萬方之首”。溫通經脈,解表散邪,提高免疫力。 小建中湯,加入白芍,正是取其收斂之性,所有的藥力,都集中在了中焦脾胃。 并以飴糖為重點,來溫中益氣,搭配桂枝,以溫脾陽,散風寒。 生姜、大棗合用,固護脾胃,補足氣血。 全方組成,可以起到調肝脾、生陰陽、固中氣而治百病的作用。 ![]() 適合一些中焦虛寒、肝脾不和證型的朋友。 這類朋友往往有腹痛、神疲乏力、少氣懶言,或者心中悸動,虛煩不寧、面色無華。 或者伴有四肢酸楚,手足煩熱,口干口苦的癥狀,觀看舌頭,舌淡苔白。 這個時候就比較適合小建中湯了,如果是根據個人情況對癥加減,效果更好。 每個人體質不同,文中所提到的方子,需要根據具體情況辨證加減,一定要找專業醫師指導用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