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年間,都城臨安府鬧市一片繁華景象。 ![]() 這日正是六月中的一天,天氣異常悶熱,街上人流如織,車水馬龍。商販們叫賣聲此起彼伏,與顧客討價還價的聲音交織成一片。 人群中突然傳來一聲女人的驚叫聲,眾人抬眼一看,只見地上躺著一個遍身綾羅,肥頭大耳的中年男子,男子倒在地上早已不省人事,他旁邊蹲的一個婦人正自六神無主,垂淚哭泣… 倒在地上的男子名叫王信,是臨安府一帶有名的富商,旁邊的婦人是他的妻子崔氏,今天兩人興致勃勃一起來街上趕集,誰料王信不知為何突然暈倒在地,崔氏一下子沒有了主意。 眾人七嘴八舌,大聲議論,忽有一人大叫:“何不去請楊神醫!他肯定有辦法!” 剛才喊話的正是楊神醫醫館中的一個徒弟,楊神醫大名楊冬,妻子早亡,只有一個獨子,名喚楊茂,坊間傳聞楊冬醫術十分精湛! 崔氏趕緊使錢喊人把自己丈夫抬到了楊冬的醫館。 楊冬見王信人事不省,連忙把脈診治,稍刻又拿出銀針給王信針灸了一番,王信這才幽幽醒轉,感覺自己渾身沒有一絲氣力,楊冬對王信說道:“閣下可知你已從鬼門關打了個來回,要不是老夫,閣下只怕此時是命赴黃泉了!” 王信夫婦嚇了一跳,崔氏更是跪倒在地,連連道謝,楊冬忙把崔氏扶起,說道:“夫人快快請起,經過老夫的診治,尊夫已無大礙,再喝老夫幾副湯藥,可保無虞!只是藥材珍貴,需要費些銀子,還望海涵!” 崔氏千恩萬謝,說道:“神醫只管開藥,我們王家什么都缺,就是不缺銀子!”楊冬淡淡一笑,一言不發,轉身去抓藥。 回到家中,吃了楊冬開的幾味中藥后,王信的身體慢慢好轉了,身上也漸漸有了力氣,終于恢復如初了,崔氏喜不自勝,雖然花了不少銀子,好在楊冬醫術高明,如今藥到病除,實在是可喜可賀! 誰料,又過了半個多月,正在家中午睡的王信突然腹中劇痛猶如刀絞,倒在地上打起了滾! 崔氏驚慌失措,連忙吩咐下人去請楊冬,不一會兒功夫,楊冬就被請到了家中,看到王信這種情況,不敢怠慢,趕緊命人將王信扶到了床上躺下,拿出隨身藥箱,配了幾味藥丸,吩咐崔氏用水煎一下給王信服下。 王信服下藥后,疼痛稍減,楊冬替他把了把脈,臉上神色凝重,崔氏向楊冬問道:“不知我們當家的到底害的是什么病,以前還好好的,怎么突然一下子成了這副樣子!神醫可有醫治之法?” 楊冬嘆道:“尊夫的脈象老夫生平從所未遇,實在是愛莫能助,剛才老夫已經給他服用了止痛的藥物,但這只可以止一時之痛,下次再發作只怕比這次還要厲害!” 王信一聽此言,嚇得渾身發抖,噗通一聲,從床上滾落下來,跪在地上,對楊冬說道:“萬望神醫垂憐,想想辦法!我們全家感激不盡!” 楊冬臉上露出為難之色,說道:“辦法倒是有一個,只是花銷甚大,不知閣下是否愿意?” 王信脫口而出:“哪怕傾家蕩產,我也在所不惜!”剛才的鉆心疼痛已差點讓王信靈魂出竅,要是天天如這般疼痛,人生還有何樂趣,萬貫家財又有何用! 楊冬輕輕一笑,說道:“不瞞您說,老夫有一祖傳秘方,可解世間一切病痛,此方當可治愈閣下所患之病,只是藥不賤賣,方不輕傳,需要一萬兩銀子,不知閣下是否愿意?” 王信夫婦聽完后心中一片茫然,一萬兩銀子可是自己的全部積蓄,要是拿出來只怕全家老小都得流落街頭了。 楊冬見他二人沉吟不語,并不以為忤,反而笑道:“老夫也知道這一萬兩銀子不易拿出,可以給你們幾日時間考慮一下!”說罷,拿起藥箱,揚長而去。 楊冬走后,崔氏暴跳如雷:死了楊屠夫,就吃帶毛豬?還想要一萬兩銀子,難道整個臨安府只有他姓楊的能治病嗎? 但幾天時間,王信夫婦走遍了臨安府的大小醫館,城里的有名的郎中替王信把完脈后,盡皆束手無策,一個個搖頭嘆息,愛莫能助。 王信夫婦只得暫且回到家中,剛到家中,王信的腹痛之癥便又犯了,這次疼痛如同萬箭穿心,得比上次更厲害,兩人無奈,只得又把楊冬請了過來。 王信本來還想討價還價一番,但楊冬非一萬兩銀子不下手診治,少一兩都不行,王信只得忍著劇痛,立下了字據。 王信的病終于痊愈了,可是宅子和家產都已被變賣一空,無家可歸,崔氏也離他而去,不知去向,他帶著幾個孩子流落街頭,淪落成了乞丐,幾年后凍死在了街頭。 楊冬拿到了王家的全部財產,一躍成為了當地首富,這日正午,他正在醫館坐診,管家李鑫來報,他的兒子楊茂突發急癥,腹中劇痛,讓他趕緊回家,楊冬一向視兒子比自己的生命還要金貴,一聽兒子有事,連忙放下一切往家中趕去。 到了家中,只見院子里塵土飛揚,他的獨生兒子楊茂正自捂著肚子在地上打滾。 楊冬心中一緊,連忙上前扶起楊茂,仔細檢查了一番,發現兒子的脈象和癥狀和王信的腹痛之癥如出一轍! 如此一來,他心下稍安,難道兒子也吃了自己煉制的藥丸? 原來楊冬性貪,為了斂財,精心研制了一種藥,做成了藥丸,藥一入腹,剛開始無知無覺,時間一久,腹痛之癥便會發作。 把這種藥丸下在找他看病的病人藥中,根據所下藥量的多少,十粒藥丸吃完半個月之后便會發作,五粒藥丸一個月后便會發作,一旦發作起來腹如刀絞,常人難當,神仙難醫。 普天下只有他配置的獨門解藥才可以醫治,到時他再根據病患的家庭情況趁機勒索錢財,被害者往往傾家蕩產,直至家破人亡,并且毫無察覺,楊冬這手端的是奇妙無比,屢試不爽,這些年被害的人家早已不計其數! 沒錯,王信當日在街上只是因天氣炎熱所以中暑暈倒在地,只要將其轉移到陰涼處,慢慢自會緩解,可吃了楊冬的藥之后,旬日后突然腹中劇痛,楊冬趁機勒索,最終害得王信妻離子散,凍死街頭! 此時的楊冬來不及細想,連忙拿出藥箱,翻出解藥,給楊茂服下,稍頃,楊茂疼痛慢慢緩解了。 楊冬心中一喜,連忙問楊茂是不是誤服了自己藥箱中的藥丸,但楊茂連連搖頭,說自己遵從父親的教導,從來不動父親的藥箱。 楊冬雖然心中納悶,但兒子病痛已痊愈,他也并未把此事放到心上。 誰料,一連幾日,楊茂每到午時便會腹痛發作,楊冬的獨門解藥也絲毫不起作用,眼見兒子日漸消瘦,楊冬坐不住了,不惜揮金如土聘請各地杏林名家來為兒子診治。 多年間積聚的財富馬上就要見底了,可楊茂的病還是毫無起色,眼看就要就此不治了! 有一天,楊冬的一個略懂陰陽的朋友對他說道:“吾觀貴公子的怪疾不像是尋常疾患,應該是沖撞了某路煞神,最好是找一個道術高深之人來看看,聽說太行山隱居著一位道號成松的高人,此人精通鬼神之道,你可以去試著求見他問問。” 楊冬囁嚅道:“不瞞兄臺,為了愛子所患疾病,我已一貧如洗,哪里還有錢財去聘請什么道術高人!” 他朋友哂道:“你怎能如此以己度人,成松道長并非貪財之人,我與他有一面之緣,貴公子要真是招了某種邪神,也只有他能夠解得此厄!” 說完便把成松道人的隱居之所告知了楊冬。 翌日,楊冬跋山涉水終于見到了成松道人,求他去看看自己的兒子,解去病痛,成松道人轉過雄偉如山的身形,雙目開闔間精光閃動直透人心,對著楊冬淡淡說道:“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不知居士心中有天嗎?居士所為極傷陰德,已觸怒天心,種種災劫皆由此而生!” 楊冬心中一驚,知道自己所做所為無法瞞過眼前的高人,只得將自己煉制害人藥丸的隱秘內情合盤托出,最后泣道:“禍不及家人,一人做事一人當,就算是遭天譴,楊某一人承擔即可,為何要加諸于無辜孩兒之身!盼道長救我孩兒一命,楊某愿粉身碎骨以贖往日之罪!” 成松道人嘆道:“天道難測,前人所作之惡報應在后輩身上也并非奇事,大錯已然鑄成,終是無法回頭,生死有命,貧道雖道術在身也只能順應天道,哪能逆天行事,妄動因果,居士請回吧!” 楊冬失魂落魄回到了家中,幾日過后,兒子楊茂撒手人寰,他悲痛欲絕,也在一個暴雨之夜跳河自殺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