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期 導 讀 你是瘀血體質嗎? 不知從什么時候起,我成了瘀血體質。 身上總是青一塊紫一塊的淤青,多數是不小心磕到的,這看起來是再正常不過的現象了。 但問題是,一個很輕的淤青、血印子也要花很長的時間才能完全淡化,最長記錄是將近一年,短的也要三四個月。 為什么會這么慢呢? 當我意識到自己可能是瘀血體質的時候,第一時間檢查了自己的舌下脈絡,發現果然是紫黑紫黑的。 再仔細對比一些其他癥狀,就更加明確了。 比如: 姨媽推遲、經血總是一塊一塊的,顏色也偏暗; 頭部常常定時定點的刺痛; 臉上色素沉著、瘀斑多、黑眼圈重; 記憶力越來越差,容易健忘 …… 早幾年我還并不是這樣的瘀血體質,可能屬于氣郁質偏多一點。那時候心事比較多,總是不開心,但由于身體的癥狀較輕,并未表現出來,所以沒有過多的關注,也沒有做任何的調理。 就這樣,長期氣郁導致氣血運行不暢,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瘀血在體內停滯,體質也悄悄發生了改變。 意識到如果繼續放任不管,身體將會變得越來越糟糕后。我開始需求幫助,想辦法去調理、改變。 一開始自己還有過很片面的想法:既然是瘀血體質,那我多吃點可以活血化瘀的東西,是不是就完美解決了呢? 事實證明,調理身體,并非像我想的那么簡單,在往活血的這個方向調理了一段時間后,身體反而更虛了。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這個問題又困擾了我很久,直到聽了南島老師在講瘀血體質調理的時候,我才明白其中的緣由。 正如南島老師所說的,很多人以為血瘀就應該多活血,經常吃活血化瘀的藥,甚至經常去放血,這是很片面的。 氣為陽,血為陰,長期盲目地活血,必定會傷血。要想改變瘀血體質,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兼顧活血和養血,使得「血氣以和」,概括為和血是很恰當的。 南島老師給血瘀體質的人群分享了艾灸方案,他認為要想調理好瘀血體質,需要從活血和養血兩部分入手。 特別是女性朋友在調理血瘀體質時,就可以在月經后的一到兩周內,以養血為主,因為此時經血剛排干凈,人體消耗了一部分血,血室是相對空虛的,需要好好養血。 所謂養血,重點在于健脾,加強脾的運化和吸收水谷精微的功能,血自然得養。此時的穴位選擇,以脾俞穴為佳,其他穴位如章門穴、中脘穴、足三里穴都有一定的健脾作用。 如果是雙側都有的穴位,以左側穴位為優先選項。艾灸時灸感持續穩定,可以適當多灸,以每天不低于一小時的灸量為宜。 而在月經前的一到兩周內,就要以活血為主。此時將近月經來潮,血室相對充盈,血瘀體質的人容易血行不暢,會體現在月經該來不來,或者先滴滴答答來幾天色素沉淀物之類的再經血下行。在這樣的關鍵點,通過艾灸活血的穴位可以幫助血瘀體質的人盡快經血正常下行,從而改善血瘀體質。 活血的穴位首選是鳩尾穴,其他穴位如筋縮穴、俞穴,都有一定的作用。雙側都有的穴位,以右側穴位為優先選穴。艾灸時,灸感持續穩定,可以適當多灸,以每天不低于一小時的灸量為宜。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由于艾灸鳩尾穴的作用很強,有經血量偏大的人,最好先不灸鳩尾穴。 我就是按照南島老師的思路,在來月經前,每天灸鳩尾穴60分鐘,月經結束后改灸脾腧穴。 就這樣灸了一個月,到了再次來月經的時候,發現血塊少了很多,血流變順暢了;原本腿上遲遲沒淡化的淤青,也不見了。 以前總以為體質的改變,是件困難且麻煩的事,原來是自己沒找對方法。 這次的身體變化,給了我很大的信心,相信繼續灸下去,會有更多驚喜收獲。 現在大部分人都有體質跑偏的問題,不管是氣虛質、血虛質、氣郁質、還是陽虛質、陰虛質、痰濕質…都大有人在。 存在陰陽失和、體質跑偏問題,又不采取措施及時調理,那么身體將會變得越來越糟。 -廣告 南島老師一直很注重三伏天的灸養,因為三伏天是一年之中陽氣最旺的時候,也是我們人為改變體質的黃金時機。 入夏后,離三伏天(7月15日入伏)的到來也越來越近,有想要調整體質的朋友,可以抓住機會,利用艾熱,請陽入內,改善體虛。 南島老師2024年體質營上線 內含常見8種體質調理方案 現在報名享早鳥價699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