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你是否也活在緊繃的情緒中: 工作任務一下達,事還沒做,就擔心能不能做成,萬一做不好,領導會不會批評,同事會不會嘲笑; 孩子尚小,就操心他將來的成績,人生。 總是感覺家庭一堆瑣事,無從下手,陪伴家人時,也沒法沉下心來。 精神高度緊繃,最后,事情沒做好,也鬧出一身情緒病。 最近閱讀了《松弛感》一書,被狠狠治愈了: 世界很喧鬧,我不慌,不忙,不焦慮。 換個心情看世界,擁有輕松快樂的人生。 1 // 精神緊繃,容易耗盡精力 國學大師曾仕強說:“身體的疾病都是從緊張而來,可是你放松不了,很多事情老擱在你心里頭,叫你提心吊膽。” 憋屈、緊張、煩躁、焦慮,似乎是成年人的通病。 對于壓力大的中年人來說,活得更像熱鍋上的螞蟻,緊繃感時刻拉扯著每根神經: 擔心父母身體,操心子女學業,恐懼收益驟減,苦心維系關系…… 很多事情都不敢放松警惕,生怕一不在意,結果就往糟糕的一面狂奔。 于是,在不停幻想好壞中患得患失,根本無法放松心情,體驗當下的生活。 大腦時刻繃著的玄,就像沒有出氣口的高壓鍋,外界一點點刺激,都能讓人情緒奔潰、歇斯底里。 就像書中說的: “你耗盡了全力生活,卻被生活耗盡了自己。” 面對一件事,精神適度緊繃,可以調動人的專注力和進取心,但過度緊繃,反而阻礙前進的腳步。 就好比,你的內心有一杯水,精神緊張占去了水的70%,還剩30%的精力去做事,事情成功的概率自然很低。 每個人都應該做實干家,在現實碰撞中,去解決一個個難題,而不是困在大腦想象的各種問題里,固步自封。 人要懂得“干中學”,以清爽的精神,松弛的狀態面對生活。 當你在具體的事情中,積累經驗、摸索反思,會發現很多阻礙消失了,事情進展得更順利。 2 // 緊繃感的背后,是內在能量不足 作者說:“所有影響緊繃感的因素都跟一個詞有關:恐懼感。” 恐懼被批評,恐懼被拋棄,恐懼不被重視,恐懼不值得被愛。 作者曾遇到一位女士的咨詢: 這位女士,每次升職后,只能高興兩三天,之后就被焦慮裹挾。 她害怕辜負領導信任,擔心客戶對自己不滿意,腦子里時常浮現把事情干砸的局面。 于是,她像拉磨的騾子一樣,每天拼命努力,不敢停,不敢歇。 只有一股勁往前沖,她的焦慮才能得到緩解。 表面看,女士如此賣力工作,是為了上進,變得優秀,但她更多的是恐懼。 她覺得,這個世上不會有人無條件接納自己,也沒人能給自己撐起一片天。 所以,只有傾盡全力拼搏,才能保護好自己。 女士一直在努力的路上,以至于無法放松下來和家人平心靜氣地享受生活。 久而久之,丈夫覺得她強勢又冷漠,孩子認為她只在乎成績,根本不愛自己。 而女士,也為家人對自己的態度,感到委屈和痛心。 她傷感,沒人能看見自己對生活的壓力感和恐懼感,沒人能抱抱自己,說一句,“做的不好,也沒關系,我依舊愛你。” 所以,她只能開足馬力工作,填補內心的安全感。 人精神緊繃,無法松弛,是因為心存恐懼,而恐懼的背后,是內在力量不足。 常常對自己心存懷疑,自己是否有價值?自己是否足夠好? 自己是否值得被愛的? 自己是否有能力? 一個人內在力量不足,被匱乏感包裹時,就會陷入焦灼、委屈、否定、恐懼中,身心不敢放松下來。 3 // 提升松弛感,過高質量生活 我們總是被某些人身上的松弛感所感染,他們遇事不慌不忙、風輕云淡,并且能高效解決問題。 人人渴望身上有股松弛感,而松弛感的確可以通過修煉慢慢提升。 1、做內心的橡皮檫,擦掉緊繃的內在劇本 你有沒有發現,我們很容易在某種情緒里反復輪回。 比如你是一個在意別人看法的人,那你會把這種感受帶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做任何事都要考慮,外人如何評價自己,于是,畏手畏腳,生怕哪里做錯了。 內在劇本包含兩個維度,一個是對外界的看法,一個是對自己的看法。 減少對外界的看法,多向內求,當你不再被外界左右,自然能放松下來,追隨自己的腳步。 有句老生常談的話,人生無非三件事:老天的事、別人的事、自己的事。 前兩件事我們無法左右,也不必擔憂,做好自己的事,活在自己劇本里,你能游刃有余、神清氣爽。 2、調整內部語言系統,增強自身能量 心理學上有個“自我實現的語言”。
一個人常把“這件事我做不好”掛在嘴邊,那他的行為就會消極、怠慢,結果往往真不好。 一個人常把“我好緊張呀!我好焦慮呀!”掛在嘴邊,那他常常被負面情緒裹挾,沒有精力做事。 你說的話,很可能成為你的人生。 所以,如果你在生活中缺少松弛感,可以嘗試改變自己的語言系統。 經常對自己說:
當我們給自己加油打氣,身上的正能量,將指引我們勇往直前,不再陷入多余的無用情緒中。 3、允許自己出差錯,進步中成長 網絡上流行著一句話:
每個人的人生都不可能完美,只會更好。 凡事抱著踏實努力的態度去做,不過度預設成功,不過度假設失敗。 聚焦手頭上的事,給自己容錯的空間,你會驚喜,松弛有度的狀態,成事的概率最高。 //寫在最后: 很喜歡一句撫慰人心的話: “不要提前焦慮,也不要預知煩惱,生活就是見招拆招,天大的事情,順其自然,也不過如此。” 人一輩子,活的是心情,干的是實事。 少些壓抑和焦灼,多些從容和淡然; 少些擔憂和恐懼,多些行動和力量。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朝氣蓬勃的氣息,是你前行最有力的支撐。 請點個“贊”和“在看”,和書友們一起共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