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氣功 銅墻鐵壁功·刀槍不入身 ![]() ![]() 以武學(xué)打開世界·智者不匹夫 武者無懦夫 學(xué)習(xí)功法招式是練硬氣功關(guān)鍵的一步。動作的準(zhǔn)確與否直接影響練功的成敗,功效的大小。因此,練功者必須一絲不茍,嚴(yán)肅認(rèn)真地練習(xí)一招一式,切莫走樣。特別是按書刊資料學(xué)習(xí)的,更應(yīng)反復(fù)揣摸,慎之又慎,來不得半點馬虎態(tài)度,否則,功夫練不成,又會出偏差。 掌握基本練氣方法: 1.噴氣:將吸入口中的氣較猛烈地集中從鼻中噴出。 2.吞氣:將吸入口中的氣象吞食物似的吞入肚內(nèi)。 3.項氣:呼氣時意想將氣送至頭項百會穴。 4.集中思想,按本人呼吸的長短,自然呼吸,編綿長長,吸氣時,保持不快不慢的速度,口進鼻出,松肛,全身放松,運氣至丹田,呼氣時收肛提陽,全身用勁,氣運全身。 5.站立時應(yīng)身體正直十趾抓地,氣沉丹田,舌抵上腭,吞氣頂氣時舌尖自然接觸下齒,用力只能保持中等水平,以免氣沖眼求。 預(yù)備式: 開始練功前,活動四肢,先做預(yù)備式,身體直立,百會穴、會陰穴、地面三點成一線調(diào)姿,雙腳平行與肩同寬,雙手自然下垂于大腿外側(cè),含胸豎背,全身放松,雙目微閉,精神內(nèi)守,靜置片刻,開始三線放松:·來自“武宗”公眾號·自然呼吸,意念天上流下來一股又清又涼泉水到百會穴(雙耳尖上方頭頂處),然后沿著各線從百會穴一節(jié)一節(jié)地流下來,流到哪個地方松到那個地方,一直松到腳底涌泉穴,第一線百會一一面部一一胸部一肚腹一一腿部一腳掌面一一腳趾第二線百會一一后部一背部一一腰部一股部一一腿后部一一腳后跟;第三線百會一一腦髓一頸椎一一內(nèi)臟一一會陰(陰部與肛門中聞點)一一大腿骨髓——酒泉穴(圖5)。 三貫氣:三線松完,意念站在高山上,空曠原野上,雙手掌心向上,吸氣兩臂在左右方緩緩抬起、拉攏、摟抱自然界的新鮮空氣,拖一大汽球在于頭頂百會穴的上方(圖6)。 翻掌、掌心朝下按,同時呼氣,手到意到氣到,從百會穴貫氣到丹田,貯存起來共做三次。然后雙手虎口相交,掌心陶內(nèi),捂在丹田穴,意守丹田半分鐘,預(yù)備式完(圖7),后系緊腰帶開始練功。 第一式:猛虎出山 兩腳分開三橫腳寬,腳趾抓地,吸氣時舌抵上牙齒后,從牙縫進氣,吸至丹田。同時雙手臂成一字形環(huán)抱自然界天地之氣。掌心朝天,然后下蹲(圖8)。 雙手作捧球狀于小腹前。然后身體猛然直立,同時噴氣,收肛提陽,手符迅逮沖向頭頂之上,手指向上,雙臂伸直,手心相對。噴完咯停手放下呼氣,再圾氣環(huán)搶,以上動作反復(fù)做五十次完,意守丹田半分鐘(圖9)。 第二式:蒼龍下海 以頭頂發(fā)跡中段處著地,頸梗直,丙膝直臀部向上拱起,意守百會,雙手握拳在耳邊,拳眼相對(圖10)。 吸氣時全身放松,舌抵上腭、松肛。噴氣時收肛,雙拳往上、往后穿擊,手臂伸直,左右腳尖用力向前蹬(圖11)。 吸氣時成拳回到雙耳旁,反復(fù)動作到五十次。頭孤得痛時,可以用布墊地上,不痛時將布拿掉。體虛氣弱的人頭會暈是正常的。·來自“武宗”公眾號·過幾天就會消失,練完該式動作,要做按摩眼睛、周圍穴位和頭部,以免氣沖眼球,做完后意守丹田半分鐘。 第三式:泰山壓頂 兩腳分開三橫腳寬,腳趾抓地,成馬步樁,雙手叉腰(圖12)。 吸氣時左腳往左前方邁出一步,右手掌從后往前劃弧。運氣數(shù)次后猛拍頭頂時噴氣(圖13)。 拍擊頭部時,氣運頭頂,頭部略往前沖與手掌機撞,從輕到重,然后吸氣,收回右學(xué)叉腰,出右腳,左手掌劃弧猛擊頭部,噴氣。這樣一左一右反復(fù)動作左右各二十五次,出腳時落地要穩(wěn),一步一個腳印,掌擊時要準(zhǔn)、狠。練完后要用雙手指尖按揉眼睛周圍穴位及輕輕敲打頭部,以免發(fā)生反應(yīng)。最后意守丹田半分鐘。 第四式:雙鷹擊水 兩腳平行分開三橫腳寬、吸氣時放松,雙手左右平伸,掌心向上,合掌于頭頂上方,順勢下引至胸部時分掌至左右胸肋間旁,同時下蹲(圖14), 全身用勁,噴氣提肛,雙手伸直往下猛擊,意念把石塊擊斷(圖15)。吸氣時身體站直,反復(fù)動作五十次完,意守丹田半分鐘。 第五式:雙龍下海 雙手十指撐地,離兩肩側(cè)5寸處。兩腳并攏十趾尖頂?shù)孛妫i要梗直,身體俯撐,吸氣時屈臂下落,全身放松,意守丹田,俯臥平直下落,胸部貼近地面約一至二寸,然后兩臂發(fā)力伸直猛噴氣,全身用力,收肛提陽,身體上抬平直,吸氣松肛,再下落。·來自“武宗”公眾號·反復(fù)動作五十次,剛開始做10次,遂漸增加次數(shù),以達到50次為標(biāo)準(zhǔn)。每次中途起來休息時,要活動十指,放松屈伸幾次,活動手腕,再接著做,做完動作要意守丹田半分鐘(圖16)。 第六式:僉剛揸鐘 身正背墻而立,兩腳平行分開三橫腳寬,成預(yù)備式。意守丹田半分鐘后,兩腳屈膝下蹲九十度,距墻一尺半左右,兩手握拳,拳心相對在胸前,手肘內(nèi)夾,腳趾抓地(圖17)。 吸氣后,眼睛放松,莫用力,心平靜氣,同時兩臀屈肘用力向后帶,以兩肩下至兩腰眼上為擅擊點,頭部要松,用整個后背猛向墻面撞擊,意念撞到墻壁,同時噴氣。用后背部撞擊點反彈之力將身體推離墻面,吸氣,再撞擊噴氣,以上動作反復(fù)做三十次,意守丹田半分鐘收功。 第七式:鯉魚分水 兩腳平行分開三橫腳寬,成馬步樁,雙手掌心朝夭置于腰邊,吸氣時全身放松,雙掌左右分開往后劃一圓弧回到腰邊(圖18)。 然后閉氣提肛,氣運全身有勁,用抖勁,雙臂緩繯用力地向前穿出,掌心向上,意念十指穿透墻壁,然后雙掌猶如分水一樣向左右撐開,與肩同高時(圖19)。 呼一口氣松肛,換一口氣完,繼續(xù)閉氣提肛。雙手向內(nèi)側(cè)屈回用力環(huán)抱,掌心相對,腳趾抓地。意念雙手夾爛樹木,用力往內(nèi)夾至胸前時翻掌,掌心向下,用勁往下按。·來自“武宗”公眾號·將氣貫到丹田,動作不能快(圖20)。 手到意到、氣到,氣到丹田后呼氣,松肛,全身放松。再重新吸氣,第二遍開始,以上反復(fù)動作做九遍或十八遍完,意守丹田半分鐘。本式功法非常重要,團氣運氣中穩(wěn)固下盤。意念全身經(jīng)得住打擊。本式是鐵布衫功法之一,久練氣運全身,可經(jīng)得起擊打,渾身堅硬如鐵衫穿身。 第八式:老鷹出擊 左弓步,腳趾抓地,雙手指成鷹爪手勢。掌心向下(圖21)。 吸氣時松肛,雙手臂左右撐開與肩成一直線,噴氣時用雙掌的虎口平穩(wěn)地?fù)舸蛐夭浚ㄈ轭^上方)從輕至重,提肛,同時擊打時該部位運氣前頂,拍擊完略停一下,再吸氣恢復(fù)原狀。反復(fù)擊打二十五下后,換右弓步再擊打二十五次后收功,按摩排打部位后,意守丹田半分鐘(圖22)。 第九式:鐵身羅漢 兩腳分開三橫腳寬,腳趾抓地,吸氣時松肛,雙手握拳左右平舉與肩成一直線(圖23), 噴氣時用雙拳的內(nèi)側(cè)(拳跟朝上)擊打肚臍下腹部,從輕至重,提肛,同時腹部運氣前迎。拍擊完略停一下后再吸氣,雙拳左右撐開,反復(fù)動.作五十下后,按摩排打部位后,意守丹田半分鐘(圖24)。 第十式:羅漢拍身 站四平馬步樁,吸氣時雙手掌往左右撐開,松肛。常心向前(圖25), 噴氣時收肛提陽,雙手掌從輕到重拍擊肋骨部,同時運氣前頂完略停一下。再吸氣雙掌撐開,反復(fù)動作五十次,收功按摩后,意守丹田半分鐘(圖26)。 第十一式:玉袞擊鼓 雙手握緊鐵沙袋的邊緣,置于墻上,人彎腰成90度,下盤要穩(wěn),腳恥抓地,吸氣時松肛,噴氣時收肛提陽,舌抵上腭,用頭部中心略前一點最硬的地方對準(zhǔn)鐵沙袋猛撞,從輕至重,牙關(guān)扣緊,頸要直,反復(fù)撞墩50次完收功,按摩頭部和眼睛后,意守丹田半分鐘(圖27)。 第十二式;霸王開弓 此式為鐵布衫排打功,握拳拍打身體正面,如蜘揀織網(wǎng),蓋滿遍身。練時雙腳撐開三橫腳寬,下蹲成馬步樁,雙手握拳,拳心向內(nèi),吸氣時松肛運氣,噴氣時收肛提陽,雙拳分為三線拍打身體正面。·來自“武宗”公眾號·從下至上、上至下、從輕至查,.反復(fù)排打,三線打完為一遍,共拍打9遍或18遍,拍打中運氣抵抗,初打肝肋部時要輕打,不可蠻打,拍打完,全身按摩后,意守丹田半分鐘。身體正面排打路線圖(圖28)。(排打姿勢見圖23、24), 第十三式:金剛怒目 此式是本門派中金鐘覃鐵布衫重要功法之一。久練此功與“鯉魚分水”功一樣。可使下盤穩(wěn)固如山,氣運上身時渾身堅硬如鐵甲披身,經(jīng)的住尖銳物體的打擊而安然無恙。此式是在站馬步樁的基礎(chǔ)上修煉。 練時兩腳平行分開三橫腳寬,下蹲成馬步樁,雙手插腰,怒目圓睜,腳趾抓地,落地生根,吸氣時松肛,左腿用力,往左前方邁出一步,然后閉氣,收肛提陽,全身用勁,出右手,掌心向上,手指向前猛然用抖勁,緩緩向正前方穿出,意念將墻壁穿成五個洞(圖29), 穿出后收回腰間,出右腿一步,右手用同樣動作穿出,再收回腰間,成馬步樁,換氣完,兩手華再從腰間朝前,朝左右用抖勁撐開至肩平后呼氣,換一口氣,然后閉氣。右手從外向內(nèi)用抖勁夾回。·來自“武宗”公眾號·至離胸部約15公分左右時,掌心向內(nèi),用勁(但一定要從輕至重)猛拍胸部。同時從丹田處運氣迎擊,從口中大喝一聲“哈”,以聲助氣,以聲發(fā)力,剛強有力(圖30)。 拍擊完右手翻掌,掌心向下緩緩用力下壓至腹部下方。然后吸氣松肛,右腿向前邁步,右手叉腰,出左掌向前(動作與出右掌相同至下壓為止),然后出左腿與有腿平行,戍馬步杭、閉氣,雙掌指朝前,用抖勁向前級緩穿出后再向左右分開至肩平,呼氣換一口氣完,雙手掌心向上,閉氣級緞上抬至頭頂上方翮掌,掌心向下,左右手分為二次,向頭頂擊下。同時運丹田之內(nèi)氣頂氣,大喝一聲“嘿”、“嘿”(圖31)。 雙手緩緩用力下按于腹部下方后呼氣,換氣完再陽氣,又雙掌出擘.向前向左右撐開與肩平時,換氣后自然呼吸,雙肩播動,雙膀晃動(圖32)。 運氣全身,雙手向內(nèi)緩緩環(huán)抱至肚腹部前方約15公分處。雙手分為二次猛擊肚腹。同時運丹田內(nèi)氣迎之,口中大喝一聲“哈”字。雙手下壓換氣,再閉氣出雙掌向前向左右與肩平換氣,然后合抱至胸前時,雙手掌心向內(nèi),自然呼吸,成一前一后勢(圖33)。 再搖動歡肩,氣運全身,然后往內(nèi)往下壓至肚腹下方為止為一遍動作完。反復(fù)動作9遍完收功,意守丹田半分鐘。 第十四式:抱月還丹 兩腳分開三橫腳寬,雙手掌心朝內(nèi)。交叉于腹部(圖34)。 吸氣時松肛,左右雙掌劃圓弧(左手至右邊,右手至左邊)完掌心相對,同時下蹲,環(huán)抱一大氣球,捧到肚腹前,雙手上抬至胸前閉氣翻掌。掌心朝下,然后吞氣,收肛提陽,貫到丹田,手到意到氣到。同時人站直,換氣后再吸氣,反復(fù)動作五口完,意守丹田半分鐘(圖35)。 第十五式:羅漢坐禪 動功為練氣,靜坐功為養(yǎng)氣,每次練完功要氣歸丹田,養(yǎng)氣儲存,具體練法詳見前面靜坐功。 收功: 1.收功是修煉氣功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每次練功完畢,都必須收功。否則當(dāng)天功等于白練,收功是把練功中的氣歸入丹田,教存起來。使之不致產(chǎn)生散氣,而達到回陽不漏。“神返身中氣自回”收功要圓滿成功。 2.收功要領(lǐng):練功完畢,首先做三貫氣動作,然后雙手搓熱,按摩面部六次,頸部六次,手指尖梳頭六次,揉耳尖、耳垂、拉耳朵各六次,用指點按眼眶周圍的各個穴位,按摩各18次,然后全身放松,從上到下遂節(jié)拍打,以震動骨髓為主,拍打完活動全身關(guān)節(jié),定走動,收功完(圖36、37、38)。 收功完,可抓緊適當(dāng)修煉舉重、啞鈴、拉力器、健身器等體育器具,增加力度,與氣結(jié)合,事半功倍。 |
|