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鐘穴歸屬經絡懸鐘穴別名絕骨。屬足少陽膽經。八會穴之髓會。懸鐘穴位于人體小腿外側,當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緣。按摩懸鐘穴具有緩解治療半身不遂、腰腿疼痛、偏頭痛、落枕、癡呆、高血壓、腳氣等作用。 ![]() ①主治病癥 功效:舒筋活絡、清肝利膽、舒肝益腎。 主治:頸項強急、半身不遂、腰腿疼痛、下肢癱瘓、及坐骨神經痛,偏頭痛、落枕,癡呆,中風,胸腹脹滿,腳氣等。 ![]() ②配伍 懸鐘穴配風池穴——治眩暈、耳鳴; 懸鐘穴配內庭穴——治心腹脹滿; 懸鐘穴配后溪穴、天柱穴——治頸項強痛; 懸鐘穴配昆侖穴、合谷穴、曲池穴、肩髃穴、足三里穴——治中風、半身不遂; 懸鐘穴配豐隆穴——治高脂血癥; 懸鐘穴配后溪穴、列缺穴——治項強、落枕。 ③現代運用 現代常用于治療腦血管病、高血壓、高脂血癥、頸椎病、坐骨神經痛、小兒舞蹈病等。 ![]() 懸鐘穴位置及快速取穴①位置 位于人體小腿外側,當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緣。 ![]() ②快速取穴 坐位或側臥位。從外踝尖直上4橫指,在腓骨前緣處,按壓有酸脹感,即為此穴。 ![]() 調理手法按摩 (1)按壓:用拇指腹或食指節按壓懸鐘穴,每次 3-5 分鐘,每日 1-2 次,可緩解腰腿疼痛和偏頭痛。落枕時,用力按壓懸鐘穴 10 分鐘,同時配合轉頭、低頭、仰頭等動作,能快速疏通頸項氣血。 (2)敲擊:用拳頭或保健錘敲擊懸鐘穴,從懸鐘沿膽經敲擊至陽陵泉,每日敲擊 10-15 分鐘,力度適中,有酸脹感為佳。這對老年人有補髓填精、強筋健骨的功效,可改善老年人健忘、頭暈耳鳴等癥狀。 艾灸 使用艾條回旋灸懸鐘穴,以局部潮紅溫熱為度,每次10分鐘左右,可以治療坐骨神經痛、下肢癱瘓等癥。 我們身體上的每一個穴位都是歷代中醫通過實踐尋找出來的, 都有著自己獨特的養生保健功效,只要用好用對, 就是最安全、最實用的養生保健妙藥。 小藥郎會一直陪著你學習中醫,醫路有你們相伴,我會更加努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