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平,是律詩中的大忌,這是明清以來,詩詞理論家研究唐詩時總結出來的規律。雖然關于孤平的句式有所爭議,但是有一種句式是大家所公認的:仄平仄仄平。 從唐朝律詩中,這個孤平句式非常罕見,但是也有一些大詩人創作律詩時,用了孤平這種句式。 1、杜甫《玩月呈漢中王》: 【夜深露氣清】,江月滿江城。 浮客轉危坐,歸舟應獨行。 關山同一照,烏鵲自多驚。 欲得淮王術,風吹暈已生。 2、高適《淇上送韋司倉往滑臺》: 飲酒莫辭醉,【醉多適不愁】。 孰知非遠別,終念對窮秋。 滑臺門外見,淇水眼前流。 君去應回首,風波滿渡頭。 3、孟浩然《游精思觀回王白云在后》 出谷未停午,【到家日已曛】。 回瞻下山路,但見牛羊群。 樵子暗相失,草蟲寒不聞。 衡門猶未掩,佇立望夫君。 4、李嶠《綾》 金縷通秦國,為裘指魏君。 落花遙寫霧,飛鶴近圖云。 馬眼冰凌影,【竹根雪霰文】。 何當畫秦女,煙際坐氤氳。 5、劉長卿《送友人西上》: 羈心不自解,有別會沾衣。 春草連天積,【五陵遠客歸】。 十年經轉戰,幾處便芳菲。 想見函關路,行人去亦稀。 其中孟浩然《游精思觀回王白云在后》中,還出現了三平調:牛羊群,在上聯出現“平平仄仄仄” 句式時,唐人也有用“仄仄平平平”來對仗的。 不過,明清以來的觀點,孤平和三平調,都歸類為古體詩范圍,而不是律詩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