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知識學習 高中語文知識學習 2024-03-27 00:00 山東 詩歌鑒賞匯編(2024山東各地高三一模試題)(修訂) 2024.3.24 (一)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2024濱州高三一模)(2024濰坊高三一模)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15~16題。 滿庭芳① 晁補之 鄉物牽情,家山回首,浩然歸興難收。報恩心事,投老拚②悠悠。卻笑當年牛下,輕自許、激烈寒謳③。成何事,夷猶桂軒,蘭芷詠芳洲。 人生,萍梗跡,誰非樂土,何處吾州?算不須,臨岐惝恍遲留。要看香爐瀑布,丹楓亂、江色凝秋。真堪與,瀟湘暮雨,圖上畫扁舟。 【注】①本詞為作者被貶信州(今江西)途中登臨廬山而作。②拚:舍棄,不顧惜。③春秋衛國人寧戚,喂牛于齊國東門外,待桓公出,扣牛角而歌,后得桓公重用。 1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開篇前三句由“鄉物”引發了詞人的情感,讓其歸興難收,奠定了全詞的情感基調。 B.“牛下”“激烈寒謳”借用寧戚典故寫詞人年輕時的報負,“卻笑”二字飽含自嘲之意。 C.詞人在下闕開始勸解自己,人生如同浮萍,處處都是樂土,不要在歧路惝恍猶豫。 D.“圖上畫扁舟”與《念奴嬌·赤壁懷古》中“一尊還酹江月”表達的情感有相似之處。 16.王國維說:“一切景語皆情語。”“要看香爐瀑布,丹楓亂、紅色凝秋”是如何印證這一觀點的?請結合全詩談談你的理解。(6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2024菏澤高三一模)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5~16題。 岳陽樓(南宋) 黃公度 后樂先憂記飽觀,茲樓今始得憑欄。吐吞五水波濤闊,出納三光境界寬。 黃帝樂聲喧廣宙①,湘君山影浸晴瀾。江山何獨助張說②,收拾清暉上筆端。 【注】①傳說黃帝南巡時在洞庭湖之野演奏《咸池》之樂,廣施教化于百姓。②張說:唐朝宰相,詩文兼擅,有“大手筆”之稱,曾任岳州刺史,期間建造岳陽樓。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費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首聯通過引用范仲淹的名句,不僅點出自己登岳陽樓的緣由,也隱含著這首詩的主題。 B.頷聯描繪出洞庭湖吞吐五江之水,融入日月星三光的壯闊景色,呈現出高遠遼闊的境界。 C.頸聯展開聯想,采用虛實結合的手法,寫出了岳陽樓歷史文化的厚重以及山光水色之美。 D.“收拾清暉上筆端”一句,表達了作者對自己寫作才華的自信,也暗含對張說的輕視, 16、本詩與杜甫的《登岳陽樓》都是吟詠岳陽樓的住作,但兩詩抒發的感情有同有異,請簡要分析。(6分) (三)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2024濟寧高三一模)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5~16題。 詠梅投所知 戴復古 潔白無瑕美不嬌,炯如珠玉粲林皋。 獨開殘臘與時背,奄勝眾芳其格高。 欲啟月宮休種桂,如何仙苑卻栽桃。 不將品質分優劣,痛飲花前讀楚騷[注]。 【注】《世說新語·任誕》中記載:“名士不須奇才,但使常得無事,痛飲酒,讀《離騷》,便可稱名士也。”后用此典形容所謂的名士風度。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詩人把這首詠梅詩投寄給相知的朋友,借此抒寫自己的情懷,表達與眾不同的性情。 B.首聯直接切題,表現梅花的潔白無暇、美而不嬌,如同珠玉一般在山林中光鮮燦爛。 C.“獨開”表明梅花與“眾芳”的不同,暗示了梅花不與百花爭艷、不和世俗同流的品格。 D.頸聯運用了襯托手法,借對桂花和桃花的貶抑,突出對梅花的贊美之情,情感鮮明。 16.戴復古曾提出“陶寫性情為我事,留連光景等兒嬉”的作詩主張,意思是作詩要陶寫自己的性情,僅僅留連于美景就會顯得膚淺。請簡要分析詩人是如何在這首詩中體現這一主張的。(6分) (四)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2024聊城高三一模)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 到郡一年 曾鞏 薄材何幸擁朱軒,竊食東州已一年。 隴上雨余看麥秀,桑間日永問蠶眠。 官名雖冗身無累,心事長閑地自偏。 只恐再期官滿去,每來湖岸合留連。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首聯“薄材”“竊食”兩詞,是身為郡守的詩人自謙之語。 B.頷聯描繪出了百姓安居樂業、社會太平和寧的景象。 C.頸聯雖化用陶淵明的詩句,但二人為官態度并不相同。 D.尾聯是說,詩人任職期滿后,每天到湖邊游賞,流連忘返。 16.從詩中看出詩人有哪些形象特點?請簡要概括。 (五)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2024臨沂高三一模)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5~16題。 催租行 范成大 輸租得鈔①官更催,踉蹌里正敲門來。 手持文書②雜嗔喜,我亦來營醉歸耳。 床頭慳囊③大如拳,撲破正有三百錢。 不堪與君成一醉,聊復償君草鞋費④。 【注】①鈔,官府收到租后發給的憑據。②文書,官府催租的文件;也有觀點認為應與“鈔”同義。③慳囊,錢罐。④草鞋費,從前公差敲榨勒索時巧立的一種名目。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前兩句寫農人繳了租稅后得到完稅的“收據”,照理本應該暫時安生,但是里正又來催租。 B.第四句寫里正催收理由是為讓軍營將士有酒喝,妙在使用直接引語且帶有語氣,生動形象。 C.第五、六句中“大如拳”言錢罐小,“三百錢”言存錢少。農人忍痛“撲破”,其間透著無奈。 D.第七、八句表面上是農人對里正的客套之語,實際上聲聲含淚,蘊含著農人的辛酸和苦楚。 16.關于第三句的主語,有人理解為里正,有人理解為農人。你作何理解?請表明觀點并分析。(6分) (六) 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 小題,9分)(2024青島高三一模)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5~16 題。 罷還邊將 雍陶 白須虜將[注]話邊事,自失公權怨語多。 漢主豈勞思李牧,趙王猶是用廉頗。 新鷹飽肉唯閑獵, 舊劍生衣懶更磨。 百戰無功身老去,羨他年少渡黃河。 [注]虜將:出身北方少數民族的將領。 15. 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 首聯交代了邊將的現狀,“白須”狀其年老,“失公權”意為失去了朝廷授予的職權。 B. 頷聯與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均用廉頗的典故抒懷,但情感不盡相同。 C. 頸聯寫邊將的日常生活:無所事事,喂飽鷹隼,悠閑狩獵;寶劍生銹,懶于磨礪。 D. 全詩融議論、描寫、抒情等表達方式于一體,語言凝練雋永,富有深意,耐人尋味。 16. 本詩寫出了“邊將”的復雜情感,請簡要分析。(6分) (七)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2024日照高三一模)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15~16題。 滿江紅·酬韓子師尚書 陳亮 曾洗乾坤幽,問何事、雄圖頓屈?試著眼、階除當下,又添英物。北向爭衡幽憤在,南來遺恨狂酋失。算凄涼、部曲幾人存?三之一。 諸老盡,郎君出。恩未報,家何恤。念橫飛直上,有時還戢。笑我只知存飽暖,感君元不論階級。休更上、百尺舊家樓,塵侵帙。 [注]:曾洗乾坤,是對宋代抗金名將韓世忠不朽功勛的高度概括,題目中的“韓子師”即韓世忠之子,亦主張抗金。 1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韓世忠曾“北向爭衡”,與金軍交戰,可惜沒擒住“狂酋”,留下了幽憤和遺恨。 B.在上片最后,詞人用設問句式,寫出韓世忠部隊的將士所剩無多,情感凄涼悲壯。 C.當“諸老盡,郎君出”時,詞人認為,新一代的英雄兒郎應不顧小家,報答國恩。 D.雖然韓子師笑“我”還在為溫飽奔走,“我”卻感念他折節下交,不以階級論人。 16.本詞題為“酬韓子師尚書”,為什么上片卻從韓世忠的功業和遺恨寫起?請結合全詞談談你的理解。(6分) (八)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2024泰安高三一模)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5~16題。 谷口書齋寄楊補闕 錢起 泉壑帶茅茨,云霞生薜帷。 竹憐新雨后,山愛夕陽時。 閑鷺棲常早,秋花落更遲。 家僮掃蘿徑,昨與故人期。 1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詩人的書齋,是一茅屋,有山泉溝壑環繞左右,既簡樸又幽美清靜。 B.書齋的院墻上長滿了薜荔,云霞似從中升起,環境天然宛如仙境。 C.頸聯借“閑鷺”休息的早,“秋花”凋落的遲,突出山里的清冷。 D.尾聯用“掃徑”這一細節,表現詩人對故人即將到來的熱切期待。 16.“竹憐新雨后,山愛夕陽時”被后人稱為寫景妙句。請賞析這兩句詩。(6分) (九)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2024煙臺高三一模)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5~16題。 晚秋長沙蔡五侍御飲筵送殷六參軍歸澧覲省① 杜甫 佳士欣相識,慈顏②望遠游。 甘從投轄飲③,肯作置書郵。 高鳥黃云暮,寒蟬碧樹秋。 湖南冬不雪,吾病得淹留。 【注】①覲省:指探望雙親。②慈顏;指父母的容顏。③投轄飲;《漢書·陳遵傳》記載,“遵嗜酒,每大飲,賓客滿堂,輒關門,取客車轄投井中,雖有急,終不得去”。④置書郵;傳遞信件、文書的驛使。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首聯次句從父母的期望著筆,表現了殷六志在四方、理想高遠的人生追求。超然客公眾號 B.頷聯下句借一“肯”字,形象刻畫出詩人意欲托人傳遞書信時的微妙心理。 C.頸聯由高鳥暮云、寒蟬碧樹構成的晚秋之景,渲染出一種濃重的送別氛圍。 D.尾聯交代了詩人因病淹留長沙而不得歸鄉的情狀,與上文的請托形成呼應。 16.本詩表達了詩人豐富的情感,請結合全詩簡要概括。(6分) (十)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2024淄博高三一模)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5~16題。 秋中暑退贈樂天 劉禹錫 暑服宜秋著,清琴入夜彈。人情皆向菊,風意欲摧蘭。 歲稔貧心泰,天涼病體安。相逢取次第,卻甚少年歡。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這首詩中,詩人重點表現了暑氣消退后自己的愜意感受。 B.詩人在秋夜里身著夏裝,彈奏清琴,生活過得閑適雅致。 C.菊和蘭在詩中都具有文化象征意味,詩人更加偏愛菊花。 D.詩人把相逢樂與少年歡放在一起進行比較,突出了前者。 16.詩的五、六兩句深受后代評論家的稱贊,請分析其妙處。(6分) (十一)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2024濟南高三一模)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5~16題。 閱讀下面這組詩歌,完成15~16題。 登泰山 張養浩 風云一舉到天關,快意生平有此觀。 萬古齊州煙九點①,五更滄海日三竿。 向來井處方知隘,今后果居亦覺寬。 笑拍洪崖②詠新作,滿空笙鶴③下高寒。 [注]①中國古代有九州之說,故云“九點煙”。②洪崖,傳說中的古代仙人。③笙鶴,暗用仙人王子喬吹笙、乘白鶴飛仙二事。 游泰山(其六) 李白 朝飲王母池,暝投天門關。獨抱綠綺琴,夜行青山間。 山明月露白,夜靜松風歇。仙人游碧峰,處處笙歌發。 寂靜娛清暉,玉真①“連翠微。想象鸞鳳舞,飄飄龍虎衣。 捫天摘匏瓜②,恍惚不憶歸。舉手弄清淺,誤攀織女機。 明晨坐相失,但見五云飛。 [注]①玉真:道觀名。②匏瓜:星宿名。 15.下列對這兩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張詩起筆就寫自己一鼓作氣抵達南天門,既寫出了登泰山之迅疾,又寫出了人生的快意。 B.張詩第三句寫詩人登上巍巍泰山,俯瞰“煙九點”,油然而生“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受。 C.李詩開篇“朝飲”“暝投”兩句,字面寫詩人登山時間之長,實則寫詩人倘徉泰山美景之久。 D.李白在靜美的夜色中游覽泰山,營造了與《夢游天姥吟留別》一樣的恬淡閑遠的自由意境。 16.這兩首登山詩抒發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請結合詩句加以分析。(6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