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證船舶艙蓋的水密性每年都會發生許多因為艙蓋缺陷-不能保證水密,而導致貨損受到貨主索賠的事件發生,所以保證我們船舶艙蓋水密性至關重要。在實際工作中需要做好艙蓋的維護保養,按照要求進行按期檢查,及時發現并及時糾正,確保艙蓋的水密性,保證船舶、貨物及人員的安全。 ![]() ![]() 在通常情況下,我們對船舶艙蓋水密性的檢查一般為以下三種: 一、粉筆測試(chalk test);它是三個測試中最基本的測試,利用粉筆來檢測密封橡膠帶是否水密。其方法是將粉筆涂在艙口圍板上的壓緊鋼條上和艙蓋間連接部位的壓緊鋼條上,關閉艙蓋并封艙,然后打開艙蓋,查看艙蓋上的密封橡膠條是否有粉筆痕跡。若有,則表明此處在封艙狀態下處于封閉狀態;若無,則表明此處在封艙狀態下存有空隙,也就是說此處為漏水處。 此方法操作簡單易行,無需配備其他專門設備來試驗;不受船舶艙內裝載狀況限制和天氣溫度的影響。其不足之處是可靠性和準確度不太高,不能反映出艙蓋密封程度,單純反映壓緊鋼條與密封橡膠帶是否接觸,不能測試出艙蓋其他部位而嚴重銹蝕而產生的漏水孔。 ![]() ![]() 粉筆測試情況對比 ![]() 二、皮龍測試(hose test);它是利用具有一定壓力的水龍帶水柱沖射艙蓋有關部位,檢測艙蓋各部分是否水密。此方法是船舶檢驗部門檢驗艙蓋水密性的比較長用的試驗方法。要求水壓2-3kg/cm2,水槍噴嘴直徑不小于12mm,距被測試部位不大于1.5m,并盡量成垂直角度沖射。 (一)所需設備:水龍帶、水槍、標志筆、強光燈、對講機、望遠鏡( 艙比較深無二層艙者) 。 (二)試驗步驟: 1.由大副和水手長分別指揮艙內和艙外試驗工作。 2.應將艙蓋按正常海上航行狀態封艙,做好其他各項準備工作。 3.艙外工作:將水龍帶、水槍與甲板水系統連接好,按要求進行對艙蓋間連接部位和艙蓋與艙口圍板接觸處噴射,移動水柱速度應保持在3m/s 左右。負責人利用對講機與艙內人員聯絡,在發現的漏水處做好標志。 4.艙內工作:因艙內黑暗,利用強光燈對試驗部位照射,并通過對講機與艙外進行聯絡,與艙外保持同步。對艙深的船舶,可用望遠鏡對試驗部位監視,發現漏水及時報告。 (三)此方法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但這種測試的也存在一定的缺點: 1.來自皮龍的水流有時可能不足以穿透缺陷區域; 2.測試人員在測試過程中可能不會覆蓋所有地方; 3.不能提供橡膠水密膠條壓縮程度的信息; 4.如果貨艙內有對水比較敏感的貨物時或者當時氣溫低于零溫度時,則無法實施; ![]() ![]() 沖水實驗 三、超聲波測試(ultrasonic test);現在已被廣泛應用,它是在貨艙內放置一個聲音發射器,然后經過培訓的操作員測量后通過比較艙蓋開敞狀態下的測量分貝值來檢查是否存在泄漏。任何大于打艙蓋開敞時分貝值(或設備制造商規定數值)的 10%,都可以表明艙蓋不密閉。 超生波測試的主要優勢是: 1.不受當時氣象條件的影響,在貨艙內有貨物的情況下也可以用超聲波設備進行水密性的檢測; 2.可準確識別泄漏位置,并能給出關于橡膠膠條壓縮程度的指示。 雖然這是測試艙口蓋系統水密性的最準確方法,但在進行此測試時只能聘用經過認證和培訓的操作員。船員一般不具備進行此類測試的能力。而且設備必須經過型式認可并經過適當校準。 ![]() ![]() ![]() ![]() 四、我們在日常維護保養過程中針對艙蓋水密性的問題,有如下幾點值得注意: (一)橡膠膠條:這是最常見的問題。橡膠膠條本身在操作過程中的損壞,例如膠條與工人裝卸工具間的摩擦損壞等,這些通常很容易在日常檢查中被檢查到,但同樣重要的膠條老化、磨損和過度壓縮等引起的持續性的變化很有可能被忽略。 影響膠條性能的做法有: 1.在舊膠條附近插入部分新膠條; 2.在舊膠條的表面使用背襯條; 3.偏心的壓痕等等。 橡膠膠條的設計壓縮量也很重要指標,這會存在制造商的說明書中。過小壓縮可能會在船舶運動時產生泄漏,過大壓縮會在短時間內損壞橡膠膠條,影響橡膠膠條的彈性和柔韌性。 經常被忽視的一件事是橡膠膠條上的永久變形或印記超過了制造商提到的限制,這是由于過度壓縮、壓緊器過緊或磨損的支撐墊塊造成的。這會對填料膠條的彈性產生不利影響。一般來說。橡膠膠條的廢棄標準是永久變形超過設計壓縮的50%,但應始終參考制造商說明書。 ![]() ![]() ![]() ![]() (二)支撐墊塊:通常會注意到其變薄或磨損超過制造商手冊中指定的限制。如果支持墊塊磨損或銹蝕嚴重,這可能導致以下結果: 1.橡膠膠條被過度壓縮; 2.艙口圍與艙口蓋側板之間的鋼板與鋼板接觸,可能導致微動損壞; 3.船體在航行中彎曲變形時,可以限制艙口蓋板和艙口圍之間的相對運動。 ![]() 支持墊塊 (三)壓緊鋼條:這些鋼條壓縮橡膠膠條以提供水密性能。但有時會注意到,鋼條是彎曲變形的或腐蝕的,從而導致橡膠膠條的壓縮不均勻或不充分。 ![]() 艙口未壓緊鋼條銹蝕 ![]() (四)排水通道和閥門:排水通道是防止水滲入貨艙的關鍵屏障。如果排水通道和相關的止回閥被堵塞,那么水將積聚并最終溢出排水通道并進入貨艙。雖然這可能不會立即影響船舶的安全,但會引起濕貨并引起大量貨物索賠。與排水系統有關的一些常見缺陷是: 1.排水管或閥門破裂或穿孔。有時會發現這些孔被油漆或膠帶覆蓋; 2.艙口排水通道中存在碎屑、先前的貨物的殘余、鐵銹及水垢等,阻塞了流向排水閥的水流; 3.排水通道穿孔或腐蝕。 ![]() ![]() ![]() (五)固定裝置 當船舶在海上移動和彎曲時,壓緊器將艙蓋固定到位起著重要作用。有許多不同設計的固定系統可用,例如快速作用的壓緊器、楔形壓緊器和液壓操作的壓緊器等等。常見的觀察結果是: 1.壓緊器過度擰緊; 2.被腐蝕或銹蝕過渡的壓緊器; 3.損壞、破裂或凹陷的壓緊器; 4.壓緊器的墊圈損壞或老化嚴重; ▲在一些濕損貨物索賠中,壓緊器在惡劣天氣下松動,這導致艙蓋失去了水密完整性。 ▲有一個普遍的誤解,認為壓緊器過度擰緊有助于更好地壓縮橡膠膠條。這種過度緊縮實際上適得其反,并可能導致以下情況: (1)限制艙蓋系統的靈活性,即艙蓋和艙口圍之間的相對運動; (2)由于過度壓縮而損壞橡膠膠條; (3)更快地磨損支持墊塊; (4)減少了橡膠墊圈的使用壽命; 壓緊器銹蝕或墊圈老化 ![]() ▲從保險公司了解到,通常不建議使用密封膠帶和泡沫,因為妥善維護的艙蓋可以承受嚴酷的海浪。任何有關密封膠帶或泡沫的殘留證據都可以表明艙蓋有缺陷。但是,如果租船人要求使用密封膠帶或泡沫,建議船東在離開裝貨港之前對艙蓋進行測試(最好通過超聲波測試)并由獨立驗船師進行檢查,以確認艙蓋是水密的。應正確記錄測試和檢查結果,以表明密封膠帶或泡沫僅在承租人要求時用作額外預防措施。 ![]() 六、膠帶或泡沫必須正確使用才能有效。需要注意的一些事情是: 1.如果在去除泡沫之前無意中打開了艙口蓋,泡沫顆粒可能會落入貨艙并造成污染; 2.泡沫還可以阻塞排水通道和面板間空隙,使水無法排出; 3.密封膠帶和膨脹泡沫也很難去除,并且可能會在相關航程完成后妨礙艙蓋正常關閉; 4.拆除密封膠帶時,艙蓋邊緣處的油漆會損壞并可能導致腐蝕; 5.膨脹泡沫可能會對橡膠膠條造成物理損壞; 值得強調的是,雖然重點必須放在艙蓋系統上,但船員和管理人員不應忽視通風口和下艙道門,以及包裝或固定系統的缺陷或損壞可能導致水進入貨艙。同樣重要的是,計劃維護系統 (PMS) 中的維護檢查足夠全面,足以涵蓋制造商的所有要求。 ![]() ![]() ![]() ![]() ![]() —END— |
|
來自: wangweiqin168 > 《防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