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冬2024年立冬時間11月07日06點19分49秒星期四,農歷十月初七俗話說“冬季進補,上山打虎”,冬天是對身體“進補”的大好時節,也是養生的關鍵時期。寒冷天氣,對老年人、體弱多病者,以及“三高”等慢病患者來說,危機四伏。民間有種說法,“老人要是能扛過冬天,熬到春天,又能平安過一年!”這就是說上年紀后,人體的自我調節能力下降,抵抗力較弱,氣溫的變化以及冷風的侵襲很容易導致疾病加重。比利時的一項研究結果也顯示:氣溫每下降10℃,心臟病發病風險就上升7%。這對老年人來說,可謂是非常危險!這說明,冬季是人們進補調理的好時機,明年身體好不好,就看冬天里面立冬等這些重要養生節氣了。因此,過好冬天其實主要在兩點:第一是防寒保暖,第二是立冬進補。人調養要從一天開始,建議大家早睡晚起,同時,不建議中老年人晨起鍛煉,冬天的造成空氣并不新鮮。在冬季主要以藏養為主要,順應自然,做好防御寒冷入侵的準備。當然,養“藏”可不是讓大家藏起來冬眠,這里“藏”指的是精神要藏于內,養精蓄銳。進入立冬以后,大家應該早睡晚起,讓睡眠的時間長一點,促進體力的恢復當然,晚起不等于不鍛煉,俗話說得好: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在冬天動一動,能夠提高身體的抵抗力,減少寒冷的入侵。冬天夜長日短,應該要順其這氣節,應該在太陽出來的時候,到室外進行運動身體,來補充陽光照射不足。在寒冷的空氣當中運動,不僅可以提高神經調節,還能提高造血和抵抗力,但是鍛煉不適應出大汗以防感冒。手、腳、脖子、肩膀、膝蓋、腰等部位,容易受到寒冷的侵襲,因而要特別注意這6個部位的保暖工作。比如:護脖:天氣寒冷時,外出記得帶個圍巾;護肩:晚上睡覺時,被子要過肩;護腳:臨睡時,用熱水泡泡腳,可促進血液循環,溫暖全身,也有助于入眠。立冬養生之法,重在陽氣內藏,科學地進行艾灸保健可以達到溫通經絡,祛除寒濕,補益陽氣,調和氣血的目的,抵御即將到來的冬季寒氣,下面就給大家介紹幾個冬至艾灸保健的穴位,每穴可用艾條懸灸5-10分鐘,至皮膚微微發紅發熱即可。1足三里 足三里是一個強壯身心的大穴。具有補脾胃、調氣血、助運化、補虛弱、祛邪防病的功效。2關元 關元穴是補益全身元氣的要穴,具有溫腎固精、補氣回陽、 理氣和血之功效。3氣海 “氣海一穴暖全身”,意思是說氣海穴有調整全身虛弱狀態、增 強 免 疫 力的作用。具有培補元氣、益腎固精的功 效。4風門 風門穴是臨 床驅風較常用的穴位之一,適宜于體質較弱、常患感冒者。具有宣肺解表、疏散風邪的功效。5腎俞 腎俞穴是五臟六腑之精氣輸注于體表的部位,是調節臟腑功能、振奮人體正氣的要穴,具有調理腎氣、強健腰脊、健身體、壯元陽的功效。冬季天氣寒冷,心情容易低落,要學會調控不良情緒,可以通過散步、慢跑的方式來調節。 立冬至,希望這些方法能幫助朋友們,度過一個健康安全的冬天。 立冬養生的方法你記住了嗎?大家看完記得收藏好,也別忘了把此文發給您關心的人看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