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因斯坦說:"不要抱怨生活,那只能說明你的無能。強者從來不抱怨生活。" 抱怨是弱者不想改變的借口和說辭,怨天怨地,怨他人不幫自己,怨自己不爭氣。自己不想變好的人,身邊人也跟著遭殃,恨不得全世界都跟著變壞,似乎才能隨他的意。 面對生活的難,命運的挫折,喜歡報怨不停的人,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選擇默默努力的人,有一天你會發現,有的人突然變厲害了;那些不言苦,不言痛的人,會把坎坷化做坦途。 正如威廉·福克納所說:"我們當中沒有一個人愿意相信,我們的痛苦都是由自己造成的。我們都認為是這個世界虧欠了我們,使我們沒有能得到幸福;在我們得不到幸福時,我們就把責任怪在最靠近我們的那個人身上。" 弱者,他們有著沒有得到過更好生活的體驗,天分不足也好,努力不夠也好,運氣可能也差一些,這些積累的一腔憤懣,都成了向身邊人抱怨的理由。可這是多么錯誤的認知,這世上沒有人欠你的,任何不從自己身上找問題的人,都是問題。 事實上,時運不濟也好,遇人不淑也罷,都是生命的經歷和體驗,什么都順遂的人生,幾乎沒有。抱怨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只會讓自己深陷情緒的泥沼,讓他人背負你命運的苦,這不符合常理,也無利于結果的改變。 強大的人,知道亡羊補牢已為時已晚,他們會及時止損,復盤,總結經驗教訓,積極主動去改變困境,但不會太自責。事后諸葛亮,說多了并沒有用。 智者,見識多,格局大。會把每一次失敗,都看做前進的動力。真正做事的人,盈虧都是正常的,哪有穩賺不虧的。每一個正常人犯的錯,吃的虧,他們都經歷過,但這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 尼采說說:"每一個可憐的人都會發現責罵的樂趣——這會讓他有一點權力帶來的欣喜若狂。即使是抱怨和哀號,也能給生活帶來一種魅力,為了這種魅力,人們可以忍受它:每一次抱怨都包含著少量報復的成分。" 弱者既對自己的沒本事感到無力和自厭,又享受因報怨引起他人的同情關注帶來的快感。本質上說,每一種毫無克制的報怨,就是在消耗和身邊人的關系,自己爛還不夠,還希望大家一起變更爛。抱怨不停的人,散發到周邊的都是負能量。 強者,不僅對抱怨的人嗤之以鼻,只會遠離,自己更不會成為牢騷滿腹的人。為什么有的人那么愛抱怨?因為那怨里有恨,有仇視,甚至對他人的敵意,抗拒,對自己和他人的不滿,才會以負面的方式發泄出來。 強大的人,他們靠自己的努力,爭取過,奮斗過,贏過,也輸過,一切都無怨無悔的,既能享受成功的喜悅,也能承受失敗的后果。路是自己選的,怨不得他人。 人生下半場,愿你我活的強大而坦蕩,眼里有光,心里有愛,越活越豐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