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頦果鳩(學名:Ramphiculus subgularis)外文名Banggai Fruit Dove,無亞種。 暗頦果鳩是留鳥,常單獨活動,很少集群。在樹上棲息,善于飛行,遇到危險時總要停留片刻才起飛。飛行快速而有力。常在樹冠層活動,特別是早晨和黃昏,常棲于大樹頂端的枯枝上,一般很少下地,通常僅在需要啄食泥上和沙粒時才下地。覓食多在白天。主要以樹木和植物的果實和漿果、種子、芽、葉等為食,也吃昆蟲和小型無脊椎動物。 雄鳥求偶時頻頻向雌鳥挺胸、點頭、松開頸部的羽毛進行炫耀,并且繞著圈子走等。營巢于山地森林中的樹木或灌叢間。巢由小樹枝構成一個簡單的平臺,呈淺盤狀,較為簡陋,巢內也沒有鋪墊物。每窩產卵2枚,有的一年繁殖2次,孵化期為14-18天,由雄鳥和雌鳥輪流孵卵。雛鳥為晚成性,親鳥常用嗉囊分泌的“鴿乳”來育雛。 在2016年的普查中,初步估計暗頦果鳩的物種數量規模在2500-9999個成熟個體的范圍內。預計總共有3500-15000只。由于棲息地喪失和退化,該物種以適度的速度下降。到1991年,在其分布的主要棲息地的最后剩余區域開始人類開發和采伐,預計種植者對森林的進一步侵占(2010)。 礦業公司的勘探也可能導致暗頦果鳩在不久的將來會有更多的棲息地喪失(2008)。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7年 ver 3.1——無危(LC)。 保護野生動物,杜絕野味。 維護生態平衡,人人有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