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伙伴醫(yī)生 一生伙伴 1 心率 正常成人安靜狀態(tài)下心率一般為60~100次/分。年齡越小心率越快,老年人心率較年輕人慢,女性的心率比同齡男性快,運動員的心率比普通成人偏慢。安靜狀態(tài)下,理想心率應為55~70次/分鐘。心率超過100次/分稱為竇性心動過速,心率低于60次/分稱為竇性心動過緩。 2 體溫 體溫有三種測量方式。口溫:將體溫計放置舌下約3分鐘后取出,正常范圍為36.3℃~37.2℃;肛溫:測量方法是將體溫計插入肛門3分鐘后取出,正常范圍為36.5℃~37.7℃;腋溫是將體溫計夾于腋窩5分鐘后取出,正常范圍為36℃~37℃。在內外因素的作用下,體溫在正常范圍內可有輕度變化,例如下午比早晨體溫要高,但波動浮動一般小于1℃。 3 血壓 正常成人安靜狀態(tài)下的血壓范圍較穩(wěn)定,正常范圍收縮壓90~139mmHg,舒張壓60~89mmHg,脈壓30~40mmHg。未使用抗高血壓藥的前提下,18歲以上成人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為高血壓。 4 血糖 空腹血糖正常值為4.4~6.1mmol/L。餐后1小時血糖正常值為6.7~9.4mmol/L。餐后2小時血糖正常值為≤7.8mmol/L。空腹時的靜脈血漿血糖值高于或者等于7.0mmol/L,或隨機血糖值高于11.1mmol/L可診斷為糖尿病。 5 糖化血紅蛋白 正常范圍為4.0%~6.0%。糖化血紅蛋白是血糖檢查最常用的檢測指標,能反映近2~3個月的平均血糖水平,因此,也是監(jiān)測糖尿病血糖控制水平的指標,正常人體中糖化蛋白可在4.0%~6.0%波動,患有糖尿病的時候才會出現(xiàn)升高。臨床上導致糖化血紅蛋白升高的疾病主要為糖尿病。 6 尿酸 成人尿酸正常值,女性89~360μmol/L,男性150~420μmol/L。尿酸水平的偏高或偏低可能指示一些健康問題,如單純高尿酸血癥、痛風、腎炎、肝壞死和肝豆狀核變性等疾病。 7 尿量 正常成人尿量1000~2000ml/24h,生理性多尿常見于飲水過多或應用利尿劑后,病理性多尿見于糖尿病、尿崩癥、腎小管疾病等。少尿:24小時尿量少于400ml;無尿:24小時尿量少于100ml;尿崩癥:24小時尿量達到4000ml以上。 8 血同型半胱氨酸 正常值5~15μmol/L,它是卒中等心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尤其是還伴有高血壓病史。同時血同型半胱氨酸還是動脈粥樣硬化的主要危險因子,并可引發(fā)多種疾病,因為它可影響還原型谷胱甘肽的合成與功能,對正常肝臟功能產生負面作用,所以有學者認為這個指標對診斷慢性肝病的特異性和敏感性較常規(guī)檢測好。 9 體重指數(shù) 計算公式為:BMI=體重÷身高2(體重單位:千克;身高單位:米),正常值為18.5~24kg/m2,<18.5kg/m2為消瘦,>24kg/m2為超重。建議結合自身情況合理保持正常體重,避免過胖、過瘦。 10 腰圍 男性≥90厘米,女性≥85厘米為腹型肥胖。腹型肥胖目前被認為是冠心病、代謝綜合征的重要危險因素。如果體重指數(shù)尚未達到肥胖程度,但腰圍已超標,說明你屬于腹型肥胖。腹型肥胖比全身肥胖的人更危險,更容易受冠心病、糖尿病的“青睞”。 11 攝入油 成人每天攝入油的含量應控制在25~30g,以免攝入過多油脂,增加肥胖、高脂血癥、高血壓、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等疾病的發(fā)生風險。 12 攝入鹽 成年人每天食鹽的攝入量建議不超過6g,過量容易引起高血壓。日常除了控制食鹽攝入量,還要注意少吃餅干、薯片、瓜子、話梅等高鈉食物。 13 攝入蔬菜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成人每天攝入蔬菜300~500g,蔬果富含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且能量低,對于滿足人體微量營養(yǎng)素的需要,保持人體腸道正常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14 攝入鈣 正常成年人每日鈣攝入推薦量為800毫克;孕婦及哺乳期婦女建議為1100~1500毫克。日常飲食中奶類、豆類、海鮮類、堅果類等食物都富含鈣質,為更好地促進鈣的吸收,應適當補充維生素D并多曬太陽。 15 飲水量 正常的成年人建議每日的飲水量在1500~2000ml左右,飲白開水或清茶不要用飲料代替。但也需要注意過度飲水可能會引起水中毒,加重腎臟、心臟等負擔,因此根據(jù)自身的體質,選擇合適的飲水量。 16 胃潰瘍原因 17 身上出現(xiàn)包塊,不痛的比痛的更危險 18 感冒不一定要吃藥,但要小心并發(fā)癥 19 別重復用藥 20 患糖尿病不是因為吃糖多 21 乳腺增生別緊張 ![]() ![]()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 |
|
來自: 江海博覽 > 《醫(yī)衛(w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