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第二十條》的討論聲越來越大了,不僅吸引了“普法頂流”羅翔老師去看電影,看完后他還特地錄制了一段十幾分鐘的視頻來談自己對《第二十條》和對相關法律的看法。 ![]() 都說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看門道,在看完羅翔老師對《第二十條》的解讀后,我才明白這部電影真的是拍到了百姓的心坎上,是為民發聲的良心之作。 ![]() ![]() 在視頻里,羅翔老師先分享了自己會去看這部電影的原因,他說因為《第二十條》和自己有著莫大的淵源。 羅翔老師之所以會成為家喻戶曉的法學名人,很大程度是因為解讀《刑法》第二十條,當初讓他爆火的于歡辱母殺人案和昆山于海明反殺案這兩個案件,所涉及的法規正是《刑法》第二十條。 而巧合的是,電影《第二十條》就是講的這條法律,甚至電影里的三個故事里,其中的主線故事就有這兩起案件作為原型改編。 ![]() 通過這部電影,很多曾經只聞其名不知其事的觀眾,也第一次了解到了這類案件的始末,知道了為什么案件當時會在正當防衛和故意傷害之間舉棋不定,為什么第二十條需要科普、闡釋。 不管是題材還是故事內容都和自己如此契合,羅翔老師當然會去看。 ![]() ![]() 羅翔老師在視頻中絲毫不掩飾對影片的溢美之詞,評價說:“這不僅僅是一部電影,它也不斷向我們追問:我們該如何度過這一生?” 這么高的評價,足以說明《第二十條》帶給羅翔老師深刻的觸動和思考,能拿捏住專業人士的品評,看來張藝謀導演真是把《刑法》二十條拍明白、拍透了。 ![]() 而且羅翔的這句話,恰好和影片里雷佳音說的那句“我們辦的不是案子,是別人的人生”相呼應,給司法從業者拋出新的命題。 《第二十條》里的3個案件,都說明了司法公正對公民生活的重大影響。 ![]() 如果司法不公正,那么韓明的兒子就會因為見義勇為過程中失手打傷了霸凌者,而因此輟學。 如果司法不公正,出手制止色狼的公交車司機就會因為挨打反抗時下手過重,而一輩子背著犯罪的污點過日子。 如果司法不公正,那么為了保護妻女不受凌辱而出手的王永強將被判處死刑。 ![]() 我們該如何度過這一生?是該在法律的保護下堂堂正正地活著,該出手時就出手,還是該活得小心謹慎,見死不救、明哲保身? 電影《第二十條》沒有回避這些老百姓最關心的問題,而是用實實在在劇情的推進,給了觀眾滿意的解答。 其實我特別理解羅翔為什么會如此欣賞這部電影,因為張藝謀導演普法的方式和羅翔老師有異曲同工之妙,兩個人都是在用風趣幽默的表達方式,向觀眾解釋和普及最嚴密的法律,作為兩個人共同的受眾,我感覺他們之間應該有一種英雄惜英雄的欣賞。 ![]() 這也是本片最令我意外的地方,作為一部現實主義題材司法片,它并不像以往同類型的作品那樣一本正經地不茍言笑,讓人覺得法律是明鏡高懸,是離觀眾很遠的東西。 相反,《第二十條》以喜劇的方式展開,在打打鬧鬧里就把案子給講了,同時把正當防衛和防衛過當這二者之間區別明明白白地展示在觀眾面前,教育專家們追求的寓教于樂的效果也不過如此了吧。 ![]() 影片在搞笑之余,更是把法與理與情這個被人爭議不休的話題再次擺在了觀眾的面前,而且給出了明確的觀點:我不相信沒有天理的國法,我也不相信沒有人情的天理! 這樣的呈現手法一下子就拉近了法和民之間的距離,讓人覺得法律不是遙不可及的東西,而是就在我們的身邊。 ![]() ![]() 我們很可能是電影里平凡的公交司機,是一個熱心腸的高中生,即便如此普通,我們都有可能會加入法律的紛爭中。 這種讓人感覺法就在身邊的普法,是真的特別實用。 有人贊這部電影沒有很多司法片那種說教的感覺。它首先讓人覺得是一部娛樂向的影視作品,然后才通過把大家代入到劇情里衍生出普法行為,一點也不生硬。 ![]() 有人說影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把法條給大家講明白了,再結合羅翔老師的講解,更加讓人感受到電影的現實意義。 ![]() 還有人附和羅翔,怒贊《第二十條》沒有站在理性的上帝視角來審判當事人,而是站在了事發時一般人的立場來拍攝幾個案件的經過,讓觀眾更加能明白法理之外還有人情的道理,拍出了一部很有溫度的影片。 ![]() 這樣一部風趣、幽默、有溫度、又有深度的司法片,難怪羅翔老師會親自站臺夸夸。 連風趣幽默的“普法頂流”羅翔老師都認證過了,《第二十條》真的可以放心看,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