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國初期,軍閥混戰,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軍隊調動頻繁,有常駐的,也有短期逗留和過境的。這一時期,常駐、暫駐隴西的部隊主要有: 民國1年(1912年)4月,建威軍吳炳鑫部李喜恩營駐防隴西,于8月15日夜,全營鳴槍嘩變,搶掠商號數十家后,向通渭遁走。 民國6年(1917年)新建軍的楊統領率部駐防隴西,派兵修浚永濟渠。 民國9年(1920年)夏,新建軍左軍統領吳攀柱派營長王有良率部駐隴西。至民國10年端午節夜晚,全營嘩變,燒毀東街進興永商號和元澤當鋪,并搶掠商民數十家后,連夜逃去。 民國13年(1924年)11月,甘肅省防前路騎兵支隊隊長劉元佐率隊來隴駐防。 民國14年(1925年)9月,甘肅督軍陸洪濤調騎兵支隊駐渭源。派甘肅陸軍暫編第一師白昆山團(有兩營、一機槍連)來隴駐防。至11月14日夜,白部第二營嘩變,搶掠商民后分途遁走,到臘月間,白昆山余部調往蘭州。民國15年(1926年)1月,騎兵支隊又回隴駐防。 民國16年(1927年)1月,國民軍第一師師長佟麟閣駐防隴西。 民國19年(1930年)5月,甘肅省代主席王禎派甘肅第一師旅長郭安學同營長郝維屏、騎兵團團長張明柱救援天水,暫駐防隴西。適蔣介石委派甘肅討逆軍第二路司令魯大昌率部數百人于5月10日抵隴,郭安學、郝維屏、張明柱不戰而降,受魯招編。至6月底,張明柱率隊叛魯,奔往定西。 ![]() 民國20年(1931年)6月,潼關行營改編魯大昌為新編第十四師師長,仍駐防隴西。同年11月,魯大昌調該師第三旅旅長孟世權部駐隴西。 民國21年(1932年)1月1日,原甘肅省保安總司令雷中田在定西、會寧一帶被楊虎城所派甘肅宣慰使孫蔚如率領的楊子恒、段象武兩個旅及陳珪璋師擊敗,率領殘部與旅長石英秀、團長方奎,退至隴西,將殘部交魯大昌收編,雷中田攜款數萬元出走四川。至3月2日,團長方奎率部叛走。同年5月,新編第十四師師長兼第一旅旅長魯大昌及第二旅旅長石英秀部仍駐隴西,第三旅旅長孟世權移防武都。同年11月6日,陳珪璋部第五旅旅長蔣云臺到隴西歸順魯大昌,駐防首陽鎮、汪家衙一帶。 民國22年(1933年)2月12日,魯調蔣云臺旅往西和、禮縣駐防。民國23年(1934年)9月,蔣云臺旅又換防調駐隴西。 民國24年(1935年)4月,甘肅綏靖主任朱紹良調新編第十四師第二旅旅長蔣云臺部往岷縣,調國民軍第三軍第十二師師長唐淮源部朱淮及馬昆兩個旅駐防隴西。7月,長征紅軍徐海東部由川北進入甘肅南境,甘肅綏靖公署調唐淮源師前往岷縣抵抗,另派交通司令馬錫武部騎兵第一團團長王富德駐守隴西,月余,又調往漳縣駐防。9月23日,甘肅省政府主席于學忠調派東北軍第五十一軍第一一四師六四○團騎兵團團長侯者垣部來隴接防。同年8月下旬,國民黨軍事委員會派別動隊第二隊第六中隊隊長歐陽楨來隴辦理保甲長訓練班。至10月6日。別動隊調往陜北。 民國25年(1936年)6月,將侯者垣騎兵團調往蘭州,第三十七軍軍長毛炳文率第八師師長陶峙岳部,第二十四師師長李英部駐防隴西。同時綏靖公署在隴西成立“鏟共義勇隊第三支隊”,委派蔡呈祥為司令,在西南兩鄉組建分隊。在這期間,第十四師參謀長史鼎新及團長任謙,沒有服從調往岷縣的命令,又拒絕十二師旅長朱淮令其防守西固的部署,竟率部從間道到達隴西,毛炳文不讓進城,曾令駐在柴、汪家門;后為保護北鄉至城內的運糧道路,令其移駐馬家河一帶。10月中旬,三十七軍毛炳文部開拔北去,僅留第八師傅某一營駐守隴西。 民國25年l0月29日(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發生后,留在隴西駐防的第八師傅營連夜開往天水。第一六五師師長魯大昌即調所部武山駐軍一連到隴駐守。 民國26年(1937年)11月20日,第一六五師副師長蔣云臺(兼旅長)率第二旅來隴駐防。同月26日蔣云臺奉令率全旅開往中條山抗日,魯大昌調所屬第三旅第一營來隴駐防。 民國27年(1938年)9月10日,甘肅省政府派楊德亮師的一連部隊來隴駐防。 民國28年(1939年)冬,國民政府軍政部派第二十六補充兵訓練處的補充第二團團長梁得翼,第三團團長魏玉侖來隴駐扎,負責壯丁的編練工作。 民國29年(1940年)夏,二十六補訓處補充第一團團長段澤民來隴駐扎。8~12月來隴駐扎的部隊有一九一師新兵營營長蕭鵬程部隊236名,八十軍補充團第二營八連連長許清魁部隊460名。 民國31年(1942年)2月,來隴部隊有隴右師管區后方補充第三團郝標文部843人,晉陜綏邊區總司令部新兵大隊周建武部240人,八十軍新兵大隊范基周部200人。 5月在隴駐軍有:陸軍三十六軍暫編十五師第一團團長周文冕官兵1907人,馬l47匹;陸軍第七師第二十一團團長黎英部1900人;第三軍第十二師三十五團團長吳子清部2700人;第九軍第二十七團團長劉大魁部駐首陽及蓮峰鎮。 民國33年(1944年)2月,第十二師第三十五團團長吳子清率部駐隴西。6月,省保安第四團第一大隊第一中隊長樊建國來隴辦城防。 民國34年(1945年)4月,陸軍暫編第十師第三團團長焦子午部598人,隴右師管區補充第一團第三營營長楊斌儒部452人,省保安第二團第一大隊隊長羅仲奇部149人駐隴。 ![]() 民國36年(1947年)3月,甘肅省保安第七團騎兵第二大隊及通渭縣自衛隊到云田鄉、文峰鎮、昌谷鄉“剿匪”,搜捕我地下工作人員。保安團騎兵第三中隊“剿匪”巡邏經過高窯鎮。5月,省保安第五團及騎兵大隊“剿匪”經過仁德鄉、菜子鎮等地。6月,省保安第五團第一大隊大隊長周西峰部駐防隴西。 民國37年(1948年)冬,國民黨第二四五師師長劉漫天部駐隴,至1949年5月,開往天水。 民國38年(1949年)5月,甘肅師管區第一補充團第一營營長宋樂天部駐隴。 來源:隴西縣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