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陽虛——后背涼、脾陽虛——肚子涼、腎陽虛——腰腿涼,分享3個補陽猛將、從頭補到腳! ①心陽虛——后背涼 調理:溫補心陽(柏子養心芄) 表現:后背發涼、出冷汗,尤其手腳,心慌心悸、胸悶氣短,神疲倦怠、失眠易受驚,臉色蒼白 辯證:我們的心臟的位置比較靠上,所以它直接溫暖的就是我們軀干的上半部分 ②脾陽虛——肚子涼 調理:溫補脾陽(附子理中芄) 表現:怕冷、腹涼腹瀉,腹脹腹痛,食欲差口淡,胸悶惡心、四肢困重,睡不醒、大便稀軟不成型 辯證:脾是主中焦的,所以說脾陽虛的人,就經常會感覺腹部發涼,隱痛 ③腎陽虛——腰腿涼 調理:溫補腎陽(桂附地黃芄) 表現:腰腿發涼冷痛,乏力精神萎靡,尿頻尿急、小便頻繁,容易五更泄,男子房事力不從心 辯證:腎位下焦,中醫說腰為腎之府,腰受腎臟滋養,所以腎陽虛溫煦失常,就會感覺腰腿冷痛 ![]() |
|
來自: 新用戶3596Ds5V > 《心腦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