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日,瓊瑤輕生離世之后,全網掀起一場大討論。 曾經受瓊瑤小說影響的一代又一代的人,特別是女人,都陷在深深的悲傷之中。 瓊瑤的小說,對于女人來說,是一劑毒藥,也是一味解藥。 那個時代,很多很多的少女,因為瓊瑤小說而茶飯不思,徹夜不眠。 我也曾經為著那些愛情而歡笑,而流淚,而憧憬。但后來發現,那些愛情,只能活在理想里,走不到現實中。 之后,我開始看三毛的書。 《撒哈拉的故事》《哭泣的駱駝》《溫柔的夜》《夢里花落知多少》《雨季不再來》《萬水千山走遍》《稻草人手記》等等,讓我愛不釋手,讓我欲罷不能。 但相對而言,我更喜歡三毛的作品。喜歡她不只是陷在兒女情長的文字,喜歡她說走就走的勇氣,喜歡她視金錢為俗物的灑脫。 甚至,更讓我看到了一個“苦中作樂”的三毛! 不過,我喜歡她們同樣對于愛情的執著。雖然荷西沒有平鑫濤那樣的才能與眼光,可是荷西對于三毛而言,也是她生命中的最愛,是她最親密的丈夫。 他對三毛的愛,純粹而真摯,并且,從一而終。 是的,從一而終,從年輕,到生命的盡頭。荷西愛的,都只是三毛! 我想,這是很多人喜歡三毛和荷西愛情的原因。對于國人來說,這種雙向且單純的愛情奔赴,是最容易讓人感動和推崇的。 而瓊瑤的愛情雖然唯美,但終究因為相識的時機不對而留下遺憾。瓊瑤的一生,也因此背負罵名,到死都難翻身。 所以在她們各自的愛情中,其實性質是不一樣的。 同時,瓊瑤與三毛,也活成不一樣的女人。 平鑫濤的愛,讓瓊瑤活成一棵天真單純又需要呵護的菟絲花;而荷西的愛,卻讓三毛活成一朵深冬的傲梅, 堅強,獨立,無所畏懼。 但可惜的是,這兩個風采照人、同樣被愛包圍過的女人,最終走的,卻是同一條路——輕生! 這是我沒有想到的。 我曾經為三毛的死而傷心難過,畢竟,她走時還那么年輕! 荷西走后,三毛有過一段沉寂的獨居生活。她每日去荷西的墳前獨坐,哭泣,思念成災。 有一段時間,她又獨居海邊,每天自己做飯,涂墻,與朋友狂歡。 她其實很想再活一回,很想驕傲而倔強地繼續活下去。可是她做不到,她說荷西在等她,她一定要去找他。 荷西死時,三毛握著他的手說:你不要怕,我知道你要走過一段黑黑的路,我握著你的手,你要勇敢,過幾年我再來赴你的約會。 你看,那時,她就有過那樣的念頭的。 其實三毛在初中的時候就患上了抑郁癥。她看似開朗和樂觀的背后,是一個敏感悲觀的靈魂。 而瓊瑤呢,她是一個極度缺愛的女人,并且很沒有安全感。同時,除了寫作,她卻什么都不會,甚至大多數時候,她連可園的門都不愿意出去。 據說平鑫濤在世的時候,瓊瑤每天都要纏著他跟她說“我愛你”。 在瓊瑤的小說中,女主人公大多數也是缺愛的女孩,并且都敏感多愁,極度沒有安全感。 這是瓊瑤自身的一個縮影。 三毛也同樣缺愛,也敏感,但她比瓊瑤更獨立,更理性。 所以,缺愛的人,才會渴望愛,才會在愛人失去之后,就覺得失去了全世界,才會覺得對現世無所留戀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