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配合下方音頻閱讀,體驗更佳。 生活中的實用心理 《5分鐘心理學》 檸檬心理丨作者 Pexels、Pixabay丨圖源 我通過咨詢時的觀察還有我們讀書群內小伙伴們的交流發現,不少人在“成為更好的自己”這條路上都出現了一個問題: 那就是在不斷否定甚至是殺死他們覺得不完美的、不好的自己。 比如: 你認為努力向上是好的,要求自己這樣做,當感覺到自己有懶惰懈怠的狀態,就會責怪自己“我這么老是這個樣子,煩死了”,接著就會逼迫自己,用盡一切辦法去推動自己一定要按照既定計劃去做。 也許你的控制能起到一定效果,但你心里是萬分痛苦的,你想要休息想要暫停的情緒還在: 你是一邊想要玩耍,一邊又逼迫自己上進,同時你還非常厭惡自己的情緒反應,這會導致你陷入到深深的內耗之中。 我們對待自己有時候很殘酷很冷血,卻常常意識不到這一點。 但如果我給你換一個場景,換一個描述,也許你就能感覺到了。 舉一個例子: 你現在有兩個選擇,第一個選擇是做你比較擅長的事情,還有一件事是做一個比較有挑戰性的東西,你從利弊結果來分析覺得選擇后一種對自己的成長更好。 但你心里是很焦慮很慌張的,因為你從來沒接觸過,你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好。 這時你采取的行動可能是逼迫自己,不允許自己有絲毫逃避,感覺自己有類似恐懼或逃避的負面情緒,就會對自己升起強烈不滿,認為自己太糟糕了,然后用更嚴苛的方式對待自己。 你覺得這樣是為自己好,是成為更好的自己所必須要付出的代價。 那么想在我來跟你換一個描述: 有一個人ta現在有兩個選擇,A是做擅長的事,B是做有挑戰性的事,另一個人就幫ta分析了,說你為了將來的職業發展和個人成長應該選擇B,這個人聽了。 但是做的過程很不順利,總是受挫,畢竟之前沒接觸過,ta有點想放棄。 這時那個人又跳出來說“你也太懦弱無能了吧,我都是為你好才建議你選B的,現在只是遇到點小困難你就想要逃避,我真的看不起你。 你不許逃,我不管你怎么樣,反正不能做逃兵,你看別人都能做,為什么你不能。肯定還是你不如人家,已經都這樣了不能再差了,給我堅持把B做完。” 聽著這些話,是不是覺得很刺耳? 覺得這個人缺乏同理心,根本一點都不關心別人的感受。 如果我們看到有一對父母這樣教訓自己的孩子,可能會大肆批判這對父母。 可是這些話就是我們內心常常跟自己說的,我們對自己是如此的嚴厲和苛刻。 成為更好的自己并不代表說,我們要把自己身上所有的缺點都抹除掉,不允許自己身上存在任何讓自己不滿意的點。 我們應該是在接納自己的基礎上,讓自己慢慢朝好的方向去走。 這里我分享一段我看過的紀錄片片段吧: 有一個少數民族住在山里,他們對外的唯一通道是一條蜿蜒危險的山路。 那天他們帶著馬出來買東西,回去的路上有一匹馬因為害怕站在原地不動了。 山民怎么吆喝都沒有用,然后他們做了什么呢? 帶頭人讓其他人繼續帶著別的馬和貨物上路,他則留下陪著那匹馬,然后等了整整2個小時,直到馬兒平復了恐懼的情緒,才繼續趕路。 我覺得我們對待自己有時候也需要有這樣的耐心和寬容。 就如我之前跟大家所說的,焦慮就焦慮了,內耗就內耗了,那又如何呢? 不要去責怪這樣的自己,要看到ta安慰ta鼓勵ta,給ta一點時間去適應和調整,而不是像一個嚴厲的教導主任一樣去逼迫和壓榨。 對自己好一點,否則你殺死再多的自己,也成為不了更好的自己。 ![]() 最后,檸檬想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