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強公眾號與您相伴4398天▲戳上方藍字關注 |全文共2277,深度閱讀需6分鐘,受益終生| ![]() ![]() 無論是富貴殷實門戶,還是貧寒積弱之家,對待下一代的態度都是如出一轍:望子成龍。 尤其現代社會競爭激烈,內卷嚴重,每一位家長們可謂是用盡渾身解數來為子女鋪路搭橋。 父母對孩子抱有莫大的期望無可厚非,但是一股腦地“望子成龍”那種功利心態是非常有問題的。 最重要的是,我們都錯誤地理解了“成龍”的含義! 真正頂級的教育法則并不是你所謂的“望子成龍”,而是...... 望子成龍是人之常情 天地萬物,都有其局限性。對人類來說,尤其十分無奈。 生命有限,精力有限,功能有限,成就當然也很有限。往往奮斗一生,仍然覺得壯志未酬,而剩余的歲月已不多。 因此把理想寄托在子女身上,期望子女的成就在自己之上,將自己尚未完成的事情延續下去,把已經完成的部分發揚光大。 這種望子成龍的心態,原本是人之常情。 黃帝以龍作為圖騰,是一種“和而不同”的道德象征,表示各個部落應該和平共存。 乾卦的元、亨、利、貞四德,表現在用九: 見群龍無首,吉。雖然龍很神通,剛健有力,但也應該隨時自我調整,以符合時宜,做出合理的貢獻。 坤卦的元、亨、利牝馬之貞四德,表現在用六:利永貞。六是偶、陰的極數,很容易陰極成陽,喪失原有的柔順。 所以永久保持坤德,才是合理的情操。 由此可見,《易經》所重視的,是乾和坤的道德,遠勝于乾和坤的性能。 望子成龍,這里所說的子,包含女在內,也就是子女的合稱,而所說的龍,也應該是龍馬的代表。 望子成龍的真正意義,在培育子女高尚的品德修養,不料卻被功名利祿所取代,造成莫大的扭曲,無比的誤解。 一個人要有遠大的目標和堅定的意志,不能不腳踏實地,實實在在地一步一步向上求取進步。 以乾卦為目標,拿坤卦做守則,應該是良好的方式。 乾卦的主要精神,在“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天的運轉是有恒的,人的上進心也必須堅定。 一天二十四小時,天運行了九十多萬里,人也不斷地呼吸,不敢停止。 期待自己成龍,或者寄望子女成龍,自強不息應該是不二法門,人人都必須自勉。 最好把乾坤二卦合起來看 我們都知道,天地是不可分的。有天才有地,有地也才有天。我們生于天地之間,兩者缺一不可。 人類的情況也是如此,有男就有女,有女也就有男。倘若只有一種性別,百年之內,人類就滅絕了。 乾代表龍,坤象征馬。意思是龍馬原本是一樣的:飛不起來時,龍也被看作馬。一旦飛躍在天空,馬也變成龍了。 潛龍還不如良馬,可以從乾卦的初九“潛龍勿用”來體悟。 縱使具有龍的品德和才能,如果只能潛伏在地下,還不能在地面上占有若干地盤,恐怕也是有志難伸,有能力也使不出來。 這時候所采取的“勿用”策略,實際上是利用時機,好好學習坤卦初六的“履霜堅冰至”。 提醒自己,如果不能暫時委屈一些,把自己當作馬看,走一步算一步,萬一冬天來臨,堅厚的冰雪覆蓋在地上,想要鉆出地面,恐怕更加困難。 望子成龍,最好的心態,其實是先扮演好馬的角色,以“履霜堅冰至”的警覺性,來培養子女的應變能力。 當陰氣開始凝結的時候,也就是壞習慣開始出現時,便趕緊加以糾正、指導,使其養成正當的行為態度。 因為人類必須分工,有人當馬,有人做龍,才能彼此配合,生活得更加美好。
要學飛,先學走,這才是真正的龍馬精神。 馬跑得既快又穩,一旦飛躍起來,大家都把它當作龍看,至少也是龍馬,可以擔負更為重大的任務。 飛不上去,在地面上又走不穩也跑不快,是不是自己痛苦,也連累別人呢? 就算是神童,也應該打好基礎,以免真的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反而害人害己。 乾坤二卦并列,才能全面發揚龍馬精神。走起來像馬,飛起來像龍,豈不是更加安全有效? 龍馬精神重在品德修養 乾卦是龍,坤卦是馬,合起來成為龍馬精神。 表示一個人要能飛也能走,當飛即飛,當走就走。但是一心想做龍,恐怕會忽略了蹲馬步的基本功夫,反而眼高手低,一事無成。 做人最好先做好馬,適當時再飛騰成龍。 父母教育子女,應該以品德修養為重。幼小時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然后訓練生活能力,并增加生活知識。 德本才末,是最基本的守則。功課好不好,在其次,習慣正當與否才屬首要。 望子女成龍,應該從牝馬的貞操培育起。貞操的真正意思,是合理的操守。 不分性別、年齡,從事哪一種行業,都有其應該固守的貞操,而且是互相對待的,不能片面要求。 父父子子的道理,最好透過以身作則,用身教來傳達給子女。稍長入學,必須逐漸認識有陰就有陽,有陽也就有陰的道理。 有天有地,人才能生存。乾坤二德并重,人才能發展。 最好把正常和相反,看作事物的一體兩面。正常是一種正常的現象,相反不過是另一種正常現象。 而人生是一連串的選擇,必須在正常和相反的抉擇中,不斷提升自己的價值。 孔子一生,便是在龍馬當中,選來選去。結果有生之年,當龍不成,只要做馬。 然而逝世之后,卻不斷躍升,不但成龍,而且是龍中的圣龍。 孔子生前,已經悟出“盡人事以聽天命”的真理。是龍是馬,我們只能盡人事,結果如何,不如聽天命! 只問自己努力得夠不夠,不必介意自己到底是龍還是馬,這才是真正的龍馬精神。 做人的基本修養,應該是先蹲好馬步,再看情況動手腳。 以坤卦的馬德為基礎,再以乾坤的龍德為依據。按部就班,不斷自我提升,也就是力求上進。 人人適可而止,隨遇而安,社會自然進步,人類必然和諧。
曾教授秘書李志峰老師親自告訴你: 為什么學經典會讓孩子走得更高更遠? ▽▽▽ 曾師再三說過:我比較主張孩子小時候背三本書 《易經》《道德經》《論語》,對他終生都有用 終于匯集成大眾皆可學的經典誦讀圖書 即使不去學校學習 也能享受到曾師親創學校的教育成果 點擊下圖,可將這套書帶回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