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戰爭當中除了美軍之外,韓軍在當時也跟志愿軍之間有過一番交戰,當時韓軍一共組建了15個師團級別的作戰單位,他們效仿日軍的編制打造的這15個師團在跟志愿軍作戰的時候,戰斗力到底如何呢? ![]() 韓軍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下在抗美援朝戰爭當中,韓軍在當時的一些詳細的編制,以及他們在跟志愿軍作戰過程當中的表現到底如何。 (大家早上好中午好下午好,歡迎各位用您發財的手指點點贊和關注呀,拜謝~) 第1師團在最初的階段,韓軍還不是很拉胯,因為他們的作戰對象是朝鮮人民軍,戰斗力根本就沒有辦法跟志愿軍相提并論。 再者,韓軍一開始就是完全按照日本陸軍來進行效仿的。 其編制跟日軍的師團規模一致,名稱也稱為師團,下面包含步兵聯隊,步兵聯隊上面是步兵大隊,步兵大隊下面是步兵中隊,跟小本子的陸軍編制幾乎是一模一樣。 而我國的志愿軍編制則采用了傳統的軍級作戰單位,下面是師,師下面是團。 如果按照抗戰期間日軍在中國戰場上的作戰戰術單位來進行對比的話,韓軍跟日軍編制是一樣的,他們的師團大抵相當于志愿軍的一個軍級作戰單位。 可是在戰斗力方面卻完全比不上志愿軍的戰斗力。 特別是我軍的縱隊在進行改編之后,一些軍的人數多達4萬多人,按照日軍的師團編制,僅有2萬多人的編制。 當然,韓軍的師團也不是一無是處。 雖然他組建了15個作戰師團單位,但其中戰斗力勉強合格的也就只有第1師團和第6師團。 這跟日軍在當時的做法是一樣的。 按照一般性的規律來講日軍的師團編號越靠前,他的戰斗力就越靠前,韓軍也是如此。 1947年,韓軍用5個旅擴編成了5個師團。 這5個師團他的編制是排在最前面的,還有李親自組建的首都師團。 這就跟日軍的所謂近衛師團非常的相似,都是挑選了軍中的骨干所組建的精銳部隊,其中的兵員素質和武器配備情況都要好于后面匆忙之中組建的其他部隊。 之所以說韓軍的第1師團和第6師團戰斗力要比其他師團稍微強一點,這跟當時韓軍的第1和第6師團在半島局勢當中所表現出來的戰斗力有關。 1950年,韓軍第一和第六師團率先裝備了炮兵大隊,并被當時的韓國政府部署到了三八線的附近,成為了韓軍當時先鋒主力。 ![]() 白善燁 特別是這個第一師團,因為他的師團長在偽滿洲的軍校學習,與我軍接觸的時間稍微長一點。 在軍校學習期間,在戰術演練課程當中,都免不了用解放軍的戰術和戰例進行課程學習,所以對解放軍的戰術有過了解。 在前期,韓軍的第一師團在與人民軍的作戰過程當中,師團長白善燁是科班出身,且學習了諸多戰術,作戰較為狡猾。 因此,第一師團在當時氣焰極為囂張。 在和朝鮮人民軍的對戰過程當中,并沒有遭受太大的損失。 隨后,美軍在麥克阿瑟的策劃之下突然發動了仁川登陸戰。 當時的第一師團就是美軍的配合部隊。 在配合美軍的作戰過程當中,其靈活的戰術特點還得到了麥克阿瑟的夸獎。 韓軍的第一師團也是第一個越過三八線,并且攻入到平壤的韓軍部隊之一。 后期,第1師團的師團長對我軍的戰術以及相關的作戰案例又更為有細致的了解和分析。 因此,當中國人民志愿軍跨過鴨綠江進入到朝鮮戰場之后,韓軍的這個第1師團被派往了第一線,作為跟志愿軍交戰的首批韓軍部隊之一,他們一直在實戰當中跟志愿軍交手。 然而,當時的志愿軍第十九兵團兩個軍第64軍和第65軍一共有5個師,在開進到臨津江一帶的時候。,就是韓軍的這個第一師團朝著江面發動了猛烈的火力壓制,企圖阻止我志愿軍兵團渡江。 最開始的時候,由于對方的大量火力展現得頗為兇猛,一度讓十九兵團以為這是美軍在江的對岸開火。 ![]() 可是經過偵察兵的仔細偵查之后才發現,這居然是韓軍的第1師團。 這個發現了當時的志愿軍兵團在渡江的時候不得不謹慎起來。 隨后,這個第一師團的師團長白善燁,還在江邊構筑了大量的防御陣地,并且呼叫美軍的炮火和空軍進行支援,讓十九兵團在渡江的時候在時間上有了一定的遲滯。 不過志愿軍并沒有被對方困住,最終還是成功的渡江了。 這個第1師團在最開始跟志愿軍交手的時候,對我軍經造成了一個微小的麻煩。 但在后期遭遇到我軍主力的時候,卻被打得潰不成軍。 特別是在后面的云山之戰,當時志愿軍的第39軍的116師依靠著強大的炮兵,直接突入到了韓軍第一師團的防線之內,韓軍第1師團在猝不及防之下,被116師打的防線瀕臨崩潰。 隨后第一師團收攏了打散的部隊,又一直跟志愿軍在前線進行了不斷的交戰。 在作戰過程當中,不得不說,對方的戰術相比于韓軍的一般師團來說,更為狡猾和靈活。 志愿軍對其的評價是:“這個第1師團不愧是韓軍的第一師團,非常狡猾,戰斗力在其他的師團之上,而且特別善于模仿志愿軍的迂回和側翼突襲戰術。” 這跟當時的第一師團的師團長白善燁,曾經在偽滿洲國對我軍戰術的摸索是分不開的。 第6師團接下來韓軍當中戰斗力稍微強一點的部隊就是第六師團了。 說到第6師團,很多人第一時間就會想到曾經在南京犯下滔天罪行的日軍谷壽夫的第六師團。 跟日軍師團那種兇猛的火力以及以坦克為作戰主力的方式不同,韓軍的這個第六師團特別喜歡在山地作戰。 他們在山地作戰當中的戰術,在韓軍的15個師團當中應該堪稱第一。 1950年朝鮮戰爭開始之后,在前5天的時間當中,韓軍的部隊非常拉胯,一下子就損失了將近65%以上的兵力。 ![]() 然而這個第6師團卻沒有遭受多大的損失,保存的相對完整。 后面,朝鮮人民軍在春川保衛戰當中,跟第6師團碰頭之后。 這個第6師團依靠著一座山,在周圍建立了十幾道嚴密的防線,擋住了朝鮮人民軍連續猛攻。 不過話說回來,這個韓軍的第六師團雖然在對人民軍作戰過程當中能夠擋住對方的進攻,可是在跟志愿軍交戰的時候卻完全不在一個層次。 在隨后的遭遇戰當中,當韓軍的第六師團遇到志愿軍的第萬歲軍38軍相遇之后,立即被暴揍,簡直毫無還手之力。 在隨后的一次作戰當中,第6師團的一個步兵聯隊數千人被志愿軍全殲。 要不是當時第六師團呼叫美軍支援,很有可能韓軍第6師團的番號都已經被志愿軍給打沒了! 韓軍的這兩個師團算得上是他們的主力,這是相對于人民軍而言的,但是相比于志愿軍來說還完全不夠看。 二流水準的師團至于韓軍的二流師團,像是第2師團、第3師團、第7、8、9以及所謂的近衛師團,就完全不夠看了。 雖然他們也裝備了所謂的美械武器,但是在戰術以及戰斗意志上,根本就沒有辦法跟第一和第六師團相提并論。 尤其是所謂的近衛師團,也被稱為韓軍的首都師團。 該師團雖然備受韓軍寵愛,但僅僅是作為一種象征意義。 在長津湖戰役當中,當時志愿軍的第九兵團在跟美軍的陸戰一師交戰的同時,韓軍的第十軍就包含了近衛師團以及第三師團。 可是在作戰過程當中并沒有什么亮眼的表現。 特別是長津湖戰役的時候,志愿軍的主要目標是維堅美軍的陸戰一師。 韓軍的第十軍并沒有被作為志愿軍的打擊目標,而只是防止側翼對美軍的協同而已。 其中最窩囊的還是韓軍的第3師團。 雖然他跟所謂的首都師團一直在東線跟人民軍作戰,在最開始的時候戰績還算不錯,還被當時的韓軍軍方稱為所謂的獅子部隊。 ![]() 但是依然如前文所述,他面對的是人民軍。 可當他們面對志愿軍的時候,卻被打得落花流水。 在第5次戰爭當中,當時第3師團接受命令開始與志愿軍的正面進行作戰。 當他遇到志愿軍第20軍的時候,被20軍切斷了他們與第七師團的聯系。 第3師團因此被第二十軍團團圍困,最后其下轄的三個步兵聯隊達到最后剩下的不足1000人。 可以說基本被全殲了。 其中第3師團下轄的18步兵聯隊已經剩下了不到100人,整個建制都被打沒了! 接下來要說的第七師團可以說是韓軍建軍里面最早的一支部隊之一,跟所謂的首都近衛師團出自同一個派系。 可是它的戰斗力卻并比不上第一師團和第6師團,在最開始跟朝鮮人民軍作戰的時候就已經被多次擊潰。 再后來志愿軍進入朝鮮之后跟38軍相遇,很快就在飛虎山之戰當中,被梁興初將軍的萬歲軍38軍打得落花流水。 當時志愿軍的戰略撤退,讓第七師團躲過了一劫。 對方在逃脫之后還恬,還不知恥的到處夸耀自己,自吹自擂,以為志愿軍并沒有去追擊他們是因為怕了。 結果到了第2次與38軍的交戰過程當中,梁興初將軍對于第韓軍第7師團的這種行為說了一句話:“如果第38軍打到德川的話,可以在一天之內就攻取第7師團的指揮部!” 因為當時韓軍的第7師團的駐扎地就在德川一帶。 梁興初將軍這句話并不是自大,還是非常客觀的評價,在隨后更是實踐了。 后面38軍在不到一天的時間內,急行軍尋找了第七師團的主力,并將其三個步兵聯隊全殲,整個師團損失的兵力高達80%,編制都被打沒了,直到后面很久才恢復元氣。 ![]() 梁興初 隨后又在上甘嶺與志愿軍的第十五軍交戰,最終也被打敗。 接下來就是韓軍的第8和第9師團了,這兩個師團是在后期組建的師團。 在最開始的時候他們保存了一些重武器,在與朝鮮人民軍交戰的時候還殲滅了對方一部。 可是在后面的作戰過程當中敗得非常慘,該師團也是在這傷最大的一個師團之一, 而第九師團,他們在白馬山之戰當中抵擋住了萬水軍38軍的攻勢,不過當時他們之所以能夠據守白馬山,這還得依靠美軍的高強度的炮火攻擊,以及空中飛機的支援。 雖然在這一次作戰過程當中,38軍沒有將他們打怕,但是在后面的上甘嶺戰役當中卻遭到了第三兵團的重創。 以上所介紹的韓軍師團大部分都是二流水準,在多次的作戰過程當中都被志愿軍痛揍過。 在后期,這些師團得到了美軍武器的訓練以及加強,導致他們在后期防守能力上略有提升。 如果跟國民黨軍的部隊相比較的話,他們的戰斗力大概相當于國軍13個美械軍水平。 三流水準的師團最后要介紹的是韓軍的三流師團,第5師團、以及第10師團以后的幾個師團。 這兩個師團的戰斗力可以說頗為拉垮。 在當時,第5師團作為韓軍最早建立的幾個師團級作戰單位之一,在實際作戰過程當中卻根本沒有辦法與第一和第六師團相比。 而10師團以后得番號,則更為不堪。 第12師團在參加上甘嶺戰役的時候,跟第三兵團作戰被重創。 如果將韓軍第5師團以及第10師團以后的幾個師團跟解放戰爭時期的國民黨軍部隊相比,連國民黨的普通主力都比不上,也就相當于一般的地方雜牌水平。 基本上都沒有承擔過什么正面主攻或者防御的角色,大部分時候都是在扮演側翼輔助功能。 ![]() 綜合以上的盤點可以看到,韓軍的15個師團當中,其中只有第一和第六師團勉強能跟志愿軍進行正面的硬碰硬作戰。 至于其他的師團都屬于二流或者三流水準,在與志愿軍多次交戰過程當中,都被中國人民志愿軍打敗。 如果不是美軍在后面對他們進行整訓或者提供支援進行解圍的話,韓軍的很多師團早已就被打沒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