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二十年之后重游故地,會是怎樣的情景? 大概是這樣的:時過境遷,物是人非,深深淺淺的記憶,如同潮汐漲落。 我們來重溫一首劉過的《唐多令》。 蘆葉滿汀洲,寒沙帶淺流。二十年、重過南樓。柳下系舟猶未穩,能幾日、又中秋? 黃鶴斷磯頭,故人今在否?舊江山、渾是新愁。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游。 劉過登臨安遠樓,憶起浮云舊事,他觸景生情,感慨良多,別有一番滋味涌上心頭。 想起辭別家園,進京趕赴考試,曾途經武漢,在安遠樓度過了一段美好時光,那是青春疏狂的歲月。 他結識了辛棄疾,陸游和陳亮等才子名流,曾經聚會,一起談古論今,度過詩酒年華。 當年的劉過,他是“天下奇男子,平生以氣義撼當世”。劉過落魄江湖,然而英姿勃勃,即席作詩,深得辛棄疾的欣賞。 輾轉紅塵,數十載過去了,劉過還是一襲布衣。與功名無緣,空有壯志,苦于報國無門,這多少令人唏噓感嘆。 他屢次參加科舉考試,皆名落孫山,黯然收場,劉過一度心意闌珊,從此浪跡江湖。 時光倏忽,如白駒過隙,他一生懷才不遇。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 蹉跎了二十年光陰,再度登上安遠樓,憶起當年風華正茂,與名士文友共聚一堂,大家把酒言歡。意氣風發指點江山,簡直恍如一夢。 花長好,月長圓,終究是美好的祝愿。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時光匆匆,任誰也留不住。大家各奔東西,風流云散。 雖故地重游,也敵不過歲月無情,劉過老了。已是垂暮之年,當年的豪邁激情不復存在。 他望著一江滔滔東逝水,身世之感與家國之愁一齊涌來,苦悶之情難以排遣。這首著名的詞,就是在這樣的心境中形成的。 到底是文人,難免有韻事,當年,劉過在安遠樓與友人聚會,席間有美貌歌女黃姬,身材曼妙,長得嫵媚動人,她給詩人佐酒助興,劉過寫下這首詞,作為禮物贈給黃姬。 我們來賞析這首著名的《唐多令》。 “蘆葉滿汀洲,寒沙帶淺流” 以描寫風光景致作為開篇,營造出清冷的氛圍。如同一幅水墨淋漓的畫卷,在我們的眼前徐徐鋪展開來。 映入眼簾的是,破殘的蘆葦,搖曳著蕭瑟。一片零亂荒蕪,充滿水中的汀洲。 “寒沙帶淺流”,與蘇軾的“寂寞沙洲冷”異曲同工,陣陣寒意撲面而來。 “二十年、重過南樓” 時隔二十年后,再以過客的身份登臨安遠樓。世間已是人事代謝,滄桑變幻。 “柳下系舟猶未穩,能幾日、又中秋” 時序匆匆,他亦匆匆來去。只是短暫逗留,柳樹下的小船還沒系穩,過幾天又要離開。不免感嘆自己萍蹤不定,又將在哪兒過中秋呢?每逢佳節,更加牽動內心,一時思緒紛亂。 “黃鶴斷磯頭,故人今在否” 斷磯,指的是水邊的陡峭石灘,看上去有些突出來。也荒涼,也觸目,很突兀,驚動內心。 “黃鶴”,兩個字令人思緒悠悠 。使人想起崔顥的名篇,詩里行間回蕩著的憂愁,句句充滿美學的意味。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劉過臨江而望,滿目煙愁,他想起了故人往事,昔日的好友今在否?曾經一起聚會,現在的他們可好? “舊江山、渾是新愁” 江山風物依舊在,但是使人感慨良多。心中的舊愁未盡,新愁又添。他想起了漂泊多年,知交半零落。眼前殘山剩水,江河日下。比起懷才不遇的舊愁,這段新愁顯得更加凄涼。 “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游” 這句詩,太有名了,如今在網絡上很流行。我們都會背,朗朗上口。說起劉過, 這句名詩就是他的醒目標簽,很難磨滅。 江山雖在,美酒也易得,少年情懷卻不再如初。令人心有戚戚之感。 在我們的心中,是否也有火熱的少年情懷?可曾遺落在歲月的某個角落?你還能重拾它嗎? 這首詞讀來清新通俗,言簡意豐,淡語含深情,難怪深受人們的喜愛。 圖片源于插畫師“她叫阿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