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齡大學上 “文學與寫作” 課,每一次上課都挺有意思的,能學到不少東西,同學之間的交流也很有收獲。 周二是這學期 “文學與寫作” 的第二堂課。平常上課,老師會給我們講講現(xiàn)在文壇有啥熱點,說說那些有名作家寫作的經(jīng)歷和經(jīng)驗,還會花點時間分析《作家文摘》上的文章。昨天上課,老師提到莫言在寫作遇到困難的時候,是怎么解決的,他把長篇改成小文章來突破。老師還說,寫好小文章其實也不容易。這堂課和以前不一樣的是,老師詳細地點評了我們班一位同學寫的《小餛飩的故事》。 寫這篇文章的江同學都七十多歲了,他特別愛學習,這種精神真值得我們學習。記得上學期他就在同學群里發(fā)過自己寫的文章,不過當時沒多少人關注。但他沒放棄,這學期寫的文章進步特別大,他就請老師和同學們幫忙看看,給提提意見。他在群里說:“尊敬的陸老師,胡老師和各位同學們:請您們對我這篇文章提出寶貴的修改意見,便于我以后提高寫作水平。也恭請倆位老師和同學們指出我投稿的方向并給予我投稿的勇氣。謝謝。”很快,校報老師回復:@老江故事描寫還作生動,尤煮吃餛飩的副刊場景描寫。故事的敘述結(jié)尾稍單薄了些,可加個“曲折”的情節(jié)。改好,我校報副刊上用。祝老江趣文多多。也有同學說:“@老江?非常佩服您的堅持,文章越寫越好!還有點“黑色幽默”。 江同學能得到老師專門點評,真挺幸運的,我們也跟著學到了不少知識。 我也在群里分享過幾次自己寫的文章,老師簡單點評過,同學們大多都是鼓勵我。有件事讓我挺意外的,有個同學去年因為生病休學了半年,她在群里說:“@顧?因為身體原因我上個學期休學半年,但是你每一次發(fā)在群里的美文,我都會欣賞品味。接地氣是一大優(yōu)點,家長里短的小事都寫得如流水般。還有優(yōu)點是切入點小,挖掘得很深。就如陸老師上課要求的那樣,讀起來讓人感覺如見如聞又過目不忘。還有優(yōu)點就是語言常常見到陌生化的文學語言,如'孫女臉垮了下來’的垮,很生動形象有趣!有機會給我們介紹一下寫作經(jīng)驗體會!” 我是這樣回復的:“@馬謝謝您這么用心看一個同學的小文,并留下詳細的解讀、點評,還有鼓勵,我很感動,謝謝。敝帚自珍,我寫過的文字我愛,但不瞞你說,有時也會厭棄,寫的都是些細碎,自嗨多,格局不大,利他性不足,有時分享給老師和同學時,就會有一種丑媳婦見公婆似的膽怯與不安,但是我還是'勇敢’地獻丑了,我的目的是做一個引子,讓老師和同學看看我通過聽課學習有了哪些進步,也真心希望老師和同學給予我的指導,同時給想投稿又有點膽怯的同學鼓勁:投稿吧,你也行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