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夜品 | 行走綠廊·陳瑞芝:守御梧州,名揚西江

     369藍田書院 2025-02-12 發布于廣東
    在榕城區中山街道東門社區陳泰興,“發財祖”陳秋啟的二兒子陳瑞芝又是一位被載入地方志的歷史名人,他是陳泰興第一位當上府官的族人,因忠于職守,在任職地全力守護府城,并派家鄉族人前往協助護城,其英勇事跡后來被編入潮州歌冊,廣為傳唱。而在他的任職地廣西梧州,當地的歷史文獻和檔案資料也都記載了他的這一功績。

    圖片

    陳瑞芝故居陳泰興觀察第。鄭楚藩 攝

    2025年元月,我們“行走綠廊,感受水城文化”采訪組來到陳泰興,探訪陳瑞芝這一揭陽“輸出”優秀地方官的歷史。



    與父兄奮斗泰興商號


    據光緒《揭陽縣續志》載:“陳瑞芝,字繩喬,號紫巖,在城人,由廩貢生援例得郎中銜、戶部主事。”

    圖片

    陳瑞芝故居位置圖。阿 龍 制圖

    圖片

    陳瑞芝故居觀察第文物保護牌。阿 龍 攝


    據陳氏泰興家族理事會會長陳克文介紹,陳瑞芝(1805~1872),是陳泰興“發財祖”陳秋啟(可回看本系列第214站“陳秋啟”)的第二子,生于清嘉慶十年(1805),他的少年和青年時期,都在媽前陳度過。其時,父親與兩個伯伯分別創立泰豐、泰順、泰興商號,他們六兄弟,都是父親的幫手。

    在陳氏三兄弟3家商號各自發展中,泰興號商行“業日益隆,聲日益振,邑中推為巨擘”,積蓄的財富超過了兩個哥哥泰豐、泰順,成為揭陽首富。在創業發家致富方面,陳啟秋的6個兒子應該都是父親的好幫手。

    道光十年(1830),陳秋啟獨自出資購地,在所居住的媽前建陳氏宗祠迪光堂以供祭拜列祖列宗,并以兩側從厝作為子孫住宅。3年后,又在城隍廟東側的達道坊買地營構思成堂,供奉其祖父陳宏茂、其父陳國標兩位木主,并在城內購買商鋪45間,以其租金作為蒸嘗。

    在兩次建造宗祠和新房子上,時年20多歲的陳瑞芝從父親那里學到了敬奉先祖,造福后代的理念,這也成為他后來倡議續建城隍前陳氏家廟的一個主要因素。

    圖片

    清光緒《揭陽縣續志》陳瑞芝傳。阿 龍 截圖

    上述光緒《揭陽縣續志》載陳瑞芝的身份為廩貢生,廩貢生是明清時期科舉制度中生員名目之一。后凡初入學者皆謂之附生,在歲、科兩試中得第高者可補為增生、廩生。廩生中食廩年深者可充歲貢,成為貢生。在科舉時代,挑選府、州、縣生員(秀才)中成績或資格優異者,升入京師的國子監讀書,稱為貢生,意思是以人才貢獻給皇帝。

    陳瑞芝在讀書取得了成就,在經營方面也應該取得較為優秀的成績,得到了父親的高度認可,因此,才可以在六兄弟中,成為被推薦“援例”(捐官)人選。

    從京官到地方官


    陳泰興族人有著富而重仁、富而重義、富而崇文、富而禮賢的良好家風,陳秋啟為二兒子陳瑞芝捐職,其實是大多商界人士從由富而貴的追求轉化到對子孫后代由商而仕的追求。揭陽在此前,已有京岡的孫弘斌捐銀十萬兩,得了個翰林的官銜(本系列第137站“京南村”);鳳圍的邢瑞捐白銀千兩,被朝廷加封為署正(本系列第192站“邢瑞”)。

    光緒《揭陽縣續志》載陳瑞芝“由廩貢生援例得郎中銜、戶部主事”,沒有注明時間,因此,我們暫時不曉得他何時任為郎中銜,何時任為戶部主事。郎中屬員外級, 就是分掌各司事務,其職位僅次于丞相、尚書、侍郎的高級官員。郎中本是官名,即帝王侍從官的通稱。郎中銜,意為相當于郎中的職級,但非實職。

    圖片

    臺北故宮博物院有關陳瑞芝檔案資料一。陳克文 提供

    記者從兩份陳氏族人從臺北故宮博物院取得的有關陳瑞芝援例的復印件中查到,陳瑞芝任職的職位為“候選員外郎”“郎中銜戶部浙江司學習員外郎”。陳瑞芝后來任為戶部主事。清代,戶部主事為正六品,地位相當于京縣知縣或各省的通判,處于縣級首長的級別。

    圖片

    臺北故宮博物院有關陳瑞芝檔案資料二。陳克文 提供

    在戶部主事的職位上,陳瑞芝以卓異的才能為朝廷所見重,不久即以知府職級被分外至廣西。咸豐之初的廣西“盜賊蜂起”,社會治安十分混亂。陳瑞芝奮勇剿捕,“因之斂跡”。咸豐三年(1853)代理梧州知府,時有所謂“潯州艇匪”到處劫掠,民不聊生。他一到任,即“迭次力戰”,使猖獗的“艇匪潰敗去,全城得慶安全”。由于此役的成功,得到朝廷“賞戴孔雀翎”的嘉獎,并“以道員升用,加運使銜”。

    潮勇守御梧州城


    陳瑞芝在與“潯州艇匪”戰役中大獲全勝,其實最大的功勞,是他從家鄉招募一支兵勇,趕到七八千里外的就任地去參加作戰,這群來自潮州的兵勇,被梧州百姓稱為“潮勇”。這場戰役的影響,不單梧州當地的地方志都作了記載,就是在家鄉,也被編為潮州歌冊《潮勇守御梧州城》,以地方特色民歌的方式在潮汕地區廣為傳唱。

    圖片
    潮州歌冊《潮勇守御梧州城》。蘇澤猷 提供

    潯州是歷史地名,今為廣西貴港桂平市。咸豐三年(1853),響應太平天地起義的一批船民在西江、潯江一帶沿江搶掠,得艇船近千艘。潯州下游毗鄰的梧州是戰略要地,“潯州艇匪”多次攻打梧州城,企圖為東征廣東打開通道。
    清同治《蒼梧縣志》載:“(咸豐)三年,太守陳瑞芝蒞任,自帶潮勇來梧資守御。”

    圖片

    清同治廣西梧州《蒼梧縣志》載陳瑞芝治梧事略。蘇澤猷 提供

    咸豐四年(1854)六月,盤踞梧州府郊一帶的船只百余艘圍攻梧州府城,“困城凡數十日,太守之子登仕率潮勇居民固守力戰,多方殺賊至賊艇不敢近,泊于對河?!蓖к妼优c潮勇對峙至秋季,一支萬余人隊伍溯西江而上,水陸環攻梧州府城。潮勇奮力抵抗,“城中守御如故”。

    其時,城中缺水“井不敷汲”,只好開小南門讓民眾到桂江與潯江匯流處去擔水。為了不讓艇軍乘機攻入和混進城,陳知府派潮勇負責“查驗放汲并護汲至河邊?!?/span>
    咸豐五年(1855)四月十一日,艇軍率四萬之眾、船只千余艘由肇慶抵梧,向梧州府城發起多次進攻,“潮勇鏖戰不得休,炮聲震天……民心大懾”。在潮勇的守御下,艇兵克城不得。

    咸豐七年(1857)閏五月,艇軍再次率戰船千余艘奪取梧州,為東征打開通道。潮勇在梧州地方武裝團練的配合下,多次擊退會兵的進攻。七月初九日起,艇軍改變戰略,以困城為主,攻城為輔。很快,“城中糧盡,餓斃者大半”。其間,潮勇曾突圍到東安鄉辦糧,但遭艇軍阻擊,辦糧未果。

    匯解私財,重建梧城


    咸豐七年(1857)八月十日夜,梧州府城最終被艇軍攻破,大部分官員被艇軍殺害。

    城陷時,已負傷的梧州知府陳瑞芝拔劍欲自刎,被其長子陳登仕奪劍救下。旋即,“知府陳瑞芝棄城遁”。當時,艇軍對城中情況不了解,怕被伏擊,不敢貿然進城,“俟潮勇去盡始入城”。艇軍屠城三天,時全城五萬余眾,斃命三萬多! 

    潮勇敗走至潯陽鄉,遭“土匪截虜慘不可言”。但在陳瑞芝帶領下,養精蓄銳,準備奪回梧城。陳瑞芝又命長子陳登仕率領所部,駐扎于附近的東安墟以圖恢復,同時馳書要求廣東官軍增延。

    咸豐八年(1858)四月十七日,清軍廣東提督昆壽奉命率領大軍入廣西,聯合上陳瑞芝所帶領的剩余潮勇,以及從潮州新征補充兵員,水陸兩路反撲,苦戰月余,成功奪回梧州府城。

    同年八月十八日,廣東布政使江國霖修書奏請朝廷,請求批準已經被革除職務的前梧州知府陳瑞芝仍行管帶潮勇,自備資金兵器到梧州城剿辦匪徒以觀后效事。不久,陳瑞芝因功得以復職。

    府城雖然重新奪回,但因“……前遭圍城之厄,幾作餓殍;后經焚掠之慘,又多失所……”陳瑞芝知府面對戰后困境,“首令紳士整飭團練,嚴加緝匪,招撫難民,重興學校,一郡士庶皆德焉。”由于當時府庫虧空,陳知府便“自原籍匯解私財,廣為賑濟”,也即從揭陽陳泰興的家產中匯錢到梧州府城救濟疲軍餓民,這種義舉比之古人毀家紓難的商風并不遜色,加上他又積極指導群眾重建家園,終使城民“劫后余生,皆得安居樂業”。陳瑞芝因此被梧州人民奉為名宦,立傳建祠以贊頌。他也不愧為揭陽古代廉官的典范。陳瑞芝知府前后治梧7年,政績斐然,被當地百姓譽為神君。

    咸豐九年(1859)十月,陳瑞芝病重辭職離任,父老拉住車轅,熱情挽留,依依不舍。而跟著陳知府前往梧州潮勇,同樣守御梧州府城7年,對維護梧州的安寧,保護市民百姓,功不可沒。在梧戰死的潮勇,梧州城郊的云蓋山山麓,成為他們的歸宿地。

    關愛桑梓,興學育才


    陳瑞芝返回揭陽家中,在休養時,又為家鄉陳氏宗親辦了一樁大事:續建城隍前陳氏家廟。

    乾隆年間(1736~1795),揭陽縣陳氏族人倡議在縣城建造一座能起敬祖睦宗作用的家族式宗祠,并選址于城隍前開工營建,但工程半途因故停工,到了道光年間(1821~1850),祠址差點被存心不良的族人賣掉。

    圖片

    一九二八年《揭陽陳氏陳泰興族譜》“陳瑞芝傳略”。阿 龍 截圖

    咸豐十年(1860),陳瑞芝在揭陽家中得知這件事后,立即發動陳氏宗親重新開啟建設宗祠工作,在宗祠即將建成的時候,他還親自為宗祠撰寫了碑記。“咸豐庚申歲(1860),余卸梧州府篆告假回籍,適族兄受謙、丹書等,以倡建祖祠商于余……”(陳瑞芝《敦睦堂碑記》,今石碑存放于榕城區博物館)在他的努力下,經兩年的建設,作為全揭陽陳氏宗親敬奉先祖、敦親睦族的陳氏家廟敦睦堂終于在咸豐十一年(1861)建成。

    在古代,宗祠是逢年過節時祭祀先祖的一個場所,而在平時,又是教育宗族子弟的主要場地。陳瑞芝的父親陳秋啟在事業有成時,在媽前陳建起了陳氏宗祠迪光堂,爾后又在陳泰興建起了思成堂,這些,都既是祭祖的場所,又是教育后人的地方。后來,陳秋啟在陳泰興南側建起了酉山書屋,專門教育陳氏子孫。城隍前的陳氏家廟敦睦堂建成后,同樣成為教育周邊陳氏后代的地方。民國時期,這所祠堂被開辟成“敦睦小學”,新中國成立后又作為東南小學校址。

    陳瑞芝十分重視子輩教育,在道光二十八年(1848),在揭陽縣城東橋梅林巷居住的丁日昌,結識了陳瑞芝及其兒子陳登榜(號升三),升三能詩,敬佩丁日昌才學,多方延譽,丁日昌之才識漸為人知。兩人后成莫逆之交。其時,陳瑞芝44歲,丁日昌26歲,陳瑞芝十分愛才,后來,聘丁日昌為私塾老師,專門在酉山書屋教育陳氏子孫。爾后,丁日昌借陳氏書齋研讀,最終成為百蘭山館。一代名臣丁日昌在揭陽的起步,可說跟陳瑞芝有著極其重要的關系。陳瑞芝到梧州任職,丁日昌的三哥和七弟,都到梧州當幕僚,幫理政務。

    陳瑞芝治梧守梧的事跡,朝廷十分肯定,咸豐皇帝加封其為鹽運使銜花翎,即補道誥授中議大夫。鹽運使相當于海關的主官,省部級官員。但陳瑞芝在轉任不久后,得重病,在返回揭陽路經佛山時不幸去世,享年68歲。

    圖片

    陳克文(左)接受記者采訪。陳炳輝 攝

    來源:揭陽日報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高清在线男人的天堂|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院| 亚洲精品二区在线播放| 免费无码观看的AV在线播放| 蜜臀AV在线播放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免费成人在线| 久久99热只有频精品6狠狠 |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大豆网| 成人久久免费网站| 久久99亚洲含羞草影院|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鲁丝不卡| 成年男女免费视频网站| 性欧美VIDEOFREE高清大喷水| 97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网友愉拍精品视频手机| 天干天干天啪啪夜爽爽AV| 国产超高清麻豆精品传媒麻豆精品| 欧产日产国产精品精品| 男女动态无遮挡动态图| 撕开奶罩揉吮奶头高潮AV | 欧美成人VA免费大片视频| 日韩欧美一卡2卡3卡4卡无卡免费2020| 亚洲 日本 欧洲 欧美 视频| 国产精品黑色丝袜在线观看| 国语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网站| 欧美性受XXXX黑人XYX性爽| 国产男人的天堂在线视频|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88|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麻豆一区| 国内少妇偷人精品免费| 成人H动漫精品一区二区无码| 国产按头口爆吞精在线视频| 天天爽夜夜爱|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 亚洲高清国产拍精品5G| 国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狠狠综合久久AV一区二区| 国产愉拍精品手机| 性欧美VIDEOFREE高清大喷水 | 女上男下激烈啪啪无遮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