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后,道儒兩家對商周時期所有的自然知識進行歸納,各取所需、各有所長,既有合也有分,分合之間產生了諸子百家,這是氣和陰陽規(guī)則在社會學上的表達。同樣,中醫(yī)觀察常人和診斷病人的也可以利用這個基本規(guī)則,具體的方法就是以陰陽五行為符號進行比較和運算。 黃帝問曰:人之居處、動靜、勇怯,脈亦為之變乎?岐伯對曰:凡人之驚恐恚勞動靜,皆為變也。七情六欲對人皆有傷,只要不過度,都在常人的自然調節(jié)范圍之內。但有一些行為則超出了人的自然調節(jié)范圍 后面有一些很難弄明白的話,那就用算術方法來運算一下。 先賦值: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流注臟腑為膽、肝、肺、大腸、胃、脾、心、小腸、膀胱、腎、心包、三焦,對應五行為木、金、土、火、水,對應六脈為太陰、厥陰、少陽、太陽、陽明、少陰。 我們從子時開始描述五行生克。 四象:子時太陰,寅時少陽,午時太陽,酉時少陰。補:太陰向少陽發(fā)展的過程為厥陰、太陽向少陰發(fā)展的過程為陽明。說明一下,這里的三陰三陽是過程描述,不是經脈名稱。 丑時開肝,木克土;寅時開肺,金克木;巳時開脾,土克水;午時開心,火克金;酉時開腎,水克火。 半夜,子時為太陰。膽開木發(fā),此木由前一日酉時的水而生。 下半夜,丑寅時是太陰向少陽發(fā)展的過程,為厥陰。丑時肝開木盛,經前一日的水火,吸取前一日脾土存儲在周身、剩余的木行之力,并為肺金克木提供資源和能量,同時為滋生心火做準備。寅時肺開金發(fā),克木生水,抵抗外邪。 厥陰,是表面上雖看不見,但內部運動已經開始的狀態(tài)。 清晨,卯時為少陽,大腸開金盛,為火克金提供資源和能量,同時為滋生腎水做準備,自然狀態(tài)下此時排大便,清理內邪。 上午,辰巳。胃開土發(fā),一刻進水谷,補充夜間消耗,準備下午的消耗。巳時脾開土盛,經金木吸取前一日腎水之力,開始運化水谷精炁至周身,其滋生的金于次日開于脈。蘊養(yǎng)自身。 貼個方劑表調劑一下,供大家參考。 正午,午時為太陽。心開火發(fā),一刻進水谷,補充上午消耗,準備下午的消耗。心從肺獲取力量為火克金,準備溫養(yǎng)腎水,是為克于水。心火上行入于腦,心神堅固。 下午,未申時是太陽向少陰發(fā)展的過程,為陽明。未時小腸開火盛,承接心火以溫養(yǎng)少腹。申時膀胱開,水發(fā)精生。 陽明,體內為火的運動,其載體卻是水。 傍晚,酉時為少陰。腎開水盛,水下行補充膀胱,熱水上行通于命門,輸送精炁至周身骨肉,強體健身。一刻進水谷,補充下午消耗,準備夜間的消耗。 上半夜,戌亥,人入眠,只有一個狀態(tài),是為水生木。木為春為生發(fā),此時心包(周身血液循環(huán)系統)、三焦(所有臟腑)依次休眠,進入自然調整和修復的狀態(tài)。 知道了以上五行生克的原理,對于夜行則喘出于腎,淫氣病肺這句,我們就很清楚了,從傍晚到丑時是少陰、太陰、厥陰三個階段,是腎、心包、三焦、膽、肝、肺等臟腑開的時刻,夜間勞累則始傷腎,終害肺。其他類似的話,也可以從上面的五行生克計算表來對照理解。 |
|
來自: 人老顛東 > 《個人醫(yī)學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