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一、如何研究交易 二、交易員和交易 三、戰略防御 ![]() 正文: 一、如何研究交易戰略問題 第一問題 交易規律是發展的 交易規律是任何一個參與市場交易的人不能不研究和不能不解決的問題。 我們現在從事交易,而且還是散戶在從事交易,任何不能左右市場標的價格運動的交易者都可以定義成散戶。我們不但要研究一般的交易規律,還要研究符合散戶特點的交易規律。 大家明白,不論做什么事,不懂得那件事情的情形,它的性質,它和它以外的事情的關聯,就不知道那件事情的規律,就不知道如何去做,就不能做好那件事。 自從有了期貨市場以來,期貨交易成了交易員在市場博弈的最高斗爭形式,不懂得它的情形,它的性質,它和它以外事情的關聯,就不知道交易的規律,就不知道如何指導交易,也就不能賺錢。 我們既需要研究一般的交易規律,也應該研究散戶的交易規律。 有種人的意見是不對的,他們說:只要研究一般交易規律就得了,具體地說,只是照著那些交易歷史有名的理論去做就可以了。什么華爾街的家訓,“截斷虧損,讓利潤奔跑。”看看克羅總結出來的交易經驗就可以了。聽聽利弗莫爾的交易經驗就可以了,學習一下索羅斯的《金融煉金術》就可以了。這些理論都是經過上百年交易實踐證明了理論,如果我們一模一樣地照抄來用,絲毫也不變更其形式和內容,就一定是削足適履,要失敗。他們的理由是:過去流過血得來的東西,為什么要不得?他們不知道:我們固然應該尊重過去流血的經驗,但是還應該尊重自己流血的經驗。那幾本書才值幾個錢?難道現在還是買不到或認不得嗎?市場上為什么還是賺錢的人少呢? 由此看來,交易情況不同,決定著不同的交易指導規律,有時間、規模和當下性質的差別。從時間上來說,交易和交易指導規律都是發展的,每個個體的歷史階段都有其特點。從規模上來說,有散戶交易,也有機構交易,散戶的交易資金來源可能是自己的生活費,機構可能是募集過來的資金。從當下性質來說,每個交易個體承受的壓力是不同的,我們不能一味批評交易個體不能遵守交易的一般性規律,那是不符合交易客觀的。 當然還不止于此。對于一個交易員來說,起初可能只有幾千幾萬塊錢的資金,后來又賺了一些錢,變成了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資金了,這對于他是進步了,發展了。但他的思維還沒有變化,還是停留在起初階段。這樣下去,后果肯定是極其嚴重的。一切交易指導規律,依照歷史的發展而發展,依照交易的發展而發展,一成不變的東西是沒有的。 第二個問題 交易的目的在于賺錢 交易是交易相互殘殺的一種方式,大家都知道期貨交易是一個負和博弈的市場,你的盈利都是來源于對手的虧損。參與期貨交易只有一個目的:賺錢,任何來市場沒有賺錢的人都是失敗,不管你曾經做得多么好,積累了多少經驗。利弗莫爾是失敗者,劉強也是失敗者。 評價一個交易員是否成功只有一個標準,就是是否在這個市場賺到錢了,沒有其他標準。如果沒有賺到錢,一定是自身存在著重大問題,市場本身并沒有任何問題,市場只是提供了一個平臺。 有人說期貨可以用來修煉自己的心性,這不過是失敗者的借口,聽聽而已,不可當真,連錢都沒有賺到,修得是哪門子心呢?賺不到錢,甚至產生巨大的虧損,這本身就是證明了你的對手比你更加能干,至于對手是怎么把你的錢賺走的,這才是你需要反思的地方。 我們研究交易規律的出發點就是為了賺錢,通過打敗你的對手盤來賺錢。 第三個問題 戰略問題是研究交易全局的規律的東西 只要有交易,就有交易的全局。研究帶全局性的交易指導規律就是戰略問題,研究帶局部性的交易指導規律就是戰術問題。 懂得了全局性的東西,就更會使用局部性的東西,因為局部性的東西是隸屬于全局性的東西的。然而全局性的東西,不能脫離局部而獨立,全局是由它的一切局部構成的。有些局部的東西失敗,對全局可以不起重大的影響,就是因為這些局部不是對于全局有決定意義的東西。有些交易的失敗是不構成全局的失敗,有些交易的失敗恰恰正是構成全局交易的失敗。連戰皆捷和許多敗仗,這都可能都是局部性的,對于全局不起決定性作用。但其中一次勝利或一次失敗,就可能是決定性的東西了。交易員最要緊的是把自己的注意力擺在照顧交易全局的交易上。 說重要,說有決定意義,不能按一般的或抽象的情況去規定,必須要按具體的情況來定。本來散戶的錢就少,如何能做到輕倉呢?如果每次都是重倉,每次交易都是極其重要的全局性作戰。一次失敗,散戶就會被市場掃地出門了。如果機構的盈利要求高,這也無法做到輕倉的。同樣也是每次交易都是全局性的,需要從交易全局來衡量交易的可行性。 這就是說,能夠把交易的一切重要的問題,都提到較高的原則上去解決。達到這個目的,就是研究戰略問題的任務。 未完待續﹍ 2025年1月27日星期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