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桃花源道光16年《文氏族譜》 1、重修桃源文氏族譜序 丙申之秋,作宰桃源,歲稔民樂,訟簡吏閑,因公西上,道過秦人洞,必羨問津佳話始自淵明,晉謁其祠。目睹林木蓊郁,泉石幽隱,斑白游憩,童儒行歌,民安耕鑿,俗敦禮讓,真有遺世紛托,云心之契焉。適文氏兩庠諸生修譜,呈稿請示于曰:“生等先人于明初,自江右來隸茲土四百余年,沐圣天子修養生息之恩。丁戶繁庶,舊譜殘缺,生等因而修之。愿乞父師一言,以增光前系,垂昆。”余曰:“生之為是譜也,意有在乎?”曰:“生為是譜,非以夸世族,示繁侈也。將敦雍睦,而責實行也。生見吾鄉之比族而居者,不一再傳,蕩析離居,散之四方。問其本支宗族,茫然不知;問其祖父名號、丘垅,渺然莫識。以至尊卑混淆,秦越相視未能書,盡副敬宗收族一道,同風雅化,故為是譜。序世次,紀行事,并詳其墳墓里居,俾后世子孫溯流窮源,因枝探本,篤宗祊而隆親愛,式相好而無相尤。父與父言慈,子與子言考,兄與兄言友,弟與弟言恭。將見雍睦著于家庭,禮讓成乎風俗。則是譜不為無功焉!”余聞其言而嘉之,嘉生之志。能善后也,能承先也,能敦義也,能篤親也。可以厚民風,可以維本末。為之弁數言于首。 大清道光十六年 賜進士第知桃源縣事加五級紀錄十次 鄞縣 沈道寬 題 2、重修桃源文氏族譜序 譜書何為而作也?原以明世系,別尊卑,分親疏;上述祖宗德行,下示子孫矩矱,使有所觀感,以自樹立云耳。能自立,即崛起犁鋤之族,亦足以光于家邦。 矧吾祖自江右來桃四百余年,為桃源世族。汝霖、斂華諸公肇美于前,石濤、瀛海諸公踵美于后。以是祀鄉賢、列名宦、登賢書、舉方正、應選拔、補歲貢者,郡邑志載之詳且悉矣。而德行功績、節孝藝文,膾炙人口,其子孫有傳,有不傳者,則譜書之不修,子若孫之過也。桃源路當滇黔孔道。自明嘉靖以前,房譜皆有根株。崇禎十六年以后,逮至國朝康熙二十等年,蹂躪幾五十載。野無廬舍,戶鮮藏書,人丁十僅存一。即羅紫蘿先生纂修邑志,尚得之李彪白抄本,況區區鄉隅一家譜哉!惟我必達祖十一代裔孫沖元祖,避難木塘,于康熙四年,咨訪十代孫篤生公手錄譜稿,曾參吉陽公譜略,合成全帙,奈年邁不能舉行。至康熙己亥,有涵公復欲合修不果,僅纂大任祖房支譜,刊刻成書,編以榮華富貴,金玉滿堂八冊。至今一百二十余年,鼠蝕蟲蠢,世系茫然。族中生齒日繁,雖德如汝霖、石濤諸祖炳耀寰宇,而貢舉、廩庠指不勝屈。俱畏難而不敢倡修者,皆以舊譜殘缺,難以考征故耳。 先君青峰大人,素重族譜,無論本宗別支,遇有年高宿學,必徹底詢其房派居址,有難記者即手錄以備參考,惜享年不永,未能慰其素志。幸手澤猶存,欲贊成其事,有志焉而未逮。今年已六十余矣,名利之心灰,而尊祖敬宗之心油然而生。告之族人,欲承先志,俱欣然色喜。由是親詣各家,錄舊增新,細心參閱。中間支分派別,無可考證者,闕其疑焉;其有據實者,紀加詳焉。德行足稱者,稱之;功績可著者,著之;藝文節孝可傳者,傳之。非徒夸門第之高,以耀人欺己也。所愿為之后者,念先人之典型,卓然有以自立爾。我族人其共勉旃。 道光十六年 十七世孫 錦源其逢氏 謹識 3、跋 丙申之冬十有一月望夜,余與諸父昆弟錄譜稿于桃花源之淵明祠,夜坐圍爐談易。有客叩門而入,長揖席立而言曰:“聞貴族合修譜牒,先生身任贊理。先世之源流可得聞歟?”余曰:“居,吾語子。余族自得姓受氏難以臆說,其可考者則自漢景帝時文翁公為始。翁公官于蜀,遂家于蜀,傳數十世至后唐春元公官于江右,遂家江右,十六傳至瑞遠公,生子必發、必達,二公遷居桃源木塘坪。吾始祖必達公居馬鞍坡,生子四,吾祖大任公卜家水溪,歿葬太公坪,生子三曰:述遠、述道、述近,今之星羅棋布于文家灣、青山口、沙羅邊山、杜公嶺、張家灣、殿山灣、西溪坪、豐和殿、高橋村、三陽港、大安老人沖,述遠公子孫;龔公廟、四甲沖,述道公子孫;馬家坪、沙羅村、水口山,述近公子孫。此吾族在桃之源流也。”客曰:“茲聞命矣,敢問先生修譜之志?”予曰:“客亦知夫易乎?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余觀而細玩之,竊持之以贊理譜事。”客曰:“敢問何說也?”予曰:“子孫之有祖宗,固太極象也。祖宗之有子孫,固儀象與八卦象也。子又生子,孫又生孫,固八卦成列,因而重之為六十四卦象也。唐宋以前紀世系者,皆仿六十四卦,次序尚矣。元明而降專宗歐蘇二派,而歐尤為當世所尚,論者謂五世一提,九世再提,取貞元遞生之義。總之,不離伏羲橫圖而變通者。近是乃近世只竊其式,而莫得其意旨。往往以戶口如林,功各似芥以為紀載。光如事,寡其人者,則詭附強宗;微其跡者,則攀援名宦。小畜誣為大畜,同人認為家人。以視夫易之一百九十二陽爻與一百九十二陰爻,皆自太極推衍而來者,不大相戾耶?是故余于譜牒之修,枝非一干則剪除之,流非同源則沙汰之。總求與我先人陽氣流通,陰精貫注,而后譜而一之。康節所謂三十六宮都是春者,此也。至于歿葬地,舊譜無考者,余亦仍之。蓋新譜續于一百二十余年之后,欲訪其遺事,父老已無在矣。雖時有見于他說,顧非深悉無訛焉。敢妄筆滋事,考亭不補,文言之關此物此志也。”客起而言曰:“思深哉!吾子玉成譜事,誠深于易者矣。但予有微言,吾子其耳而納之。”余曰:“客何言?”客曰:“家有良田,所以種黃茂也。然不能自耨茶蓼。”余曰:“謹受命!請勵族人以培植世德。”客曰:“山有美材,所以為樂器也,然不能自成琴瑟。”余曰:“謹受命!請勵族人以佑啟后昆。”客曰:“若此其庶幾矣,蔚然者,山乎?不見夫虎之嘯乎,蕩然者澤乎?不見乎龍之吟乎?”余曰:“是所愿也,其可必而不可必耶?抑不可必而可必耶?”乃鉆龜卜焉,遇火適木。”客曰:“吉火,在先天居東,東生地也。火在后,天居南,南旺地也。旺而得生其后,必大且其繇曰:綿綿瓜瓞,蟄蟄螽斯,周文之后,門第昌熾,蕃衍何疑,又執策筮焉。得觀之,晉其詞曰:觀國之光,利用賓子,王吉孰大焉。余與族昆喜卜筮皆吉。因珥筆以跋其后云。 嗣孫 錦源 謹跋 圖片提供:文立武(湖南桃源) 文字整理:文正超(湖南桃源) 文章編輯:文浩 新聞|家譜|尋根|文化|聯誼 中華文氏宗親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